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圣祥
“零違規”不意外,關鍵看后續
□ 舒圣祥
在紀檢干部中間首先開展打擊“會員卡腐敗”專項行動,既是在所有公務員中間嚴打“會員卡腐敗”的序曲,更是整個反腐敗行動繼“八項規定”之后的再接力。對于全國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公眾肯定是有期待的;面對各地“零違規”的專項清退結果,公眾表示了些許失望。
出現“零違規”的結果,其實也是公眾預料之中的事情。讓官員自行填報持有會員卡情況,而且都“沒法強制性調查”,試問誰會主動承認并且上繳呢?所以,出現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零違規”的現象,雖然讓人失望,但也并不意外。
中紀委選擇會員卡作為反腐重點,意味著反腐敗的打擊力度,從公開場合向私密領域延伸。但也正因為會員卡涉及的多是隱性腐敗,打擊“會員卡腐敗”因此不會一帆風順,“躲貓貓”游戲難免繼續上演。而公眾真正關注的是,“零違規”之后會有怎樣的后續行動,是認同并且表揚一番,還是質疑并且深入調查?
顯然,嚴打“會員卡腐敗”要來真格的,肯定不能只限于“自行清退會員卡”。“自行清退”應該只是專項行動的啟動程序,如果相關紀檢官員并沒有“正人必先正己”的自覺,那么打擊“會員卡腐敗”就需要進入真正的調查程序。
下一步,相關部門有必要從那些奢靡會所以及高爾夫球場等地方入手,看看誰還是那里的會員,看看誰還敢頂風前去消費。高端酒店拿得下,私人會所拿不下,高爾夫球場拿不下,這是沒有道理的。
自行清退行動中,各地紀委官員都簽訂了承諾書,承諾今后不會參加會員卡方面的活動。既然承諾了就應該兌現,之后如果再被曝出有紀委官員參與會員卡方面的活動,就應該“一票否決”嚴懲不貸。惟其如此,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才會取得實質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