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紅
嚴于律己,廉潔奉公,始終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黨員領導干部時時處處表現于平凡生活之中的政治品質。開國元勛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無疑是這種政治品質的典型代表。
毛澤東從小就樹立遠大志向,培養堅強毅力。早在青年時代,就規定了一生要做到的“三不談”——不談金錢,不談身邊瑣事,不談格調不高的東西,被同學們譽為“身無分文,心憂天下”。
延安時期,毛澤東提出“三條理由”謝絕為他慶壽:“一是戰爭時期,許多同志為革命的勝利流血犧牲,應該紀念的是他們,為一個人‘祝壽’太不合情理;二是部隊和機關的同志沒有糧食吃,搞慶祝活動,會造成浪費,脫離群眾;三是才50多歲,大有活頭,更用不著‘祝壽’?!背?,毛澤東又隨之加上“三條規矩”:“一、不許請客吃飯;二、不許唱戲,如果要演,就演給老鄉們看;三、不許開會?!?/p>
新中國建立初期,毛澤東家鄉的親戚和朋友們覺得自己紅土地上走出這么一位頂天立地、執掌全國大權的領袖人物,讓他給自己辦個事那還不是易如反掌?在這種簡單、純樸思想驅使下,他們紛紛給毛澤東主席寫信,要求推薦參加工作。
毛澤東卻態度鮮明,決不開假公肥私的口子,他語重心長地回信說:“我們共產黨的章法,決不能像蔣介石他們一樣搞裙帶關系,一個人當了官,沾親帶故的人都可以升官發財,如果那樣下去,就會脫離群眾,就會像蔣介石一樣早垮臺?,F在全國剛解放,人民剛取得政權,我對你們‘約法三章’:一不要來京看我,二不要來京找我安排工作,三不要借我的名義找地方政府安排工作?!?/p>
對自己的秘書,毛澤東也同樣預先嚴肅地“約法三章”,指示要過好“三關”:一要過好生活關,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不搞特殊化;二要過好政策關,正確執行各項方針政策;三要過好群眾關,深入群眾調查研究。
1953年8月,在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上,毛澤東又一次強調了內容相似于延安時期的規定:“一曰不做壽,做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禮,至少黨內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場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于群眾熱情,也不潑冷水。五曰不以人名做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國同志和馬、恩、列、斯平列。這是學生和先生的關系,應當如此。遵守這些規定,就是謙虛態度?!笨梢姡珴蓶|是把做壽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保持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聯系在一起的。
1958年9月,毛澤東來到安徽省視察工作,住在合肥環境優雅景色宜人的香樓賓館的一間僅有一張板床及簡單桌椅的普通平房里。
稍作休息,毛澤東便對省、市負責同志和賓館的接待人員“約法三章”:“第一,不要請我們吃飯;第二,我也不請你們吃飯;第三,按伙食標準用餐,不喝酒。這三條,希望大家能監督我們?!?/p>
毛澤東帶了廚師,但買的菜先由省里接待人員進行檢查,保證新鮮、無害。開飯了,一小盆小米粥,幾只小饅頭,一碟土豆燒肉,一碟韭菜炒雞蛋,一碟炒青菜和一碟干炒辣椒,就是全部伙食,每盤菜的分量也不多。毛澤東吃完飯,用茶水蕩蕩飯碗,把碗里的幾粒米連同茶葉一起吃進去。毛澤東吃飯時旁邊沒人作陪。吃完飯,他高興地說:“吃得很夠嘛,很舒服嘛。”又說,“哪天全國農民都能吃上我們這樣的飯菜,那就不錯了。”
1974年10月13日,毛澤東回到了湖南,住在九所。這一住,就是114天。這是他最后一次在家鄉入住,也是住得最長的一次。隨身的機要秘書,自從徐業夫患肝癌去世后,由高碧岑接替了一段時間。也許是作為女性的張玉鳳更能侍候年老的主席。因為,那個時候的毛澤東說話已經不利索了,而張玉鳳則能從毛澤東發音的口型上,基本“看”懂他要表達什么。對此,毛澤東非常滿意。
到湖南后的第9天,即10月22日,張玉鳳按照慣例接收由專機從北京送來的材料,發現由中共中央發出的一份任命文件與自己有關,即任命張玉鳳為毛澤東的機要秘書。看到如此正式的任命,張玉鳳感到有些不適,不免惶惶然。張玉鳳來到毛澤東跟前說:“主席,這一批文件中,有一個文件是與我有關的,是一份關于我職務的任命書?!泵珴蓶|點了點頭,說:“我知道。那是我同意了的?!睆堄聒P當然知道,這么重要的一份人事任命,一定是要主席點了頭才算數的,因而對于主席給予她的這一份信任,表示了恐怕難以勝任的擔心。
毛澤東也看出了張玉鳳的惶恐感,便鼓勵張玉鳳好好干,認為她一定是可以勝任的。
毛澤東說:“其實,做我的秘書也難也不難。不難的是,我不需要你們這些人寫東西,只管收收發發;難的是要守紀律。你做秘書,可以看中央給我的文件,而汪東興、張耀祠他們不能看,包括我的家人江青、李訥、毛遠新他們,我不讓看,他們也不能看?!?/p>
——這大概就是“約法”之一:要守紀律,因為張玉鳳是可以看到除毛澤東之外其他什么人都不能看的文件的人。
毛澤東接著說:“還有,你不要以為當了我的秘書就可以指揮一切了。過去,我身邊有個衛士,我讓他給總理打個電話,他打電話時可神氣了,我看了就不舒服。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自己是為誰工作,代表誰辦事。”
——這個話很重,不要得意忘形,不要認為自己因此可以指揮他人了。
毛澤東講到第三點:“還有,做秘書工作要謙虛謹慎,要多學習。每天除了收發文件,還要看材料,特別要看那兩大本(指新華社《參考資料》和《參考消息》)。通過這個窗口,了解世界上發生的事,堅持下去,就能看出問題了?!?/p>
——要謙虛謹慎,多學習。
毛澤東言簡意賅的“約法三章”,無疑是對機要秘書的基本規章制度,說的是掏心窩子的話,任何時候對于做機要工作的人都有著醍醐灌頂的提醒與指示作用。
劉少奇始終堅持廉潔奉公、無私奉獻,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他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把黨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無條件服從黨和人民安排。
外出視察工作時,劉少奇總是同身邊工作人員“約法三章”:一、每到一地,不要人家接送;二、到任何地方,不準請客吃飯,鋪張浪費;三、不準向人家要東西;四、參觀時不要前呼后擁地陪同,有個向導引路就行,不要影響地方同志的工作。這些平凡的生活細節,充分反映出劉少奇作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人的精神境界。
1956年3月,劉振德被調到劉少奇辦公室當秘書。到任那天,劉少奇就找他談話,說:“到我這里工作,一個是要如實地向我反映情況,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凡是經過我辦的、要請示我的事情,你們不要自作主張;對外要如實地傳達我的意見、我的話;不要以我的名義干其他個人的、別的事情。第二,你過去長期做機要工作,保守機密這一點你是懂得的。在這里工作,有些事知道得早一點,多一點,不能搞小道消息,對誰也一樣,包括我的孩子,都一樣(在談到‘孩子’兩個字時,劉少奇還特別加重了語氣)。第三,對外聯系,傳達我的意見,或人家打電話來,要注意態度和藹、謙虛、禮貌,不能盛氣凌人;要埋頭苦干,夾著尾巴做人。處理問題要及時,要緊張而有秩序地工作,輕重緩急要安排好?!?/p>
劉少奇的“約法三章”全面而細致,甚至連接電話的語氣都包括在內,可見他對身邊工作人員要求之嚴。
劉少奇這位廉潔嚴謹的領導正是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著身邊的每一位工作人員。
1959年初,劉少奇因繁重的工作再次累倒了,毛澤東要他到海南休養一段時間。
在這段難得的休息時光里,劉少奇依然沒有休息,而是組成了一個學習小組,集中精力學習蘇聯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這個學習小組包括薛暮橋、王學文兩位學者和在劉少奇身邊工作的同志。
學習之前,劉少奇對大家“約法三章”:一是大家都是學員,不分上下級,一律平等;二是采用座談方式,人人都要踴躍發言,各抒己見;三是既要學習理論,又要聯系實際。
這樣,一個由黨和國家領導人、經濟學家、秘書、警衛員、護士組成的“罕見”的學習小組,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和交流,這充分體現了劉少奇謙虛謹慎、不恥下問、虛懷若谷的博大心胸和在知識面前一律平等的學習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