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麗萍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消化性潰瘍是常見原因之一,患者主要表現為嘔血或者黑便、消化性潰瘍大出血的治療措施中,藥物治療是重要治療方法,有效的藥物治療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手術率和病死率。奧曲肽被廣泛應用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所致消化道出血。本文觀察奧曲肽聯合奧美拉唑在消化性潰瘍大出血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1年4月~2013年1月96例消化性潰瘍大出血患者,上述患者均為活動期消化性潰瘍,并經胃鏡檢查確診,同時排除惡性潰瘍患者、出血需要急診外科手術患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齡最小為61歲,最大為79歲,平均(68.3±5.4)歲;患者的短期失血量超過1000 ml,其中胃潰瘍合并出血患者共21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共17例,復合潰瘍合并出血共10例。對照組患者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齡最小為59歲,最大為78歲,平均(67.9±6.1)歲;患者的短期失血量超過1000 ml,其中胃潰瘍合并出血患者共22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共18例,復合潰瘍合并出血共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禁飲食、臥床休息常規處理,同時給予補液、補充血容量等處理,需要輸血患者給予輸血,給予抗生素抗感染等。對照組患者同時給予奧美拉唑40 mg加入生理鹽水注射液100 ml中靜脈滴注,2次/d,連續應用7~14 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奧曲肽治療,開始劑量為100μg靜脈推注,推注速度緩慢,而后以25 μg/h靜脈滴注維持。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血壓、心率、嘔血、黑便等癥狀的改善情況。
1.3 療效評定 患者血壓恢復正常、心率恢復到正常范圍,血壓和心率均穩定,患者嘔血和黑便均停止,患者糞便顏色從黑色轉變為黃色,糞便隱血試驗檢測提示為陰性,或者根據胃鏡檢查提示沒有出血,評定為出血停止。如果出血在治療的24 h內停止,療效評定為顯效;如果出血在治療的72 h內停止,療效評定為有效;如果治療72 h后仍有活動性出血,療效評定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和對照組所得的顯效、有效及無效等數據均在統計學軟件SPSS14.0下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效果評定結果。察組治療后評定為顯效34例、評定為有效12例、評定為無效2例。對照組治療后評定為顯效27例、評定為有效11例、評定為無效10例。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5.8%,對照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79.1%,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消化性潰瘍是常見的原因之一[1]。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是一種病程長、癥狀反復出現的慢性疾病,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存質量,甚至威脅的患者生命。對于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要給予有效的止血,有助于挽救患者生命,緩解病情發展,降低患者病死率。在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的治療中,藥物治療是重要的治療措施[2,3]。奧美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通過抑制質子泵從最后途徑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酸在胃腔黏膜的彌漫分布家屬,黏膜細胞的酸化降低,有助于血小板聚集和促進凝血。奧曲肽是一種八肽生長抑素,是人工合成的生長抑素。奧曲肽能夠選擇性減少門靜脈及其側枝循環血流量及壓力,能夠抑制胃酸分泌,對胃蠕動也有抑制作用。奧曲肽在應用過程中,不影響心排出量、不影響血壓。研究表明,奧美拉唑和奧曲肽聯合應用于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效果顯著。本文中,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治療,觀察組給予奧曲肽和奧美拉唑聯合治療,觀察組治療后臨床效果評定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奧曲肽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大出血止血效果顯著,優于單用奧美拉唑,值得借鑒。
[1]嚴華.消化性潰瘍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6例臨床分析.陜西醫學雜志,2011,40(12):1596-1597.
[2]譚云春.奧曲肽聯合泮托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研究.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3):338-339.
[3]齊愛娟,王坤亮.泮托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46例療效觀察.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