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鳳蓮 胡遷林 江 莉 陳運峰 國 亮

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組建于1992年,是在原魯西化肥廠(1976年建廠)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國有化工企業,1998年6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總資產156億元,職工1萬余人,五大系列六十多個產品,涵蓋化肥、化工、裝備制造和設計開發四大板塊。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企業院士工作站,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山東省省長質量獎”、“中國化工行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榮譽稱號。
200 4年,公司響應市委、市政府“退城進園”的號召,在聊城經濟開發區建設化工園區。目前,園區占地4平方公里,主要化工裝置包括:合成氨、甲醇、尿素、燒堿、硫酸、甲烷氯化物等。可以提供氮氣、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酸、氫氧化鈉、有機硅單體等30余種化工原料,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安全、環保、方便、快捷,消除運輸環節的安全、環保隱患,節約物流成本。外購化工原料集中采購、集中儲存,化工產品集中銷售、集中灌裝,充分體現了“園區化、一體化、集約化”的園區發展管理模式,以煤化工、鹽化工產品鏈為主鏈并相互鏈接的循環經濟化工產業園初具規模。
現狀: 目前,園區產品鏈上下游生產裝置之間分配的主要化工原料為:液氯、合成氨、氫氣、一氧化碳、甲醇、氫氧化鈉,其中,液氯是生產甲烷氯化物、氯化芐、氯化石蠟、四氯乙烯的原料,合成氨是生產尿素、甲胺的原料,一氧化碳是生產甲酸、甲酸鈉、二甲基甲酰胺的原料,甲醇是生產甲胺、甲烷氯化物的原料,甲烷氯化物是生產有機硅的原料。園區化工產品生產需要的蒸汽全部由動力分公司通過蒸汽管網送至化工裝置。原料分配均通過管道輸送,由園區調度中心根據相關企業的生產情況統一協調。
存在的問題:園區調度中心通過電話、對講機與各生產裝置溝通,尤其是不能與多個裝置同時溝通,獲得的信息數據滯后,造成獲得的信息與生產裝置實際運行情況存在偏差,導致調度中心不能及時獲得準確信息、指令不能迅速下達、指令執行情況不能及時反饋、生產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影響裝置的安全、 經濟運行。原料分配情況由調度中心統計人員人工錄入,人工編制生產報表報送財務管理中心,作為財務結算和成本核算的依據,浪費人力資源,工作效率低。
現狀:根據原料來源不同,采用三種原料定價方式。一是園區企業生產的產品全部用于下游企業生產,不進入市場。如蒸汽,由財務管理中心采用生產成本加適當利潤作為原料價格。二是園區企業生產的產品部分供應下游企業生產、部分外售。如燒堿,產品銷售價格作為原料價格。三是園區產品不能滿足下游企業生產,需要部分外購。如液氯,原料采購價格作為原料價格。
存在的問題:原料結算價格不能充分體現市場價格,產品供需對價格的影響較小,沒有完全形成市場化定價機制。采購人員主要通過互聯網了解原料價格,渠道單一,信息滯后,缺乏深入的市場分析,影響采購決策,尤其在丙烯、甲苯等高價值原料的采購方面,原料采購信息的及時、準確對采購創造價值的重要性更為明顯。
現狀:園區所有化工產品均由銷售公司統一銷售,產品運輸外包給四家具有相應運輸資質的物流企業。每天由銷售人員與物流企業電話溝通,告知銷售產品的種類、數量及流向,物流企業根據銷售人員提供的信息安排車輛。運輸車輛全部安裝了GPS監控系統,便于及時掌握運輸車輛的運行狀況。根據運輸企業的報價、運輸成本測算、產品特點,確定基本運率,半年調整一次。
存在的問題:園區化工產品種類多、運輸量大,銷售公司和物流企業在信息溝通方面花費大量精力。由于產品運輸信息和運輸車輛信息不對稱,一方面會造成生產產品不能及時運輸,影響企業生產;另一方面還會造成物流企業車輛閑置,浪費資源,影響企業效益。物流運輸業務操作不夠公開透明,容易引起物流企業抱怨,影響企業外部形象。物流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信息透明度不高、共享性差,存在掛靠社會車輛的問題,部分司機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安全隱患。
構建工業原料分配與物流外包服務平臺,以園區內企業為研究對象,旨在通過平臺建設,共享上下游企業的生產運行、原料價格和物流信息,提高產品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生產企業與物流企業之間的溝通效率,降低園區生產調度人員、銷售公司業務人員、物流公司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確保原料分配供應信息、原料價格信息、物流企業運輸車輛和駕駛人員信息、產品運輸信息渠道暢通,根據原料供應和價格情況,及時調整生產負荷,確保原料、產品運輸安全、便捷、高效,實現共贏,取得最佳經濟效益。
工業原料分配及物流外包服務平臺架構從園區原料供應管理、產品運輸、物流企業信息溝通等業務需求出發,采用“自頂向下”設計原則分為五層結構,25個子模塊完成不同層次的功能。以下為幾個層面的功能描述和作用介紹:
基礎平臺層 主要完成基礎運行環境的保障,軟件部分由WindowsServer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關系型數據庫Oracle,實時型數據庫PI組成。硬件部分包含星型以太網絡子系統、SAN存儲與備份子系統、Cisco防火墻安全子系統、大華DSS視頻監控子系統。
在基礎平臺層架構方面主要考慮到系統的長周期安全性,關系型數據庫與實時數據庫均采用雙機,相互備份。同時將重要數據,如配置文件、數據庫文件、備份文件放置到SAN網存儲。存儲設備為IBM-DS5200磁盤陣列,該陣列設計為RAID10結構,保證了大量數據的并發和可靠性。對互聯網的接入采用了CiscoASA防火墻,將Web服務器放置到DMZ區,確保一旦發生攻擊行為,不影響內網安全。視頻監控子系統作為一個獨立系統由原由DVR設備提供接口,以便調用。
數據資源層 主要由生產企業數據庫、物流企業數據庫、原料價格數據庫組成。生產企業數據來源于園區企業的基本信息,包含原料種類和數量、裝置產能等,并定期更新。物流企業數據一部分為物流企業基本信息,另一部分是運輸車輛的動態運行數據。原料價格數據來源于園區上游生產企業的銷售價格、下游企業的采購價格、市場指導價,進入數據庫的數據有3種方式(接口自動導入、批量導入、人工錄入)。通過與企業ERP供應鏈系統對接獲取園區企業主要原料采購價格信息。通過收集外部原料價格信息與信息交換等方式,將獲得的原料、產品庫存和價格采集指標體系中相關信息入庫。以上信息構成了服務平臺的支撐數據,以供前臺調用。
業務支撐層 通過建立面向服務的SOA組件模型,技術上采用較成熟的開源MVC框架Sping,數據庫訪問使用Hibernate訪問Oracle數據庫,前臺開發使用流行的Freemark建立網站模板,結合CSS層疊樣式表實現統一的樣式,以提供給用戶良好的操作界面,增強服務平臺可用性。
服務平臺可支持定制表單、組織結構、業務流程自定義、角色管理等基礎業務,客戶可以根據需要定制、應用以上功能,實現服務平臺業務一體化管理。這些服務之間可以通過定義良好的接口和契約聯系起來,各功能模塊之間以松耦合的方式實現,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需求。
應用系統層 利用業務支撐層所提供的服務模型,構建和實現與業務相符的應用子功能,主要由門戶前臺服務網站和門戶后臺維護子系統兩部分組成。設計了庫存與指導價分析與發布、物流需求發布、物流信息動態、物流分發包處理、外部價格對接等模塊。
本課題為“生產及服務外包支撐平臺”下的子站,總站明確了接口協議和方式,在應用層通過WebService方式,使用Json傳輸數據格式完成對接。主站調用各子站的數據信息,即主站服務端向各子站服務器端獲取和發送數據的相關接口協議,子站做相應的被動接口。在總站與子站之間傳遞原料分配情況、原料指導價、物流指導價、物流動態、法律法規、物流服務外包等信息。
用戶層 服務平臺為不同會員用戶預置了不同主題,可以同時登錄。在分配的權限下,用戶可以根據需求自定義主頁,使其更加直觀的獲取所需信息。根據前期調研,將用戶群分為生產企業原料采購部門、園區生產調度管理部門、生產企業銷售部門、外部第三方物流企業這四種類型。通過服務平臺及時滿足各方的需求是整個系統架構的重點,統籌規劃、逐步完善,以平臺落地,滿足用戶需要為目標。
工業原料及物流外包服務平臺實施方案主要以“整體規劃、由點到面、優化完善、分步實施”為原則,在廣泛考察、論證的基礎上,為工業原料分配和物流外包服務平臺建設提供指導。
原料分配的具體內容包括:結合園區原料分配情況,編制原料分配方案;針對原料特點、管道敷設及計量裝置(一次儀表、光纜、微機控制系統)的配置情況,編制每種原料分配的具體實施方案;根據研究課題需要,購置必要的硬件設備、光纜和數據采集、處理設備,與軟件公司合作或獨立開發軟件系統,構建原料分配和物流外包服務平臺;實施液氯、液氨、甲醇三種原料分配方案,根據運行情況,不斷優化完善,形成固化的運行模式;構建液氯、液氨、甲醇三種原料的定價系統、價格形成機制;以三種原料分配模式、價格形成機制為樣本,推廣應用于園區其他原料分配,提高原料分配的科學性、經濟性。
物流外包服務具體內容包括:結合園區產品運輸情況,編制物流外包實施方案;收集、核實、篩選、錄入園區周邊物流企業的資質、信譽、車輛、駕駛人員等信息;根據產品類別、流向、運輸路線情況、基本運率,摸索、構建、完善的運率形成機制,為生產企業和物流企業提供便捷、快速、準確的信息溝通平臺。
魯西化工園區工業原料分配及物流外包信息平臺采取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園區管委會與IT企業協作開發,分兩步走的建設模式。首先由生產力促進中心和園區管委會根據用戶需求編制完成信息平臺各子系統數據庫構架,然后IT企業在園區的指導下,將園區工業原料分配及物流外包的內涵通過園區安全管理信息平臺表現出來。只有采取這樣的建設模式,才能使建成的平臺真正起到避免資源浪費,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