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國務院《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精神,切實加大對“三農”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在調結構、惠民生、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銀監會17日印發《關于改進農民工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總結經驗,持續改進城鎮化過程中進城務工人員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服務的匹配度和適應性,著力破解貸款“兩頭難”問題。
銀行業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要緊密結合正在開展的支農服務“三大工程”,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金融服務信用檔案,建立健全與村委會、社區服務中心和用工單位的信息溝通與共享機制,力爭實現進城務工人員信用檔案建檔全覆蓋。要充分利用個人品行、收入能力和資信狀況等各類“軟信息”,推廣實施社會公開授信評議,動態調整信用等級和授信額度,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把信貸支持進城務工人員就業創業作為重點,立足其貸款需求多樣化的趨勢,創新符合實際需求的服務產品。開辟貸款“綠色通道”,開辦進城務工人員就業、消費、返鄉創業和困難救助等貸款新品種,全面覆蓋生產生活需要。靈活運用多種金融工具提供存款、貸款、匯兌、轉賬、信用卡、理財、信息咨詢等綜合金融服務,讓進城務工人員同等享受現代金融發展成果。
要推廣貼近進城務工人員的金融服務方式,著力破解貸款“兩頭難”問題。鼓勵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推廣“金融服務中心”做法,設立區域外服務點,為進城務工人員就近提供服務和貸款協助。引導務工地金融機構開辦金融服務專柜,安排部分信貸資金,開辦由用工單位擔保的小額貸款,解決因生活急需而暫時無法兌付工資所造成的困難,協力解決貸款難問題。主動選擇與信譽度高的勞務中介機構開展業務合作,采取批量化方式集中辦理勞務貸款。探索針對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和接受培訓進城務工人員的貸款管理方法,提供更多培訓教育機會,促進進城務工人員就業。
《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開展“陽光信貸”,進一步簡化進城務工人員貸款手續,縮短審批時間,合理確定期限。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對一些資金需求量大、建設周期較長的地方重點建設項目和農業優勢產業給予支持,吸引更多返鄉的進城務工人員投身當地生產建設。加快建立覆蓋大多數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現代化支付結算網絡,促進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現代化支付手段在農村地區的推廣應用。加強針對進城務工人員的金融知識宣傳教育,不斷提高金融意識和運用現代金融工具、產品的能力。開展金融普法宣傳,幫助廣大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家屬增強金融安全意識,遠離非法集資,切實維護金融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