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繼玉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圖書館,湖南 長沙 410205)
圖書館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中的服務方式與途徑研究
彭繼玉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圖書館,湖南 長沙 410205)
圖書館服務的方法途徑一向具有封閉構建服務的特點,面向對象單一,服務意識被動,停留在收集保管資料的低層次區間。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環境下,圖書館一定要轉變服務方式,形成更加開放、更加主動的業務處理模式。擬探討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給圖書館帶來的全新要求,并據此提出圖書館服務方式與途徑轉變的建議。
圖書館;遠程開放教育;服務方式
近年來,受依托信息技術的遠程開放教育發展的影響,圖書館在服務內容與方式上都出現了深刻的變化。各圖書館持續增加服務內容,利用信息技術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優勢,將文獻資料服務、信息咨詢服務及知識供給服務綜合應用。
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改革了圖書館傳達信息的過程,為了更好地給用戶提供方便,高校圖書館必須將這種提供方便的傳統發揚下去,讓服務質量更高、服務范圍更廣。
基于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遠程開放教育采取各種類型的接入手段,實現了點對點、點對多的教學方法,更為強調過程的自主性。在學生入學方面更加靈活,免于統一的國家考試,而在教學形式方面也同樣發揮了靈活性特點,以個體學習為主,以集體學習為輔,教學過程既可以是教、學同時空,也可以是教、學跨時空。在學制管理方面,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實行的是學分制,學生修完規定的全部課程,達到學校規定的學生要求就能順利畢業,其中的本科學生還可能被授予學士學位。圖書館應當順應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發展趨勢,為學生提供更加方便的網絡信息與網絡資源。所謂遠程服務要以電子計算機為硬件條件,去除時空限制,給學生提供近于完整的信息與資源。怎樣讓信息化資源更快更方便地傳達到學生那里,應當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第一,形成方便快速的信息查詢體系,圖書館是學術機構的一部分,可以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方便,除了滿足教學輔助要求以外,還要順應遠程開放教育要求,建立基于遠程形式的館藏檢索系統,使學生可以在網絡中查詢到文獻目錄、書名、責任人、分類號等一些檢索內容。這樣就能讓學生的上網更具針對性,達到信息資源共享的目標。第二,提供虛擬化圖書館服務,遠程開放教育可能要用到的教材、輔導資料及各類文獻信息均可以由網絡獲取,圖書館可以以這些資料為出發點,適當調整館藏內容體系,照顧到遠程學生對于資源的合理需要,形成更加科學的虛擬圖書館。虛擬化圖書館實際可以包括幾種不同的服務類別,如: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資源服務、數據庫服務、各館間交流服務等類別。
1.內容講求時效。
現在很多高校圖書館均已經建立了讀者信箱服務體系,另外還有新書速遞、文獻資料預約之類的服務內容,可是因為圖書館工作范圍很廣,再加上網站維護工作人員匱乏,時常會發生用戶信息無回復、網站遲遲得不到更新等問題,服務時效性存在很大缺陷。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依賴網絡服務內容完成學習,因此圖書館要時刻關心服務內容是否達到時效性要求,要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隨時進行網站的更新,及時處理各類事務,解答用戶提出的各種信息服務問題。
2.內容講求準確。
高校圖書館既然要以遠程開放教育為向導,就必須能夠準確地反應出最新教學資訊,為學生提供最新服務信息,并對各類信息進行導航,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習內容,讓學生使用遠程信息資源如同親臨實體課堂。
3.內容應當合法。
未來遠程教育肯定會更多地使用數字文獻資料,但是這種發展趨勢卻給知識產權制度帶來很大挑戰。圖書館可能會涉及如下兩種知識產權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圖書館完成了文獻材料的數字化進程,但是這種單純的作品復制舉動是否同著作權人進行溝通?假設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某本書籍為圖書館所掃描并上傳至網絡,且允許用戶下載,這會給出版社及著作權人帶來極大的損失,所以圖書館必須處理好版權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圖書館依法形成數據庫后,要防止他人利用此數據庫非法牟利。
4.服務應當更加專業。
圖書館服務朝向專業化水平邁進,可以給圖書館自身工作帶來很大改變,當前圖書館所面對的用戶學歷更高、信息需求量更大,且所需信息更具前沿性、綜合性、國際性特點,與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有關的信息以上特點更為顯著。如果圖書館服務過程中不注重科技水平與專業知識創新,就不容易提供深層次服務,所以圖書館必須考慮到上述特點,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給用戶帶去高水平、綜合性的服務過程。
1.遠程服務徹底擺脫時空限制。
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憑借公共網絡協議,每一個學習者只要有進入互聯網的必須設備如個人電子計算機、路由器,就可以在圖書館之外的任意位置,如辦公室、宿舍、食堂等處,在任意時間連接Internet網,輸入圖書館域名,即可享用完整的遠程信息服務內容。
2.文獻資源指引。
互聯網上存在著數量眾多的參考文獻,可是因為互聯網的各個客戶端具有分散性,所以網絡資源也具有難于查找的弊端。而遠程教育是不受年齡、學歷層次限制的,有相當一部分人無法獨立檢索有用信息。為了使讀者更加方便地獲取有用文獻資源,有效尋找某個領域的專門文獻,圖書館一定要建立專門的網絡導航系統,針對網絡中的學科資源實現鑒別、篩選、描述、控制、分析,并且歸入圖書館目錄中供用戶進行選擇。用戶在圖書館導航系統的帶領下,可以很快地查找到某個專題網站,搜索必要的經過整合后的信息資源,或者是從某個網站直接鏈接至與之有關的其他網站,達到知識系統的完善。
3.提供個性化數據庫搜索服務。
應用于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圖書館,要按照專業課特點,再根據本館實際情況,形成個性化數據庫,給用戶網絡檢索及下載提供方便服務,并組建多種數據庫的結合體,方便使用者獲得原文資料。比如可以購買同學生專業有關的學習光盤,據此形成光盤數據庫,也可以應用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手段,將報刊雜志上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據此形成期刊雜志數據庫,可以將雜亂無章的網絡資源進行處理,形成分門別類的專題數據庫,也可以把學生的論文做成學習成果數據庫,各種數據庫如果能夠善加利用,均可以為用戶提供方便。
4.合理開發網絡資源。
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資源海量存在,對于普通的使用者來說顯得特別凌亂,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所面對的對象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圖書館必須照顧到二者之間的矛盾,充分將文獻服務站的作用發揮出來。圖書館要按照學科安排,將網絡信息收集到一處,再依次進行評估、篩選、整理加工,組建成為儲備豐富、編排合理的遠程資源,讓用戶可以更加快速地了解到所學學科的歷史沿革、現實發展、前景方向、最新動態等,給用戶提供一個寬廣的使用界面。如此一來,用戶就可以完全不必在互聯網海量信息中茫然不知所措了。
表1 與遠程開放教育相適應的圖書館資源舉例
5.完成實時網絡咨詢應答。
第一,因為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用戶具有完全不同的背景特點,故而圖書館必須開展全面的教育咨詢活動,在頁面顯著位置發布服務內容,以便用戶可以隨時提出問題、圖書館可以隨時解答問題。第二,咨詢應答服務的主旨是幫助學生正確檢索并下載信息資源、正確選擇并使用數據庫,此外還包括正確操控遠程信息交流軟件等。學生所關心的專題報告、評論研討、實時教育分析等內容也應當囊括在咨詢應答服務之中。圖書館只有和用戶緊密聯系,實現密切的交流合作,才可能真正了解用戶需要什么,才可能更好地給用戶名提供后續服務。
6.信息利用能力培訓服務。
信息利用能力培訓的服務內容有:形成正確的信息意識、養成科學的信息處理能力、完善信息利用的道德修養等,其中信息處理能力養成最為重要。因為信息資源數量持續增加,再加之網絡資源的介入,用戶在信息環境中得到信息知識的手段顯得極為重要。圖書館增加信息利用能力培訓服務內容,要涉及到與信息基礎理論有關的教育、與信息意識構建有關的培訓,此外,網絡技術應用、計算機操作方法等成為圖書館關注的重點。信息利用能力培訓服務應當秉承因材施教、不焦不躁的原則。如果針對的是新近入學的學生,要安排圖書館應用教育,給學生講解圖書館布局、利用知識,講解圖書館使用的制度內容。對于入學一段時間的學生來說,專題課程教育則顯得非常必要,比如可以在文獻檢索課中使學生接受不同類別的檢索工具,了解信息檢索的應用方法及思路。而對于再高一級的研究生來說,所提供的信息指導也應當是深層次的,比如可以按照專業類別開設更高層次的專題講座,并按照既定計劃通報數據庫利用情況,給前沿科技知識的補充提供條件。在形式上,圖書館信息利用能力培訓服務應當是不拘一格的,除了傳統式的講課、實習以外,圖書館頁面中的基礎教室、常見問題解答等也可以讓用戶接受相關教育。最后,無論哪個階段的學生,圖書館都可以用網站論壇、電子郵件等形式加強與其交流,并用實時幫助答疑解惑的辦法增強用戶信息使用能力。
7.遠程開放教育資源共享。
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涉及到的用戶眾多、學科繁雜,對于文獻資料的要求不是一個圖書館可以滿足的。為了解決文獻資料不足的問題,各地高校圖書館可以把視野放到資源共享這個方法上來,形成整體性、聯網化的全國大范圍圖書館信息共享體系。各地圖書館以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為基礎,把各家信息有效連接在一處,達到網絡環境背景下的文獻信息共查、共檢、目錄統一、館藏互用、數據庫統一的狀態,給遠程開放教育用戶提供范圍更廣、質量更高的文獻數據庫與文獻服務。
信息服務一直都是圖書館的工作重點,基于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圖書館服務更應當強調服務方式的信息化,我們應一切以方便用戶為圖書館工作的服務理念,將遠程開放教育系統中的既有優勢發揮出來,達到信息資源的合理共享。
[1]黃惠娟.信息技術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作用研究[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09) .
[2]高曼.在網絡下逐漸走入幕后的圖書館員[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04).
[3]彭前衛.開發利用網上資源的原則和策略[J].圖書館論壇,2010(12).
[4]曹曉英;韓海濤.基于數字圖書館的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1(10).
[5]張延玲. 基于信息技術挑戰下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J].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6]肖翔.高校期刊閱覽室建設與人性化管理的三點思考[J]. 孝感學院學報,2012(04).
[7]張紅琳.信息時代圖書館服務方式初探[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06).
[8]井虹.數字圖書館對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0(06).
ClassNo.:G250.73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鄭英玲)
OnWaysandMeansoflibraryServiceModeinModernOpenDistanceEducation
Peng Jiyu
(The library of 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sha, Hu’nan 410205,China)
The way of library service has a close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single service object and the passive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the data collection mode are found.Under the modern open distance education environment,the library must change the service mode which should be more open and more activ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modern open distance education to library servi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y service.
library; distance education; service mode
彭繼玉,館員,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圖書館。研究方向:圖書館讀者服務。
1672-6758(2013)11-0151-3
G250.7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