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鳳蕊,夏洪波,張鳳林,王文雙,李云霞
(1.唐山市協和醫院,河北 唐山063000;2.唐山市職業技術學院)
上頜前牙埋伏阻生是兒童口腔科多發病,患兒常因牙齒遲萌、牙列不齊影響美容而就診。多層螺旋計算機體層成像(Multi-Slice helical CT,MSCT)具有圖像無重疊、可以任意角度重建圖像的優點,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埋伏牙診斷。但CT存在射線劑量過高問題,目前文獻報道埋伏牙CT檢查掃描劑量多使用150-300mAs[1-3],本文擬通過對172例患者CT圖像進行分析,探討5mAs低劑量MSCT在上頜前部埋伏阻生牙診斷中的應用。
選擇2008-2010年間經 MSCT檢查埋伏阻生牙患者共172例,其中男108例,女64例,男女比例1.69∶1。年齡7-42歲,中位年齡12歲,6-12歲患兒88例,占總數的51.2%。
檢查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層螺旋CT掃描機。患者仰臥在檢查臺上,佩戴鉛帽并使鉛帽遮蓋眼眶,頸部及軀干部使用5mmPb鉛衣360°包裹,僅暴露上、下頜部位。患者保持張口位,較小兒童可以在上、下牙列間置入約1cm厚清潔敷料囑其咬合,掃描側位定位像,制定掃描范圍包括上頜牙列全部,螺旋方式掃描,掃描參數為管電壓120kv,管球轉速0.5s/r,電流10mA,掃描劑量為5mAs,CT劑量權重指數(CTDIw)值為1.6mGy,掃描層厚1 mm,采用骨算法重建,觀察及攝片窗寬(Window Wiide,WW)5000Hu、窗位(Window Level,WL)1500Hu,使用VETREE2工作站進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維表面重建(SSD)、齒科軟件全景曲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等圖像后處理[4]。
172例患者中每例患者存在阻生牙1-3顆,共260顆,僅有1顆阻生牙的為100例,占58.1%;有2顆者52例,占30.2%;有3顆者共20例,占11.7%。其中以尖牙最為多見,共136顆,占52.3%;中切牙96顆,占36.9%;側切牙28顆,占10.8%。位于唇(頰)側148顆,占56.9%;腭(舌)側52顆,占20%;唇腭側斜行或水平阻生60顆,占23.1%,見表1。其中異位阻生28顆,彎曲牙92顆,占35.4%。伴發囊腫8顆。伴多生牙12例,伴牙瘤16例。病因見表2。典型CT結果見圖1-9。
表1 上頜前部埋伏阻生牙位置分布 單位:顆
表2 上頜前部埋伏阻生牙病因(局部因素) 單位:顆
3.1 埋伏阻生牙的流行病學
埋伏阻生牙是指各種原因不能萌出到正常咬合位置而滯留埋伏于牙槽突內的恒牙。在口腔臨床上較為常見,國內有作者報道其發生率在1.7%-3.9%[5,6]。發病年齡以6-12歲乳恒牙交替期多見,本組占51.2%。男性多于女性,本組病例男女比例為1.69∶1。好發于上頜前牙區,以上頜尖牙埋伏阻生最為常見,本組占52.3%,其次為中切牙埋伏阻生,本組占36.9%。
3.2 埋伏阻生牙病因 可歸納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兩大類,全身性因素主要與內分泌缺陷、纖維性疾病、放射性傷害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局部因素以萌出間隙不足為最常見原因,本組病例中占26.9%(70/260)。萌出道為滯留乳牙、多生牙、牙瘤等阻擋,因局部損傷、感染等因素造成恒牙胚畸形,均可造成恒牙阻生。
3.3 埋伏阻生牙的鑒別診斷
3.3.1 乳牙與恒牙鑒別:正確區分乳牙與恒牙,對未脫落乳牙、已萌出恒牙分別計數,才能判斷是否存在恒牙阻生。乳牙在混合牙列中位于齦側,體積小于同名恒牙,牙冠高度短,近遠中徑相對較大,牙頸部收縮明顯,同時乳牙有機物含量高于恒牙,無機物含量與乳牙近似,但牙釉質厚度僅為恒牙1/2左右[7],因而CT顯示密度低于恒牙。
3.3.2 埋伏阻生牙與埋伏多生牙的鑒別:埋伏阻生牙多保持相應恒牙形態特征[8],以切牙、尖牙最為常見。埋伏多生牙體積小,牙冠多呈錐形、柱形、結節影,易于與阻生牙相區分。
3.4 埋伏牙阻生牙CT檢查的射線劑量 由于埋伏阻生牙患者中兒童占大多數,而且兒童對于射線較成人更加敏感,因此不能簡單套用成人CT檢查射線劑量。由于牙齒含有大量的礦物質,是口腔頜面部最致密的組織(圖2),因而在CT片中與周圍組織有良好的天然密度對比。本組病例采用5mAs低劑量多層螺旋CT檢查[4],CT劑量權重指數(CTDIw)值僅為1.6mGy,在盡最大可能減少患者檢查射線劑量的同時,無常規牙片存在影像重疊的缺點,并利用軟件處理掃描數據進行水平位、冠、矢、斜位多平面重建、齒科全景重建,能精確地顯示埋伏牙的數量、大小、牙體的表面形態、在牙列中的位置、萌出方向及其與鄰牙、牙槽突等周圍組織的關系,對于臨床醫師設定埋伏阻生牙的治療方案、明確手術徑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李亞軍,沈樹斌,吳漢江,等.牙科CT成像技術在埋伏阻生牙診治中的應用[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2,27(04):370.
[2]董敏俊,王韶穎,石慧敏.多層螺旋CT在上頜埋伏牙定位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5,21(5):707.
[3]韓本誼,江笑露,李宏儒.螺旋CT掃描在牙齒正畸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5,39(2):161.
[4]夏洪波,王曉紅,宋立海,等.兒童埋伏牙多層螺旋CT檢查中的輻射劑量評價[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10,30(1):75.
[5]步 捷,王旭霞,張 君.恒牙埋伏阻生的臨床分析[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7,23(6):363.
[6]Kokich VG.Surgical and orthodontic management of impacted maxillary canine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4,126(3):278.
[7]石四箴,兒童口腔醫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0-44.
[8]夏洪波,李云霞,張樹成,等.正常恒牙及牙槽突多層螺旋CT表現[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8,24(5):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