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占求 余榮昌
頑固性高血壓是指同時應用3種以上的降壓藥物聯合治療后,患者的血壓下降情況仍然未達到目標血壓水平,或者老年的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沒有下降到160 mmHg以下。頑固性高血壓在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的比例較高。有效控制血壓是治療頑固性高血壓的關鍵。本文觀察氨氯地平聯合坎地沙坦的治療效高血壓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選的80例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均為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間收治的高血壓患者,上述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1],所有患者均使用過3種以上降壓藥物治療,而血壓仍未達到目標血壓水平。同時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患者、肝腎等器官嚴重功能障礙患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0例,女22例,男18例,年齡范圍為75~86歲,平均年齡為7(7.2±6.4)歲;對照組患者40例,女21例,男19例,年齡范圍為73~85歲,平均年齡為(78.9±7.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d,同時服用坎地沙坦,4 mg/次,1次/d。對照組患者單獨給予氨氯地平,5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0 d。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評價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改變情況,定期對患者進行血壓測得,每次測量血壓時,要連續測量3次,取連續三次測得結果的平均值,測得血壓前,患者要在室內安靜10 min以上,而后坐位測量右側肱動脈血壓。療效評定:患者坐位測定的舒張壓與治療前比較下降超過9.75 mmHg,并血壓降低到正常范圍內,治療效果評定為顯效;治療后坐位測定的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范圍小于9.75 mmHg,但降低到正常范圍,或者下降為9.75~18.75 mmHg,療效評定為有效。經過治療后,沒有達到上述標準的患者,療效評定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所得血壓測得結果、療效評定結果等數據均在統計學軟件SPSS14.0下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評定結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評定為顯效31例、對照組治療后評定為顯效21例;觀察組治療后評定為有效7例、對照組治療后評定為有效9例;觀察組治療后評定為無效2例,對照組治療后評定為無效10例。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測得血壓結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收縮壓及舒張壓分別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收縮壓及舒張壓分別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均有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血壓測得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血壓測得結果比較(±s)
?
老年高血壓在血壓控制過程中血壓波動較大,脈壓差大,常合并有心、腦、腎等器官損害[2]。所以在治療老年高血壓時,不但考慮能夠更好控制血壓,還要考慮用藥的安全性、持久性和依從性,減少對靶器官損害,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坎地沙坦為新型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藥,能夠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引起的相關生理效應,能夠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壓,同時還能夠有效的作用于心肌細胞,減輕和改善左室重構,改善心室舒張順應性,改善心臟的舒縮功能[3,4],擴張腎出球小動脈效應強于入球小動脈,改善腎小球高壓、高灌、高濾狀態,減少尿蛋白濾出。氨氯地平是鈣通道阻滯劑,能夠擴張外周血管,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從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起到降壓作用。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控制血壓情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控制血壓效果顯著,所以氨氯地平聯合坎地沙坦治療頑固性老年高血壓療效顯著,能夠顯著控制血壓,改善心臟舒縮功能,減少尿蛋白濾出,減輕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值得借鑒。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高血壓雜志,2005,13(suppl):42-43.
[2]陳虹.觀察坎地沙坦酯治療老年高血壓的療效和安全性.臨床醫學工程,2010,17(2):53-54.
[3]梁峰,胡大一,吳明營.頑固性高血壓治療的現狀與進展.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7):631.
[4]韓新亮.坎地沙坦酯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亞太傳統醫藥,2011,7(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