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靈凡
肺膿腫是臨床上呼吸內科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屬于肺組織的炎性病變,由多種致病菌,尤其是厭氧菌侵入肺組織所導致[1]。近年來,由于致病菌出現耐藥變異以及人口的老齡化造成易感人群增加,肺膿腫的發病率出現上升趨勢[2]。我院對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住的37例肺膿腫患者在常規內科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聯合病灶局部給藥治療,療效顯著。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住的肺膿腫患者72例,均符合肺膿腫的診斷標準。將患者依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35例,男19例,女16例;患者年齡20~68歲,平均(38.6±6.4)歲。觀察組37例,男21例,女16例;患者年齡21~70歲,平均(36.6±7.2)歲。觀察組患者均符合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的適應證。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根據藥敏試驗給予全身抗生素治療、體位引流等常規內科治療。觀察組在常規內科治療基礎上,加用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并在病灶部局部給藥。操作如下:患者治療當日晨起禁食水,術前30 min給予肌注阿托品1 mg以及哌替啶50 mg。采用2%利多卡因常規局部噴霧麻醉,患者取仰臥位,術者從患者口腔進鏡至氣管后,給予2%利多卡因2 mL麻醉。進入患側支氣管,找到病灶,吸出膿性分泌物進行藥敏試驗,繼而用0.2%替硝唑100 mL和0.9%生理鹽水100 mL進行沖洗,反復操作,直至灌洗液清亮。然后將0.2%左氧氟沙星30 mL注入病灶。術后矚患者患側臥位1 h。術中給予患者吸氧和心電監護,依患者情況每3~5 d行灌洗1次。
1.3療效評定依據《呼吸內科學高級教程》制定療效標準[3]:治愈:經治療4周后,患者體溫正常,咳嗽咳痰消失,白細胞計數正常,中性粒細胞比例正常,胸部X片或CT顯示膿腔消失或基本愈合;好轉:治療4周后,患者高熱、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血象基本正常,胸部X片或CT顯示膿腔明顯縮小;無效:治療4周后,患者仍存在發熱、咳嗽、咳膿痰且量較多,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高于正常,中性粒細胞比例仍高,胸部X片或CT顯示膿腔無明顯變化或增大。總有效=治愈+好轉。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處理,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臨床癥狀及住院時間比較經治療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臨床癥狀及住院時間比較
3.2療效比較對照組治愈11例,好轉16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7.1%;觀察組治愈23例,好轉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6%。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提示觀察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肺膿腫多合并有厭氧菌感染,致病菌侵入肺組織,使肺部出現化膿、壞死病灶,患者可表現出畏寒高熱、咳嗽咳痰,尤其是咳大量膿臭痰。并可伴患側胸痛,部分患者出現咯血[4]。肺膿腫臨床常規使用抗生素進行全身治療,但常規抗生素很難進入病灶,并且患者由于病程長、膿液黏稠,進入病灶的藥物濃度極低,不足以殺死致病菌,常造成治療失敗[5]。
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聯合局部用藥是一種相對無創且安全治療方案。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可直達病灶, 使用灌洗液對病變部位進行反復沖洗,排出膿液,并且灌洗液可以刺激患者支氣管黏膜,引起咳嗽增加,利于分泌物的排出,改善患者通氣功能。沖洗后再將抗生素注入病灶,極大地提高了病灶的局部藥物濃度,有效殺滅病菌,促進炎癥吸收、膿腔閉合以及肉芽修復[3]。
我院對收住的37例肺膿腫患者采用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聯合局部用藥治療,療效肯定,顯著優于常規內科治療。與常規內科治療相比,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快,病灶愈合迅速,治療安全,操作簡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文波.50例肺膿腫的臨床診治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 2012,10(22):234-235.
[2] 高天敏,余小容,戴廷濤,等.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肺膿腫42例的臨床療效及治療體會[J].臨床肺科雜志, 2011,16(3):358-359.
[3] 王正維,魏立平,何晟,等.經纖維支氣管鏡用大量生理鹽水肺泡灌洗治療肺膿腫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 2011,09(32):339-340.
[4] 劉林剛,王嫦云.纖維支氣管鏡局部灌洗治療肺膿腫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11(33):8101.
[5] 買買提艾力·吐爾遜.經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肺膿腫52例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 2012,10(1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