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圣,趙 明,金春順,陳 鷗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 耳鼻喉頭頸外科,吉林 長春130041)
苯乙酸(phenylacetate acid,PA)是正常生物體中苯丙氨酸脫氨基的代謝產物,目前的文獻[1-3]表明,PA可以在體內和體外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臨床證明單一用藥苯乙酸往往不能根治腫瘤,停藥后腫瘤容易復發,故國內外的學者均主張聯合化療加放療治療以提高療效。我們采用苯乙酸聯合應用5-Fu、CDDP作用于喉癌細胞,應用流式細胞儀、荷瘤鼠模型等方法,觀察聯合用藥組與單一藥物組對喉癌細胞凋亡作用,并制作荷瘤鼠模型進行動物體內實驗。初步探討苯乙酸是否可以增強化療對喉癌細胞的凋亡作用,是否可以減少化療的毒副作用。
1.1 主要材料 人喉癌細胞株Hep-2購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苯乙酸(PA)由北京長城化學試劑公司由吉林省應化物理所提供。RPMI-1640人工合成培養液購自GIBCO。胎牛血清為Hyclone公司產品。5-Fu及順鉑購于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EM-1200EX型透射電子顯微鏡為日本產品。LKB-Ⅲ型超薄切片機為瑞典產品。流式細胞儀Becton Dickinson產自美國。荷鼠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鼠黑色素瘤細胞B16購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獎懲10.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t檢驗。
1.2 方法
1.2.1 流式細胞儀的檢測 流式細胞儀檢測Hep-2細胞周期各時相的變化及細胞凋亡率。
1.2.2 取對數生長期的人喉癌細胞株 Hep-2細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貼壁細胞后制備成單細胞懸液,細胞培養,培養結束后收集細胞。
1.2.3 以900rpam/min離心,5min,PBS洗兩次;
1.2.4 70%乙醇重懸細胞,并使之固定12h以上;
1.2.5 取96孔培養板,每2孔為一組,每孔加入準備的Hep-2細胞2×104/孔,每孔按預實驗得到最佳抑瘤作用劑量加入不同濃度的PA、5-Fu和順鉑:PA 濃度20mg,5-Fu 20mg,CDDP 8mg,PA+5-Fu\20mg+20mg,PA+CDDP\20mg+8mg,并設對照組。于37℃5%CO2培養箱內培養,分別在24h終止培養。PBS洗兩次,調細胞濃度為1×106個/ml,RNAase消化后,加入 1.5ml PI(碘化丙啶5 mg/100ml)染色1h,過4S目網,上機檢測,混勻后上流式細胞儀做單參數分析,每份樣品檢測1×104個細胞。GI峰前面出現的亞2倍體峰即為凋亡峰。
1.3 荷瘤鼠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組治療
1.3.1 鼠黑色素瘤細胞復蘇、培養、凍存方法。C57BL/6小鼠荷B16腫瘤模型的建立及分組治療。
1.3.2 鼠C57BL/6,雄性鼠30只,6-8周齡,體重18g。
1.3.3 方法 取對數生長期的鼠黑色素瘤B16細胞,用無血清 Hank’s洗滌2次后,調整細胞濃度為4×106個/ml,于鼠左后肢皮下注射鼠黑色素瘤B16細胞0.5ml(含細胞2×106),于接種的第5天將荷瘤鼠隨機分為6組,每組5只。第一組:單純給PA組,第二組:單純CDDP組,第三組:單純5-Fu組,第四組:PA+CDDP組,第五組:PA+5-Fu組,第六組:生理鹽水對照組。每只鼠接種PA均右側皮下給藥,注射量為0.5ml,濃度20μg/日。5-Fu及順鉑為胃腸給藥,5-Fu 20μg/日,順鉑:6mg/日,每日給藥一次,連續5天后停一天給藥,共計給藥14日,將鼠處死,測量瘤鼠左下肢腫瘤大小及重量,并作病理形態學觀察。
2.1 流式細胞儀檢測
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表明,分別用PA、5-Fu、CDDP及 PA+5-Fu、PA+CDDP作用 Hep-2細胞24h后,出現了凋亡峰,即流式細胞儀分析PI染色后低于G0/G1期出現的亞二倍體峰。結果顯示,PA增強5-Fu、CDDP對Hep-2的細胞的凋亡作用,對CDDP的作用更為顯著,與單一用藥組比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藥物作用后細胞各時相變化及凋亡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并且呈劑量依賴性增加,而對照組未見或僅見較低的二倍體峰(圖1-5)。

圖1 PA 20mg凋亡率3.9%

圖2 5-Fu 20mg凋亡率2.59%

圖3 CDDP 8mg凋亡率5.61%

圖4 PA+5-Fu/20mg+20mg凋亡率5.30%

圖5 PA+CDDP/20mg +8mg凋亡率9.83%
2.2 荷瘤鼠聯合用藥狀況
2.2.1 在給藥后7日內各組小鼠反應靈敏,毛順,色澤光滑,飲食正常,體重增長較快,各組小鼠體重增長無顯著差異。自實驗第8日起,5-Fu、CDDP組鼠出現厭食、倦縮懶動,體重增長減慢,對照組至實驗結束出現全身重量減輕,瘤體增長快,鼠一般狀態欠佳,怠倦。PA+5-Fu及PA+CDDP組出現上述癥狀時間晚,于給藥半個月后才出現上述癥狀,且癥狀輕,以PA組鼠狀態最好。從生存率看鼠實驗中共計死亡4只:5-Fu組2只,CDDP組1只,PA+5-Fu組1只。5-Fu組于用藥第8天給藥時,死亡1只,在給藥第14天不明原因死亡1只,CDDP組,于第15天不明原因死亡1只;PA+5-Fu組注射第7天1只鼠出現頸部皮下氣腫,于次日死亡,從實驗結果看,5-Fu組、CDDP組鼠死亡較高,而聯合用藥組、PA組鼠生存時間較長。
2.2.2 測鼠體重開始14天內,測量各組鼠體重無明顯變化。14天后,腫瘤對照組隨著瘤體迅速增大,體重增加較明顯。但25天后,鼠體重減輕,單一化療用藥組,實驗前期,鼠體重增長較對照組比顯著差異。實驗后期,鼠體重明顯減輕,呈衰竭狀態,鼠死亡較多。聯合用藥組PA+5-Fu、PA+CDDP組,鼠體重略減輕。鼠瘤體大小測量顯示,對照組瘤體增長較大,而PA+CDDP組,瘤體變小,(表1)測量瘤體重結果對照組與聯合用藥組PA+CDDP組比,差異具有顯著性。
2.2.3 腫瘤病理形態學觀察HE染色顯示,PA組無病變,而5-Fu組一只鼠有肺部炎癥改變且較重;PA+CDDP組,一只鼠也有炎癥改變,但較輕,(圖6、圖7)。瘤體HE染色顯示對照組瘤細胞生長結構完整,細胞形態良好,而聯合用藥組瘤體內細胞有較多壞死灶(圖8、圖9),說明聯合用藥組對瘤體產生了抑制殺傷作用。
表1 PA、CDDP、5-Fu及聯合用藥組15天的瘤體重 ±s/g

表1 PA、CDDP、5-Fu及聯合用藥組15天的瘤體重 ±s/g
**P<0.01 *P<0.05
分組nˉx±s 5 2.81±0.53 CDDP組 4 2.46±0.36 5-Fu組 3 2.83±0.42 PA+CDDP組 5 2.09±0.71**PA+5-Fu組 4 2.33±0.51*對照組PA組5 3.12±0.24

圖6 荷瘤鼠PA組、肺組織無病變 光鏡200×

圖7 5Fu組荷瘤鼠肺組織炎癥細胞浸潤,肺泡間隔增厚、塌陷、光鏡200×

圖8 對照組大部分細胞形態良好,結構完整 光鏡200×

圖9 PA+CDDP組腫瘤細胞可見壞死灶 光鏡200×
表結果表明,PA 聯合CDDP及5-Fu后,對B16荷瘤小鼠抑癌作用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而單一用藥組與對照組相比雖然無統計學意義,但瘤體重量有減輕趨勢。
本實驗流式細胞儀細胞周期分析表明:PA、5-Fu、CDDP、PA+5-Fu、PA+CDDP,對 Hep-2細胞周期均有影響,即將 Hep-2細胞周期阻滯于G1期[4-7],G1期細胞增多,同時伴S期細胞減少[8]。使G2/M期細胞減少,細胞凋亡率上升。腫瘤細胞可分為增殖細胞與非增殖細胞兩種:增殖細胞與腫瘤生長直接有關,對抗腫瘤較敏感,是化療重要攻擊目標。而PA作用下使這種作用產生了協同增強效應,故PA+5-Fu或PA+CDDP化療藥物的療效比較單一5-Fu以及CDDP作用明顯增強。
胡國華[9]等用嗜銀蛋白檢測技術預測頭頸腫瘤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共59例,喉鱗癌38例,喉咽鱗癌2例,鼻咽鱗癌16例,鼻腔惡性淋巴瘤2例,耳廓鱗癌1例,均經病理證實。實驗所測得的敏感藥物順序大致與臨床結果符合,其敏感性較好的藥物如:CDDP、VCR(長春新堿)與5Fu,PYM(平陽霉素)等是目前頭頸腫瘤化療中首選,這與我們實驗結果相符合,同樣在PA作用下,以CDDP對PA的作用更為敏感,說明在頭頸腫瘤化療治療應以CDDP為基礎。PA增強化療藥CDDP對喉癌細胞珠Hep-2凋亡途徑[10]。
5-Fu、CDDP是臨床上常用的化療藥物,具有較強的抑瘤作用,但作為一種免疫抑制劑,臨床應用時毒副作用較大。在荷瘤鼠B16動物模型治療研究中,采用了胃腸給藥及健側皮下給藥方式,可以排除PA及5-Fu、CDDP局部用藥而對腫瘤所產生的直接毒性作用。從一般狀態上及病理上觀察,研究結果表明聯合給藥組小鼠腫瘤受到抑制,其中以PA+CDDP組最明顯,瘤體體積縮小明顯,PA聯合CDDP及5-Fu后,對B16荷瘤小鼠抑癌作用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說明荷瘤鼠對5-Fu、CDDP不耐受,可能與化療毒副作用有關。分析5-Fu、CDDP兩組,不明顯原因死亡的荷瘤鼠,可能和化療藥物的毒性作用及并發癥有關。實驗表明PA在動物體內無毒副作用或者毒副作用很低,動物對其有很好的耐受。
腫瘤生物化學療法(Biochemotherapy)是生物治療和化學治療聯合應用于腫瘤的全新綜合治療模式,但是化療一般多為細胞毒藥物,靶向性不強,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明顯影響患者造血、免疫和某些器官(系統)的功能,易產生多藥耐藥而失敗。化療和生物治療的聯合往往可以起到相加或協同治療的作用。
本實驗說明苯乙酸和5-Fu、CDDP化療藥物聯合應用可以明顯增強對 Hep-2細胞生長增殖抑制作用,促進細胞形態轉化,顯著提高促凋亡作用。荷瘤鼠動物模型治療,PA+CDDP組與PA+5-Fu聯合用藥組腫瘤體積縮小,具有顯著性,瘤體抑癌率較單一用藥組明顯提高,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于苯乙酸聯合應用后可以減輕,荷瘤鼠治療的實驗為喉癌化療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減少化療藥物劑量及減少耐藥性,減輕毒副作用及并發癥的發生,為喉癌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
[1]Augustin S,Berard M,Kellaf S,et al.Matrix metall oproteinases are in volved in both type(apoptosis)and type(autophagy)cell deathinduced by sodi um phenylacetat e in MDAMB 231breast tumour cells[J].Anti cancer Res,2009,29(4):1335.
[2]Wei MX,Li u JM,Gadal F,et al.Sodium phenylacet ate(NaPa)improvesthe TAM eff ect on glioblastoma experiment al tumors by i nduci ng cellgro wth arres t and apoptos is[J].Ant icancer Res,2007,27(2):953.
[3]Adam L,CrepinM,Israel L.Tumor growth inhi bition,apopt osis,and Bcl 2down regulat i on of MCF 7ras tumors by s odium phenylacetate and t a mox ifen c ombi nat i on[J].Cancer Res,1997,57(6):1023.
[4]Suzuki N,Urano J,Tammanoi F.Faenesyliransferase inhibitors in transformed cell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8,95(26):15356-15361.3
[5]Bossy Wetzel E,Newmeyer DD,Green DR.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release in apoptosis occurs upsteam of DEVE-specific caspase activation and independently of mitochondrial trans menbrane depolarization.EMBOJ,1998,17(1):37-49.
[6]Thibout D,Kraemer M,Di Benedetto M,et al.Sodium phenylacetate(NaPa)induces modifications of the proliferation,the adhesion and the cell cycle of tumoral epithelial breast cells.Anticancer Res,1999,19(3A):2121-2126.
[7]Di Benedetto M,Starzec A,Colombo BM,et al.Aponecrotic,antiangiogenic and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a novel dextran derivative on breast cancer grovth in vitro and in vivo.Br J Pharmacology,2002,135(8):1859-1871.
[8]楊朝華,李小玉,游潮,李國平,鄧 峰,羅大山.苯乙酸對膠質瘤C6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8,04:298-301.
[9]胡國華主編.嗜銀蛋白檢測技術預測頭頸腫瘤化療藥物的敏感性研究,2003,17:94-95.
[10]熊世勤,朱錫華.Caspase家族與 Fas/APO-1介導凋亡的信號傳導[J].免疫學雜志,1999,15(3):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