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刊 記 者 李 靜
(責編:賀貴成)
從4月16日召開的“2013 國際移動互聯網產業高峰論壇”上傳來消息,到2017年,成都高新區將建設成為我國移動互聯網產業創新先導區。有“IT 第四城”之稱的成都,聚集IT 產業的能量進一步加大。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經歷了從小到大,從低端到高端的階段。富士康、英特爾、戴爾、聯想、仁寶、緯創、德州儀器等一大批世界知名電子信息企業紛紛布局四川、落戶成都。目前,成都的電子信息產業,無論是硬件、軟件、集成電路、光電顯示等基礎產業,還是平板電腦、液晶電視等終端設備制造,以及3G、4G 通訊技術和云計算及其應用等,都在世界IT 產業的版圖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每天,滿載成都造電子產品的飛機都會從雙流國際機場起飛,產品被運往世界各地。2012年,1000 多萬臺筆記本電腦從這里出發,運往全球。
1月20日,維順產品在海關監管人員的監督下查驗、核對出貨。維順是為黑莓手機以及蘋果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生產電路板的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它當日的出口貨箱足足碼放了300 多箱,堆成一座小山。“今天的出貨量算是很少的,銷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出貨900 多箱。”成都維順柔性電路板有限公司成品組組長唐敏介紹道。
這只是成都電子產品發展的一個縮影。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四川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居全國第8 位,上繳稅金居全國第4 位,軟件產業總量居全國第7 位,投資總額居全國第6 位。
成都市委常委劉超介紹道:“成都市始終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在頂層設計、規劃布局、環境優化、要素保障等方面與時俱進地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所以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才得以始終契合著時代發展潮流的脈搏。”
云計算是繼個人計算機變革、互聯網變革之后的第三次IT 浪潮,受到業界的熱捧。作為中國軟件名城,成都早已意識到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巨大潛力。
成都市長葛紅林說:“早在2009年12月28日,成都云計算中心一期工程就已經正式落成,它是成都西部通信樞紐的重大工程,也是國內第一個同時為政務應用和科學計算服務的超級計算中心。”在葛紅林看來,成都之所以花大力氣投入在云計算領域,就是為了立體打造成都“智體”產業。
根據《成都云計算應用與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預計到2015年,成都將建成云服務、基礎軟硬件設備生產和云終端產品制造三大產業集群,使成都成為全球最大的云服務和終端產品制造基地。
“我相信,以云計算的加入為代表的成都‘智體’產業興起,必將給這座城市和整個IT 產業的未來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和選擇。”葛紅林說。
在研究云計算的同時,成都也加快了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步伐。
“成都是目前國內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協會理事長張景安表示,成都的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可以更多地關注移動支付、社交電商、在線教育、創新互聯網、移動醫療保健和手機智能化服務等。“未來這些領域的發展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將為相關的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