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哪些新信號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為2013年經濟發展定調,確定新一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哪些新信號?它們將如何影響2013年乃至更長時間四川經濟發展?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將因此怎樣改變?在此,我們為您帶來權威解讀。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13年全省經濟工作基調:科學發展,加快發展。
既著眼長遠之策,又明確當前之要;既體現時代要求,又突出四川特色;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加快發展,在加快發展進程中實現科學發展;充分體現了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推動經濟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發展——與會代表形成共識。
長遠之策與當前之要
在廣安市委書記王建軍看來,長遠之策就是圍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主題主線,尊重發展規律,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四川邁向全國經濟強省的必由之路。
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對四川而言,加快發展更是當前之要?!八拇ú荒堋恍】怠!笔∥惺抑魅务T鍵道出四川“加快發展”的急切。
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四川不僅必須,而且應該,更有現實可能。
發展質量與經濟效益
四川要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著力優化結構,使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體現在財政收入、企業利潤的增加上,體現在勞動報酬、居民收入的增長上。
在發展的目標和預期上,則是突出沒有水分、就業增加、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效益提高資源環境可支撐——與會代表從工作基調中讀出了新意與深刻內涵。
而2013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都匯集成清晰的指向——科學發展、加快發展。
2012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分組討論中,有一種“躍動”激蕩會場。點燃這種“躍動”的,是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為今后一個時期四川經濟發展確定的著力重點——構建多點多極支撐。
構建多點多極支撐
增添發展新動能
正處于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階段的四川,自然需要將經濟強省作為參照——四川與廣東、江蘇這些經濟發達省份相比,一個很大的差別在于缺乏強有力的多點多極支撐。
構建多點多極支撐到底能提供怎樣的新動能?
科學發展的新動能——
省政協副秘書長何順洪認為,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來看,盆周山區和丘陵地區是同步小康的重點和難點,構建多點多極支撐能推動這些地區加快改革開放、增強發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彌補區域發展不協調的“短板”。
加快發展的新動能——
有與會代表算賬后認為,除了提升成都這個首位城市之外,還必須推動有基礎有條件的市州加快發展,才能夠開創全省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提升首位城市,著力次級突破,夯實底部基礎
描繪追趕跨越新畫面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升首位城市,著力次級突破,夯實底部基礎。
成都如何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進一步提質升位?進一步向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邁進。成都市市長葛紅林認為,“提升”還體現在對其它城市輻射影響力的提升上。
占比較大的“次級”將在哪里尋找突破點?“加速跑?!辟Y陽市委書記李佳與不少“次級”的負責人有共識,“跑”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投資拉動和產業支撐。
“底部”如何夯實?縣域經濟構成全省經濟最寬泛的底部基礎。而對于縣域,競相發展的鄉鎮又是多極;通過層層推進、夯實基礎,最終實現的是全面、持續、協調發展——認識正在深化。
進一步強化“產業興省”的理念,突出發展工業特別是制造業,不斷做大工業經濟規模,提升產業層次和競爭力——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強烈的信號。
咬定優勢
打造產業“頂梁柱”
打造產業“頂梁柱”要突出什么?突出發展工業特別是制造業,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大企業大集團。此外,不能脫離當地的資源優勢,瞄準產業發展前沿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特色優勢產業。同時,明確每個產業的發展思路和目標,實施差別化的產業支撐政策,突出政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頂梁柱”也不要關起門來搞,應更加注重引進重大項目和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省投資促進局副局長余先河認為,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出現向二級城市擴張的趨勢,應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
工業園區
打造產業發展的“超級托盤”
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成立三年,目前已聚集三一重工、昊昇三農、吉峰聚力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裝備制造企業。依托這個園區,全省又一個裝備制造基地在長江邊上拔地而起。同在川南的瀘州也有同樣感受。正在打造的江南新區和臨港工業園區,已吸引了一大批外地企業入園發展。
工業園區無疑是產業發展的“超級托盤”。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狠抓園區這個產業發展平臺,通過5年努力,力爭形成一批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和1000億的園區。
兩個創新
打通產業上升通道
有些地區的產業為何“強”不起來?省科技廳廳長彭宇行拋出一個數字,或多或少給出了答案:目前,我省擁有研發機構的規上企業數量占整個規上企業總量的比例還不足10%。
要做大做強產業,離不開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的發展,這當中,既要注重創新驅動,也要注重制度創新。
在外需疲弱的經濟形勢下,城鎮化將成為我國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成為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重要引擎。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新型城鎮化新在哪里,著力點是什么?
釋放潛力 啟動引擎
與會者紛紛表示,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也是投資大幅增加、產業快速發展、人口聚集的過程,這些都將加速釋放內需潛能和增長動能。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將成為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省住建廳廳長何健說。自貢市委書記雷洪金認為,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城市群的基礎設施共享,產業分工協作,城市功能互補,將實現1+1>2的效果。
城市“宜居”是首位
何健認為,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體系十分關鍵?!爱斍埃攸c加快城市群發展、培育壯大區域性中心城市,同步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
將“宜居”放在首位——不少人從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這一表述,讀出了城鎮化發展的新意。“要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始終?!笔…h保廳廳長姜曉亭說,新型城鎮化道路應堅持走集約、智能、綠色和低碳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城帶鄉 城鄉一體
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以城帶鄉、城鄉一體。
如何得以實現?關鍵是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把城鄉作為一個整體,統籌安排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重視發展民營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其意何在?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副主任、省工商局局長萬鵬龍說,四川民間投資活力正在明顯增強,非公經濟已成為四川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和重要的貢獻者。
與會代表在討論中談到,民營經濟發展仍面臨“三重門”阻礙:“玻璃門”,看得見,但無法進入;“彈簧門”,千辛萬苦才進入某領域,稍不小心就被彈出來了;“有色門”,“個體戶”“商販”等傳統標簽依然貼在身上,伴隨而來的是參與市場競爭時的不公平待遇?!氨仨殢娀咧С?,下決心解決政策傳遞減弱化、截留梗阻的問題?!迸c會代表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