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楊
2012年12月12日,朝鮮“銀河”3號火箭成功地將第二顆“光明星”3號衛星送入軌道,從而成為全球第十個具備獨立航天發射能力的國家。而就在這次發射兩周之前,位于朝鮮半島另一端的韓國,剛剛推遲了其“羅老”號火箭的第三次發射。
一個成功一個推遲,對于朝鮮半島的雙方來說,可謂一喜一憂;而對其他有關國家來說,則可謂五味雜陳。
朝鮮半島北南雙方之所以爭相加入國際“航天俱樂部”,有復雜的政治、軍事、經濟乃至其他因素,其對于地區安全的影響國際社會也是眾說紛紜。總體來看,北方因為不夠透明,加之衛星發射技術與彈道導彈技術的高度關聯性,其行為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擔憂,而南方因為相對開放,又沒有核武器問題,所以它的火箭發射活動引起的關注度相對北方較低。
無論如何,2013年韓國將第三次嘗試發射“羅老”號火箭。因為之前2009年8月和2010年6月進行的兩次發射均告失敗,第三次發射對韓國來說十分重要。如果成功,也算是擠進了國際“航天俱樂部”,而如果失敗,拋開經濟損失不說,和北方一比,面子上也不好看。
當然,加入“航天俱樂部”,絕不僅僅是面子問題,而是事關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等“硬實力”。也正因為如此,才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制定航天發展戰略,試圖加入這個“俱樂部”或者進一步加強和鞏固自己在其中的地位。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無論是航天強國還是航天大國,無論是先行的航天國家還是后起的非航天國家,紛紛制定并發布了重要的航天戰略、政策和計劃,以指導本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
2012年,美國國防部發布了國防部太空政策條令,內容涉及太空安全、自由進出并利用外太空、加強軍事航天工業基礎、阻止對美國太空系統實施的攻擊等。美國還推進了衛星出口管制改革,公布了《太空技術路線圖與優先事項》,旨在鞏固太空技術優勢,為開創太空新紀元鋪平道路。
另一航天強國俄羅斯也沒閑著。2012年,俄羅斯提出了聯邦航天局改革方案,并發布了《2030年前及未來俄羅斯航天發展戰略》草案。草案描繪了包括人造衛星、空間科學、運載火箭、載人航天裝備、航天發射場等發展的藍圖,同時闡述了航天工業改革、國際合作、體制機制保障等方面的重要問題,是俄羅斯民用航天中長期發展的宏觀指導性文件。
作為世界航天重要一極的歐洲,2012年,歐盟繼續推動《國際外層空間活動行為規范》的相關工作,法國公布了新的航天戰略,英國航天局發布了《民用航天戰略2012年~2016年》。作為重要航天國家的日本,對三項法律中與航天活動相關的內容進行了修改,為發展軍事航天系統鋪平了道路。
就在傳統的航天強國、大國紛紛推出新的航天戰略和計劃之際,一些后起的發展中國家也在航天領域發出了自己的聲音。2012年,巴基斯坦發布了《航天計劃2040》,明確將研制6顆遙感衛星,并于2014年發射第一顆;土耳其制定了到2020年的航天計劃,計劃發射17顆衛星,同時將借此推動導彈發展計劃;烏克蘭批準2012年~2017年航天計劃,包括航天遙感探測和若干項科學研究;哈薩克斯坦頒布《航天活動法》,為航天活動制定了法律規范。
即便是在人們心目中相對落后的非洲,也對開展航天活動躍躍欲試。2012年9月召開的非洲國家通信與IT部長會議,委托非洲聯盟就成立非洲航天局開展可行性研究,以促進非洲國家在航天研究、技術發展和航天應用領域的合作;制定并實施長期的非洲航天政策;制定并實施航天領域的活動與計劃;協調非洲航天項目;管理并協調非洲的軌位資源與頻譜資源。
“航天俱樂部”正以其非凡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那個僅有少數幾個大國參與、僅有兩三個“玩家”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
當然,這個“航天俱樂部”少不了中國的參與。如果把“航天大國”比作“金卡會員”、“航天強國”比作“白金卡會員”的話,我們已經手握“金卡”,正在努力爭取獲得“白金卡”。看當今國際航天,千舟競發,你爭我趕,中國航天需要具備深刻的危機意識,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童年的馮?布勞恩(中)。后來他設計了土星五號火箭,將航天員送上了月球,實現了童年太空飛行的夢想

1961年,美國第一位航天員艾倫?謝潑德與童子軍合影

蓋恩斯維爾小學的孩子們踴躍向航 天員利 蘭?梅 爾文提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