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平
(舒城縣人民醫院 檢驗科,安徽 舒城231300)
血細胞分析儀是現代臨床實驗室最常用的儀器,一些大中型醫院的檢驗科同時擁有幾臺儀器應用于臨床檢驗,不同的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可能存在偏差。為此,應對不同的儀器進行比對試驗,實現不同儀器檢測結果的可比性。我科曾對同一品牌不同類型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進行了可比性研究[1],發現三分群血液分析中間細胞群百分比明顯高于五分類的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比之和,三分群分析儀對白細胞的檢測只能作為初篩,應用五分類血液分析儀更為理想。為此,我科又引進了一臺同一品牌的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為了解同一品牌相同類型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差異,筆者采用兩臺五分類血液分析儀分別對相同標本進行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住院患者52例,用含有EDTA-K2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順利采集靜脈血約2mL,顛倒混勻。所有臨床標本在采集后2h內完成檢測。
1.2 儀器和試劑 ①Sysmex公司生產的XS-500i五分類血液分析儀(儀器A)和XT-1800i五分類血液分析儀(儀器B)各一臺,均使用原裝配套試劑。②以分析儀原裝配套質控品作為室內質控品,XS-500i批號為高值21910806、中值21910805、低值21910804;XT-1800i批號為高值 21260823、中值21260822、低值21260821。兩臺儀器每半年由廠家工程師進行一次校準。
1.3 方法 由廠方工程師將兩臺血液分析儀管道徹底清洗,常規保養,測定試劑空白,確定本底符合要求。采集健康人新鮮全血標本,2h內在兩臺儀器上分別重復測定20次,計算各指標檢測結果變異系數(CV)[2],在CV 值符合相關要求的條件下,測定室內質控品,在檢測結果均在控制范圍內的條件下進行臨床標本檢測;52例臨床標本在兩臺儀器上分別檢測1次,檢測指標包括白細胞(WBC)、紅細胞(RBC)、血細胞比容(HCT)、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中性粒細胞比率(NEUT%)、淋巴細胞比率(LYMPH%)、單核細胞比率(MONO%)、嗜酸性粒細胞比率(EO%)、嗜喊性粒細胞比率(BASO%)。我們將儀器B作為參比儀器,該儀器參加安徽省臨床檢驗中心室間質評成績優秀,且廠家定期進行校準,性能穩定。以新儀器A與儀器B進行比較。
1.4 統計與處理 采用SPSS18.0進行統計,計算相應檢測結果的平均值()、標準差(s)和相對偏差,并對兩儀器檢測結果進行配對t檢驗及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臺血液分析儀檢測臨床標本結果比較分析見表1。
表1 兩臺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比較
2.2 兩臺血液分析儀檢測臨床標本結果相關性分析 見表2。
表2 兩臺血液分析儀檢測臨床標本結果相關性分析
XS-500i型和 XT-1800i型一樣,都是Sysmex公司生產的五分類血液分析儀,其測定原理均是采用先進的半導體激光,流式細胞核酸熒光染色技術和流體力學聚焦原理對血細胞進行分析測定,只是分析速度不同,XS-500i型為60份/小時,XT-1800i型為80份/小時,都可獲的準確的白細胞分類結果,并能判斷標本是否存在幼稚細胞,可同時提供24項參數和可疑性旗標。
《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中規定以CLIA’88總允許誤差1/2為標準,允許偏倚 WBC±7.5%、RBC±3.0%、HGB±3.5%、HCT±3.5%、PLT±12.5%;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化協會文件EP9-A2要求,比對實驗檢測結果r≥0.975,可視為相關性良好;本研究顯示:兩臺儀器 WBC、RBC、HGB、HCT、PLT的偏倚均在允許范圍內,經配對t檢驗分析,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具有良好的相關性r>0.975。在白細胞分類指標中,一致性欠佳,LYMPH%與EO%偏倚較小,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具有良好的相關性(r>0.975),NEUT%和 MONO%雖相關性良好r≥0.975,但存在明顯的系統偏差結果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為方向相反的似可互補的正負偏差,MONO%相對偏差達19.84%,究其原因,是否與少數單核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個體形態結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導致染色識別誤判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BASO%相對偏差最大,高達26.67%,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不具有良好的相關性r<0.975,這是由于BASO%比例最低,相對偏差較大有關。
近年來,血液分析儀之間的比對實驗多側重于WBC、RBC、HGB、HCT、PLT項目,對白細胞分類(群)的比對往往忽略[3-5]。從本次實驗結果可見,白細胞分類可能存在較大的偏差,因此,筆者認為,在進行血液分析儀比對實驗時,要重視加強儀器之間白細胞分類的比對研究,制定相應標準,從而保證血液分析儀之間整體檢測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由于白細胞分類的參考方法仍是人工目視法,到目前為止,即使國內外最先進的五分類白細胞分析儀,用于白細胞分類時也只能當做一種過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手工顯微鏡下分類[6]。對血液病患者,白細胞散射圖、紅細胞和血小板直方圖異常或報警時等都應做血涂片鏡檢,從而彌補儀器檢查的不足,血涂片作為形態學檢查的基礎,其準確性和可靠性的價值是不可忽視的[7]。
同一實驗室,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血液分析儀,由于各廠家生產所采用的原理和試劑性質不同,造成結果潛在差異,因此要保證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之間的一致性,除了要有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還必須建立合理的比對程序[8],即使是同一品牌相同類型的血液分析儀也要進行比對實驗,對偏差較大的項目進行校正和調整,從而保證同一實驗室結果的可比性,為臨床提供準確穩定的實驗室指標。定期的比對試驗也是對血細胞分析儀室內、室間質評一個良好補充[9]。同時室間比對分析也是實現結果溯源性和保證檢測結果準確性的重要途徑[10]。
[1]何平,姚舒生.同一品牌不同類型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可比性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7):774.
[2]展風霞,王謙,楊曉彭,等.新鮮全血代替校準物在多系列血液分析儀上的應用[J].臨床檢驗雜志,2003,21(3):167.
[3]李棟成,宋 穎,許 蕾,等.HORIBA ABX Pentra-60與 SysmexXT-2000i相關性研究工作[J].檢驗醫學,2009,24(2):163.
[4]溫麗玲,朱業華,嚴軍雄,等.不同血細胞分析儀室間比對分析的應用與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2):1354.
[5]廖紅娟,丘 衛,王力先,等.不同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偏差評估與可比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7):854.
[6]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142-143.
[7]高海峰,李云霞.血涂片復檢在采用儀器測定結果可靠性評估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0,31(3):222.
[8]高原,鄭 嵐,楊劍敏,等.應用新鮮全血對多臺血液分析儀比對的臨床應用[J].檢驗醫學,2008,23(3):295.
[9]董家書.對不同血細胞分析儀的比對試驗[J].國際檢驗學雜志,2009,30(1):92.
[10]陳 玲,董云華,牛華,等.兩臺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的比對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