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枝,牛曉曉,張楠楠, 許 慧,黃 力,朱文博,湯行春
(湖北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2)
杏鮑菇粗多糖提取工藝的正交設計試驗
劉金枝,牛曉曉,張楠楠, 許 慧,黃 力,朱文博,湯行春*
(湖北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2)
對杏鮑菇粗多糖提取工藝條件進行了初步探討。在單因子實驗基礎上,對影響多糖提取率的3個因素4水平進行正交試驗,確定提取的最佳條件為提取時間3.5h、提取溫度75℃、水料比35:1(V/W)。在此條件下杏鮑菇粗多糖的提取率可達10.04%。
杏鮑菇;多糖;正交實驗
杏鮑菇(PleurotuseryngiiQuel.)又名剌芹側耳、名雪茸、鮑魚菇或干貝菇[1]。它菌肉肥厚,質地脆嫩,菌柄比菌蓋更脆滑、爽口,被稱為“菇中之”,深得人們的喜愛[2-3]。杏鮑菇藥用價值較高,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有抗癌、降血脂、潤腸胃效果,營養十分豐富。大量的研究表明, 食用菌的抗癌作用主要來自食用菌中的多糖,其在抗凝、抗血栓、調血脂、調節免疫功能和抗腫瘤、抗放射方面都具有顯著的藥理作用。杏鮑菇子實體干品中多糖含量達到6.3%, 比香菇多糖( 5.17%) 含量高[4-5]。
本文在充分考慮到提取溫度、提取時間以及水料比等因素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基于單因子試驗結果,采用正交試驗法,對杏鮑菇粗多糖的水提工藝進行優化,以獲得最佳工藝條件,為杏鮑菇多糖的應用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1材料
杏鮑菇購于武漢市徐東沃爾瑪超市。
1.2方法
1.2.1 材料預處理
取新鮮杏鮑菇清洗后去雜切片,于40℃下烘干, 粉碎過40 目篩備用。
1.2.2 杏鮑菇子實體粗多糖提取
精密稱取預處理過的杏鮑菇干粉2g,加入一定體積的蒸餾水,浸泡3h,按一定提取條件(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水料比)回流提取,提取液經過過濾、定容,得杏鮑菇總糖的提取液[6-7]。
1.2.3 去蛋白
取杏鮑菇總糖提取液4mL,與氯仿-正丁醇(4:1)溶液1mL混合。水平搖床100r/min,震蕩30min,離心(4000r/min,15min),取上清液,重復5次,用無水乙醇沉淀后離心(4000r/min,15min),加水溶解,旋轉蒸發濃縮,最后定容到8mL。
1.2.4 杏鮑菇粗多糖含量的測定及多糖提取率的計算方法
采用硫酸-苯酚法[8],取2mL樣品轉入大試管中,先后加入2mL 6%的苯酚和5mL濃硫酸,充分搖勻。另取2mL蒸餾水同上操作,加入苯酚和濃硫酸進行比色反應,作為空白對照。30min后,用721型分光光度計于490nm下測光密度值,根據標準曲線確定樣品液中多糖的濃度,計算多糖提取率:
杏鮑菇多糖提取率= 杏鮑菇多糖含量× 提取液體積/杏鮑菇質量× 100%。
1.2.5 標準曲線的制備
準確稱取標準葡萄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刻度。分別吸取0.4mL、0.6mL、0.8mL、1.0mL、1.2mL、1.4mL、1.6mL、1.8mL各以水補至2.0mL,然后加入2.0mL6%苯酚及5.0mL濃硫酸, 靜置10min搖勻, 室溫放置20min后于490nm測光密度值, 以2.0mL蒸餾水按同樣顯色操作為空白, 以橫坐標為試管號, 縱坐標為光密度OD值, 繪制標準曲線。
1.2.6 正交優化試驗
本試驗選取水料比、浸泡時間以及浸泡溫度3個因素進行L9(34)正交優化試驗,以確定杏鮑菇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藝條件(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和水平表
2.1杏鮑菇多糖含量標準曲線
采用分光光度計,在490nm處測定吸光值。以葡萄糖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值(OD490)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圖1)。線性方程為Y=7.9006X-0.0069,相關系數為R2=0.9977。說明葡萄糖含量在0.02~0.08mg/mL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圖1 杏鮑菇多糖含量標準曲線
2.2單因素試驗
2.2.1 水料比對多糖收得率的影響
精密稱取杏鮑菇粉2g,分別按20:1、30:1、40:1、50:1的水料比(V/W)分別加入蒸餾水,提取溫度80℃,時間3h,測定多糖含量,計算多糖提取率,確定水料比。圖2結果表明,當水料比為1:30時,多糖的提取率最高。

圖2 水料比對杏鮑菇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2.2.2 溫度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杏鮑菇粉2g,水料比為30:1,提取時間3h的條件下,提取溫度采用50、60、70、80、90℃5個水平進行實驗。圖3結果表明溫度的變化對多糖的提取率影響較大。隨著溫度的升高,多糖的提取率不斷增加。溫度為80℃時,提取效果最好。

圖3 溫度對杏鮑菇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2.2.3 提取時間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圖4 提取時間對杏鮑菇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杏鮑菇粉2g,水料比為30:1,提取溫度為80℃的條件下,提取時間設置2、3、4、5、6h 5個水平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圖4)表明,隨著提取時間的增加,多糖的提取率也隨之增加。當溫度超過4h后,多糖提取率增加不明顯。從節約成本(能源消耗、生產周期等)考慮,最終選擇提取時間為3h。
2.3正交試驗分析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采用正交設計方法,進一步優化各因子綜合水平下多糖提取率。表2是杏鮑菇多糖的提取結果。

表2 杏鮑菇多糖的提取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影響杏鮑菇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依次是溫度、水料比和提取時間。獲得的最佳組合為A2B1C2,即提取溫度為75℃,提取時間為3h,水料比為35:1。在此條件下,重復3次實驗,杏鮑菇多糖提取率平均為10.04%。
食用菌被廣泛認為是抗癌食品之一,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4]。杏鮑菇的食用價值也來越受到人們重視。有關杏鮑菇多糖提取工藝的報道較多[6-7]。本研究在單因子試驗基礎上采用正交實驗設計,通過對提取時間、提取溫度和水料比3個因素4個水平上進行探討,結果表明,提取溫度對多糖收得率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水料比。這一結果與已有的研究報道[9]稍有差別,這可能與試驗方法和試驗條件有關。影響多糖提取工藝的因素遠不止這些,應用在實際生產中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嘗試。有研究[10]嘗試了在粗提前用超聲波和微波輔助提取,得到了較好的效果;也有研究探討了提取溶液pH值的影響。下一步我們將進行綜合考慮,進一步完善工藝條件,為將來的生產奠定基礎。
[1] 姚自奇,蘭進.杏鮑菇研究進展[J].食用菌學報,2004,11(1),52-58.
[2] 范盛華,陳廷平.杏鮑菇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08(21):62-63.
[3] 黃年來.一種市場前景看好的珍稀食用菌杏鮑菇[J].中國食用菌,1998,17(6):3-4.
[4] 許世凱.抗衰老藥物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4:42-46.
[5] 張俊會,王謙.杏鮑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國食用菌,2003,22(2):37.
[6] 孟思,劉曉宇,李信輝,等.杏鮑菇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藝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9):141-143.
[7] 楊梅,王麗雅,莊躍飛,等.杏鮑菇多糖的提取及其分離的研究[J].中國食用菌,2010,24(4):1-4.
[8] 張惟杰.復合多糖生化研究技術[M].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15-30.
[9] 張麗,彭小列,張建鋒,等.杏鮑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J].貴州農業科學, 2010,38(9):90-92.
[10] 張志軍,李淑芳,薛照輝,等.杏鮑菇粗多糖的提取及其保濕性能研究[J].食用菌學報,2010,17( 2):76-79.
(責任編輯:張凱兵)
Q539
A
2095-4824(2013)06-0072-03
2013-09-15
湖北大學大學生創新項目(201210512050)
劉金枝(1991- ),女,湖北云夢人,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湯行春(1968- ),男,湖北仙桃人,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