小白
向名人學論辯
小白
論辯是語言的碰撞,是思想的交鋒,是智慧的較量。古今中外不少名人都是反應機敏、智慧高超的語言高手。在交際中,他們往往通過只言片語就能化解尷尬,或反駁對方,或回應攻擊,把自己的口才展現得淋漓盡致。借鑒和學習他們的論辯招術,往往能為我們的言談增輝添彩。
歸謬反駁法是從對方論題中引申出荒謬結論去批駁的方法。歸謬反駁法意在找準對方論題中的誤謬之處,然后將其悖謬之處放大,使之更加清楚地露出“臺面”,這樣往往可以使對方的觀點不攻自破。黃侃在一次言談交際中就是憑借這一技法駁倒了大學問家胡適的。
京劇名伶譚鑫培當時風靡北京城,各大學多有好之者。有一天,北大課間休息,老師們閑話譚鑫培之《秦瓊賣馬》,胡適插話道:“京劇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馬,用兩把旗子就算是車,應該用真車真馬才對!”在場者靜聽高論,無人做聲。黃侃卻立身而起說:“適之,適之,唱武松打虎怎么辦?”眾人聞言,為之哄堂,而胡適啞然。
胡適認為京劇道具太落伍,應該用真車真馬才對。黃侃沒有直接駁斥其觀點,而是順其話語的勢頭進行歸謬,通過潛臺詞“唱武松打虎就應該牽一頭真老虎到戲臺上讓武松打”,使胡適話語中潛藏的謬誤馬上“浮上水面”,最后他只能啞口無言。
與人舌戰時,面對別人提出的一些歪理,我們不必與其正面交鋒,短兵相交必有一傷。高明的方式是,像黃侃那樣運用先“將錯就錯”,再找準“謬點”,通過歸納“謬理”將其演繹放大,最終駁倒對方。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會遇到別人的“好意”與自己堅持的原則相沖突的情況。這時,只有靈活變通,才能讓雙方的和諧關系得以維持。在這方面,著名藝術家陳逸飛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2002年春天,陳逸飛應邀來到濟南演講。僅能容納千人的會場,擁進了2000多名聽眾,陳逸飛神采飛揚地講了兩個小時。當天傍晚,在陳逸飛即將離開濟南的時候,主辦方要將厚厚一疊“舌酬”送給他,但遭到了陳逸飛的拒絕。過了一會兒,主辦方硬將錢塞到陳逸飛的拉桿箱里。陳逸飛把錢取出來,正色地說:“希望你們不要打破我做事的原則!再說,這是我首次來山東,就算是見面禮了。”看對方面露為難之色,陳逸飛忽然說:“這樣吧,我喜歡山東的高莊大饅頭,你們送我饅頭,我來者不拒!”結果,對方送了他兩大塑料袋的高莊饅頭,陳逸飛高興地收下了。
在這件事上,陳逸飛如果堅持不收“舌酬”,就會使主辦方感到難堪;如果收下,又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兩難之下,陳逸飛做了很好的變通,改收現金為接受饅頭,讓彼此都能“心安理得”。
陳逸飛的這種靈活變通的交際技巧,值得我們學習。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像陳逸飛那樣靈活變通,采取恰當的辦法,既不違背自己的原則,又充分照顧了對方的心理感受。
“矛盾法”是一種十分有力的論辯招術。這種方法就是在論辯中,抓住對方自相矛盾的地方,從其詭辯中找出隱含的或外顯的矛盾,再一針見血地加以揭露,達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效果。下面,我們看一看斯坦頓是如何巧妙運用這一技法的。
在羅切斯特主持召開的一次女權運動會議上,一位已婚牧師對斯坦頓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非常反感。他對斯坦頓不滿地說:“圣徒保羅提議婦女保持沉默,您為什么要反對他呢?”斯坦頓馬上反駁道:“保羅不也提議牧師應保持獨身嗎?您難道聽話嗎?我的牧師大人。”牧師驚慌失措,灰溜溜地跑開了。
當時,“女性權利”沒得到充分保障,女性“拋頭露面”公開發表言論往往會遭到“輿論譴責”。那位牧師借用圣徒保羅的“權威意見”來斥責斯坦頓夫人“公開發言”。既然牧師“崇尚”保羅的言行,并且以“保羅提議婦女保持沉默”來要求別人,他自己卻違背了保羅的“牧師獨身”的主張而結了婚。面對牧師“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的論斷,斯坦頓抓住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駁倒對方。
如果對方故意刁難或是惡意攻擊,我們可以借鑒斯坦頓的方法,從對方所提出的觀點中尋找邏輯漏洞,然后一針見血地把矛盾之處揭露出來,最終讓對方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一般來說,與人交往要和善,保持良好的態度;然而,在緊急的情況下,也可以放出威言,給對方造成威懾力。
一次,黃興在長沙發動群眾,約定某晚起義,不幸機密被泄露。湖南巡撫下令關閉城門進行搜捕。黃興無處藏身,處境非常危險。在萬分緊急的時刻,黃興忽見一商店有許多花轎儀仗,供結婚迎親者租用。黃興便找到店主,說出自己的身份,想喚起他對革命的支持,店主怕惹事,怎么也不肯。黃興沒辦法,只好使出最后一招。黃興大喝一聲:“今天巡撫下令關閉城門搜捕我,勢必抓到我,我如果被捕,一定說你是我的同黨!你想免禍的話,就用花轎抬著我,配上儀仗和鼓手送我出城,只要我脫了險,加倍付給你工錢。”店主覺得自己脫不了身,也就只好照辦。
在這件事上,黃興抓住對方的心理特點,虛構出對方是自己同黨的事實,并放出威言,讓對方在權衡利害得失之后,改變了自己的主張。結果,黃興得以化險為夷,安然脫險。
編輯/黃書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