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春 韋龍友 徐國民 汪強高
(江蘇省方強農場農科所,江蘇 大豐 224165)
幾種除草劑防除小麥田硬草試驗
朱宗春 韋龍友 徐國民 汪強高
(江蘇省方強農場農科所,江蘇 大豐 224165)
硬草已成為農場麥田的主要惡性雜草之一,在大麥、小麥播種后15~20d和返青拔節期有兩個出草高峰。因其發生量大,篩選出安全高效的除草劑控制麥田雜草的危害已成為關鍵,故設計本試驗。
1.1試驗處理
供試藥劑為7.5%啶磺草胺WG(陶氏益農生產)及15%麥極WP(先正達生產)、6.9%驃馬EW(拜耳生產)及50%先潤WP(蘇科農化生產)。試驗設處理A(6.9%驃馬EW 50ml/667m2)、處理B(6.9%驃馬EW 70ml/667m2)、處理C(6.9%驃馬EW 80ml/667m2)、處理D(50%先潤WP 150g/667m2)、處理E(7.5%啶磺草胺WG 12.5g/667m2)、處理F(15%麥極WP 20g/667m2)和處理G(清水對照)共7個處理。
1.2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于2011年11月20日在一分場四區北框29號田實施,前茬作物為水稻,土壤肥力中等偏上,供試品種為小麥揚輻麥5號,2011年11月11日播種, 藥劑對水40kg/667m2噴霧,隨機區組設計,重復3次,小區面積36.5m2。硬草草齡1.8~2葉,小麥葉齡2.2~2.4葉。
1.3調查內容及方法
試驗處理于藥后10d、20d觀察小麥藥害情況。于藥后25d、50d、80d每小區固定3點,每點0.50m2,調查雜草數量,計算株防效和校正防效,并對校正防效進行差異顯著性測定。
2.1安全性調查
藥后10d、20d調查,小麥葉色、株高正常,均與對照區無顯著差異,安全性好。
2.2防效調查分析
藥后25d,處理E的防效最好,其88.81%的校正防效不顯著優于處理A、B、C、D的校正防效,但顯著高于處理F的校正防效70.88%。處理A、B、C、D校正防效相當,分別為86.77%、86.40%、88.71%與88.66%,不顯著優于處理F的校正防效(表1)。

表1 各處理防效調查
藥后50d,處理E 的校正防效最好,其87.06%的校正防效不顯著優于處理C85.34%的校正防效,但兩者均顯著高于處理A、B、D、F的校正防效。處理A、B、D、F校正防效分別為77.86%、79.32%、75.99%、76.4%,四處理的校正防效無顯著差異(表1)。
藥后80d,處理E的校正防效仍最好,其97.02%的校正防效顯著高于處理B、C 、D的校正防效,極顯著高于處理A、F的校正防效。處理B、C 、D的校正防效分別為90.71%、93.33%和90.63%,三處理的校正防效無顯著差異,不顯著優于處理A和處理F的校正防效。處理A和處理F的校正防效分別為85.75%和86.33%,兩者的校正防效無顯著差異(表1)。
7.5%啶磺草胺WG12.5g/667m2對麥苗安全性好,對硬草的防效也較好,明顯優于其它除草劑的防效,作為新型除草劑,防效上存在一定優勢,在硬草發生嚴重的田塊,可與驃馬、先潤等交替使用,可控制麥田雜草的為害,抑制雜草抗藥性的產生。
2013-06-17
朱宗春(1979-),男,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植物保護及農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