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穂寧
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今天,非公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滿活力,健康發展的生動寫照。
非公企業黨組織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不僅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是黨在企業中的戰斗堡壘,在企業職工群眾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在企業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 黨組織要圍繞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合法權益、促進健康發展等職能探索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方法。
這就是說,黨組織在非公企業開展的活動,應該有利于國家的改革和發展,應該為企業職工和黨員所歡迎,為企業經營管理者、企業主所支持。
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要求,我們的黨組織覆蓋率達66.04%。
更應該強調的是,以去年的基層組織建設年為契機,省委不僅召開全省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會議,而且出臺了非公企業黨組織工作暫行辦法,選派萬名黨建指導員,狠抓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人群“三個重點”率先覆蓋,強勢推進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工作覆蓋,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堅持把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作為重要任務,選優配強了“帶頭人”,不斷提升黨組織戰斗力。四川鮮明地提出了黨組織書記“強黨性、善黨務、懂業務、會服務、群眾公認”的“十六字”選任標準,推進了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職業化建設,著力探索帶頭人社會化選聘、專業化培訓、規范化管理、多元化激勵“四化”機制和辦法;二是推動企業黨組織經常性工作規范化、實效化。堅持靈活、分散、業余等活動方式,一些地方創新搭建網絡黨建平臺,建立以工業園區、城市社區為中心的企業黨校、黨員活動中心,開展“流動黨校”進企業等工作;三是探索健全制度機制,不斷夯實黨建基礎保障。全面推行企業黨組織有標準的黨員活動室、有規范的工作制度、有堅強的領導班子、有充滿活力的黨員隊伍、有發揮作用的載體平臺、有可靠穩定的經費保障“六有”建設目標;四是深入開展創先爭優,不斷激發黨建內生活力。省市縣三級成立了指導小組,研制下發了實施方案,突出“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科學發展、夯實組織基礎”主題,以黨員作示范帶動員工爭優秀、以組織創先進帶動企業增和諧,以黨建上水平促進科學發展有進展。
我省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加強,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一定要按照黨的十八提出的,進一步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力度”,進一步“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使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作者為省委黨校教授)(責編:賀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