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表明了中央整治工作作風的決心。
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綱領、路線的重要體現。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各級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骨干力量,其作風如何,對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重視作風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這次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強作風建設的“八項規定”,為全黨樹立了“一面旗幟”,對指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全面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曾經,干部工作作風建設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一些干部把作風建設的規章制度、約束要求、監督措施,當成套話、官話、調侃、“作秀”的道具,不以為意。這種狀態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
此次作風建設從“匯報不許念稿子,要講實在話”,到下基層調查研究輕車從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率先垂范,以實際行動執行“八項規定”。無論是自上而下的率先垂范,還是自下而上通過網絡所反映的群眾呼聲,“八項規定”就是要讓領導干部充分認識到,加強作風建設決不只是個人思想道德層面的小節問題,而是重大的黨性問題,重大的政治原則問題。這也釋放出一個信息:不帶頭轉變工作作風,不深入實際聯系群眾,不務實干事抓落實,再“混”下去,將會被問責、究責、追責。
“八項規定”條款非常細,比如要求到基層調研要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要多同群眾座談;要輕車簡從、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要精簡會議活動,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要精簡文件簡報,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要減少交通管制,不封路、不清場閉館。要嚴格文稿發表,除中央
統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等等。
規定于細微之處見精神,透露出中央全面加強作風建設的決心。通過落實規定,督促干部摒棄花架子的官僚主義、走過場的形式主義,不圖虛名,不使虛勁,但求實功。
抓“八項規定”的落實,貴在領導帶頭、難在長期堅持、重在形成機制。要堅持從領導干部和領導機關做起,要堅持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改起,要堅持從最能體現良好作風的具體事情抓起,要建立健全弘揚良好作風的機制,要堅持一天不放松地抓,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而決不能虎頭蛇尾、一陣風。
就四川來說,當前正面臨著一系列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競爭的壓力和挑戰。要想在競爭中實現率先跨越,就必須大力推進干部作風建設,以作風優勢為實現“十二五”奮斗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要按照黨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抓好“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憂患意識、責任使命意識和紀律意識。各級各部門要嚴格落實“八項規定”,同時抓緊制定更加具體、細化、便于操作的措施辦法,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領導干部要帶頭執行,帶頭轉變觀念,樹立新形象、展現新氣象。帶頭付諸行動,改進會風文風,深入基層調研,破除政務活動中的繁文縟節。帶頭強化監督,發揚民主、接受批評,執行好監督制度,加強對配偶、子女、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管理。
要大興真抓實干之風,進一步強化擔當意識、實干精神和創新意識。大興愛民為民之風,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解決好群眾的實際困難,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興清正廉潔之風,時刻繃緊廉政這根弦,牢固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繼續深入治理“庸懶散慢拖瞞”行為。
作風反映素質,體現能力,關系形象,中央領導帶頭從嚴治黨、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必將在促成“好的作風、好的學風、好的文風”方面起到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八項規定”作為一種自重的準則、一面自省的鏡子、一把自警的尺子、一種自勵的目標,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扎扎實實地加強作風建設,以優良的作風帶領全省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