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輝,趙松花,陳 娜,朱 奇
(武警吉林總隊醫院 耳鼻喉科,吉林 長春130052)
隨著循證醫學的不斷推進和其在醫學、法學界的備受關注,隨著抗生素在臨床、畜牧業和養殖業的濫用,導致耐藥細菌甚至超級細菌的形成,使傳統的經驗治療受到挑戰,及時掌握和了解細菌動態變化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顯得尤為重要,尤其在感染性疾病診治方面更顯重要。本文就有關耳鼻咽喉科感染性疾病的細菌培養及其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進行總結。
收集2年來住院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60例,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15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中:單純型中耳炎30例,骨瘍型16例,膽脂瘤型14例,全部患者入院時首先取耳道或中耳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加藥物敏感試驗。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取扁桃體表面分泌物送細菌培養加藥物敏感試驗。
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進行靜脈點滴廣譜抗生素,頭孢呋辛鈉/、頭孢唑琳鈉、氧氟沙星或阿奇霉素。輔以洗耳及物理治療等,同時等待細菌培養結果及藥敏試驗結果,其中6例無細菌生長,54例細菌培養結果及其藥敏結果見表1。
表1 54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
對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首選青霉素,或頭孢類或阿奇霉素或喹諾酮類靜點,同時取扁桃體表面分泌物送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其中無細菌生長1例,其余14例結果見表2。
表2 14例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
患者男性,22歲,因咽痛、發熱2天入院,緣于2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咽痛,伴發熱,體溫最高達39℃,周身不適,肌肉酸痛,無力,吞咽時咽痛加重,以致進食減少,于診所靜點抗生素及口服解熱藥,熱不退,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診,經門診檢查后以“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收入院,入院后予以靜點青霉素800萬u,每日兩次,靜點液中加入5毫克地塞米松,當夜體溫恢復正常,次日晨起體溫再度升高,達39.5℃,遂取扁桃體表面分泌物送細菌培養加藥物敏感試驗,繼續原方案治療,抗生素及劑量、頻次不變,予以補液、物理降溫,退熱不明顯,連續幾天發熱不退,每次肌注地塞米松后5毫克之后,大汗淋漓,體溫恢復近正常,但反復發作高熱,經過與醫院臨床藥師研究討論后,決定改為靜點頭孢呋辛鈉3.0,每次2次,同時靜點喜炎平,輔以補液等治療,3天內仍舊反復高熱,入院第7天,細菌培養及其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回報,為白色念珠菌生長,對氟康唑高度敏感,二性霉素B中度敏感,遂停止抗生素及喜炎平靜點,予以口服氟康唑50毫克,每日1次,次日體溫恢復正常,扁桃體表面膿苔日見減少乃至消失,連服5天后出院。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作為耳鼻咽喉科常見病及多發病,其病原菌種類及其藥物治療,已經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曾一度效果很好,本組病例中雖采用經驗治療,但細菌培養結果卻有3例無細菌生長,有1例為白色念珠菌生長,所見致病菌符合該類疾病常見致病菌種類,且藥物敏感試驗與經驗治療藥物基本一致,例外之一是白色念珠菌引起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為我科首例,盡管入院次日即取材行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但期間患者畢竟承受了巨大痛苦,且給醫務人員增添了巨大壓力和負擔,另外尚有耐藥病例出現,尤其是金黃色葡萄藤球菌耐藥率出現較高,我們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及時調整敏為感抗生素 ,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對此應引起重視,這給經驗治療帶來了挑戰和思考,提示我們對感染性疾病應重視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尤其是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多數經過局部或全身長期、不規則使用抗生素治療,這更有可能導致細菌耐藥或二重感染的出現,或原本并非致病菌成為條件致病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雖然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需要時間,但對了解致病菌種類及其對藥物的敏感性大有裨益,對指導同類疾病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使醫生用藥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有據可循。使患者得到個性化治療,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浪費。
作為耳鼻咽喉科化膿性感染中的常見病、多發病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其中前者可能經常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導致培養陰性結果,但采集標本的操作過程不正確及取材部位不當是否也可能導致取材失敗以致出現陰性結果?但膿汁由何而來?是否為厭氧菌感染?是否為變態反應因素導致滲出?諸多疑問尚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研究、探討。然而后者作為一種急性感染的化膿性扁桃體炎,并無長期使用抗生素機會,為什么無細菌生長?為什么應用抗生素治療后治愈?無疑與取材過程操作不當及取材部位欠準確有關。當然也不完全排除細菌培養方法選擇不當有關。
近年來,由于新的耐藥菌、細菌的多重耐藥現象不斷出現,醫學界對細菌耐藥性研究重視度逐年增加。但是就目前來看,院內及社區針對耐藥菌出現后的治療策略缺乏規范管理和多學科廣泛的交流。為解決細菌耐藥性治療的問題,促進細菌耐藥診療研究水平的提高,衛生部已經下發了臨床抗生素用藥指南等文件,使抗生素的臨床用藥得到規范和指導,似乎對解決細菌耐藥及防止超級細菌的出現看到了一線曙光,作為臨床醫生,要密切掌握細菌及其耐藥性的動態變化,必須把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作為抗生素使用的航標。上述工作對了解和控制醫院感染和社區獲得性感染極為重要,可以有效推遲乃至阻止后抗生素時代災難的來臨。作為耳鼻咽喉科醫生我們已經從以細菌培養及其藥物敏感試驗為指引的經驗中獲益匪淺,將繼續這項工作的探索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