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書
【教學重點】一、深刻認識深化改革開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面向未來,必須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在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方面邁出新步伐。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需要政治勇氣和智慧。要直面那些躲不開、繞不過的矛盾和問題,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去化解改革中遇到的矛盾,靠科學發展去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黨的十八大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變化,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新的階段性特征,針對現階段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圍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強調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面向未來,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在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方面邁出新步伐,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尋找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和突破口,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過去30多年,我們依靠改革開放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舉世矚目的成就,到本世紀中葉,我國要實現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戰略目標,依然離不開改革開放。黨的十八大報告把改革開放擺到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深刻理解深化改革開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對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大報告作出的部署和提出的要求十分必要。
2.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90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正確抉擇,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3.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要求我們一定要勇于實踐、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把握時代發展要求,順應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永葆黨的生機活力,永葆國家發展動力,在黨和人民創造性實踐中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這同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最鮮明精神實質是一致的。我們應該也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重要領域改革,進而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
4.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呼聲和殷切期待。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也是改革開放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目標所在。通過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呼聲和殷切期待。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滿足人民群眾的期待,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新要求中,相應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主攻方向、目標和重點任務,為深化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全面理解、準確把握并切實貫徹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深化改革開放的要求,特別是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需要政治勇氣和智慧,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至關重要。
1.要直面那些躲不開、繞不過的矛盾和問題,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去化解改革中遇到的矛盾,靠科學發展去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但是,我們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復雜性世所罕見,我們在前進中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也世所罕見。要妥善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戰勝這些困難和風險,就必須善于從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的事物和事物的普遍聯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時又必須善于統籌協調、把握平衡,在事物的普遍發展中形成有利于突破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合力,不斷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解決復雜問題能力,不斷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特別是應該認識到,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信心、砥礪勇氣,堅持不懈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奮力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2.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讓民眾時時刻刻分享改革的紅利。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由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正如最近中央提出的“改革是最大紅利”的基本施政思路,即在經濟和社會問題上強調通過改革保持經濟增長,調整利益格局,化解社會矛盾。我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改革開放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改革開放為了人民、改革開放依靠人民、改革開放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要實現讓民眾時時刻刻分享改革的紅利,一定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改革,特別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使發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將收入分配調節的市場手段、行政手段有效利用起來,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從而形成收入分配的公正公平機制,努力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3.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改革開放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必須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統一。只有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只有改革發展不斷推進,社會穩定才能具有堅實基礎。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是改革開放的重大課題。講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進和諧,堅持效率和公平有機結合才能更好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我們通過深化改革、實行正確方針政策,努力提高全社會推動經濟發展和其他各項事業發展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和發展活力。同時,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條件下,我們把提高效率同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經濟效率提高、促進社會和諧。
【思考題】
1.為什么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2.怎樣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去化解改革中遇到的矛盾,靠科學發展去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