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雷怡安
2013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正式實施。該法第30條規定:“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愿原則。”這一規定被認為將終結“被精神病”事件發生。
“被精神病”,通常表現為不該收治的個人被送進精神病院進行隔離治療,醫院只對支付醫療費的人負責,住院期間沒有任何糾錯機制,投訴、申訴、起訴皆無門。此類事件也相繼有過多起報道。
“該收治不收治,不該收治被收治”是精神衛生領域曾經存在的兩大問題。
郭俊梅,深圳二院高壓氧科護士,因對醫院獎金分配方案不滿,2009年12月24日,她與6位同事到深圳市信訪辦反映情況。之后沒幾天,郭俊梅被安排與一位據稱是“市衛生局黨工委領導”的人談話,但事后得知這個人實際是深圳市康寧醫院精神病專家高北陵。
之后郭俊梅“被診斷”為偏執型精神障礙,單位據此要求當事人入院治療并調換工作。隨后郭俊梅將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和深圳市康寧醫院等告上法庭,要求兩單位登報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10萬元。法院認為,康寧醫院醫師高北陵僅根據與郭俊梅的一次談話就初步診斷她患偏執性精神障礙;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憑此初步診斷,就為郭俊梅調整工作,行為過于草率。一審判決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在市級報紙上以相當的版面書面形式為郭俊梅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并賠禮道歉,同時向原告支付1萬元撫慰金。
在精神病院住了14年的郭元榮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還能活著走出這里。14年前,曾為湖北十堰竹溪縣建設局干部的郭元榮因揭發該局某領導的經濟問題,并對當地調查處理結果不服,不斷向相關部門揭發檢舉,結果被竹溪縣公安局送往精神病院“強制治療”。
而時隔14年還能走出精神病院的郭元榮,實質是得到了已被放出的精神病友彭寶泉和另一位網友的支持。2011年,他們化名“郭寒韻”在天涯社區貼出《誰救我爸,精神病院關14年》的求助帖,瞬間吸引了全國網友的關注。
隨后,十堰市茅箭醫院精神科證實該院確有此病人。帖子出來后,竹溪縣當地官員找家屬談判,同意放人。
一個荒唐的診斷,一個莫須有的病癥,一間令人絕望的病房,成為了這些“精神病”綁架案中的犯案元素。
從幾個實例中不難發現,“被精神病”的共同點都是掌權者的權利受到了挑戰,此事只要大棒一揮,那么與權力作對的人立馬從一個從無病史的健康人成為精神出了問題的病人。還原事件,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誰生病了?
當判定是否患上精神病成為了一種權力的彰顯,那么權力下的掌權者確實已病入膏肓。他們已經忘了權力的給予并非來自自身天然的優越性,而是群眾對其服務大眾的訴求。
除了相關政府的領導們,在這幾起“ 被精神病”案件中,醫院也有推卸不了的責任。“醫者仁心”,醫生被視為華佗轉世,他們的主要天職是準確地判斷病情以達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但在某些醫院,某些醫生卻因為懼怕權力而昧著良心“積極配合”領導意思。于是,醫院成為了權力的幫兇。
慶幸的是,改變的時刻終于來了。
2013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精神衛生法》提到了自愿原則,明確規定的非自愿原則要具備的兩個條件:第一是嚴重的精神障礙,第二是出現傷人傷己,并具有明顯的危險性。兩個條件必須全部滿足才能認定為精神病被送進精神病院治療。換句話說,當“無傷害無危害則無‘非自愿’”,這個規定可以避免“被精神病”的情形。
《精神衛生法》的實施無疑讓公眾在自身利益與政府權力的博弈中,輕松了不少。也許在兩相博弈中,依然會有沖突有矛盾,但至少在法律的庇佑下,群眾不會再輕而易舉地被送進精神病院,成為一名精神病人。(責編:李靜)
專家觀點
《精神衛生法》:體現以人為本精神
任茂東
精神衛生既是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公眾關注的社會問題。有調查顯示,我國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約1600萬人。作為弱勢群體,精神障礙患者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合法權益常常得不到保障。
新制定的精神衛生法共七章八十五條,對精神衛生工作的基本原則和管理體制、加強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礙預防、精神障礙的診斷和治療、精神障礙的康復、精神衛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維護精神障礙患者合法權益等都作了明確規定。
精神衛生法的公布實施對于解決目前精神障礙預防不力、醫療機構不足、專業人員缺乏、待遇偏低,患者得不到及時診斷、治療、康復等突出問題,保障和促進精神衛生事業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對于輿論和社會各界關注的“被精神病”問題,精神衛生法同樣做了嚴謹規定:第三十五條關于再次診斷和鑒定的規定,第五十條關于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機構診療行為進行檢查的規定,第八十二條關于司法救濟的規定,以及法律責任中第七十五條、第七十八條等有關規定,都有利于防止公民“被精神病”,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該法在制度程序設計上,盡可能確保精神障礙患者不因貧困得不到救治,確保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不因疏于管理而傷害自身或者危害社會、他人,又確保無須住院治療的公民不因程序、制度缺失而被強制住院治療。
法律的生命在于正確實施。新制定的精神衛生法內容上盡管還不是十全十美,仍存在某些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與完善,但是,只要我們認真貫徹實施好精神衛生法,對于解決目前我國精神衛生領域一系列突出問題,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