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芃
Q:你叫什么名字?
A:我的中文名叫甜味劑,英文叫Sweeteners。
Q:你主要負責什么工作?
A:我能增加甜味,是一種食品添加劑。
Q:你有同事或者家人嗎?
A:我的團隊很龐大,按家族來源可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按工作特點的化學結構或性質可分為糖類和非糖類。
Q:人工合成相對于天然甜味劑,是不是意味著克隆了你家族的基因?
A:絕對不是,天然甜味劑基本是通過植物提取的方式取得,比如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麥芽糖醇、甘草酸二鈉等。而人工合成基本是依靠化學方式制作的,比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等。
Q:是不是我們吃到的所有甜食中都有你們的成員?
A:蜜餞涼果、餅干、肉罐頭類、飲料、糖果,甚至很多調味品里都有我的身影,可以說,我幾乎存在于你們吃的各種食物中。
Q:你們的味道都是甜的嗎?
A:我們的口感是不同的。糖精鈉有點苦,安賽蜜苦中透著甜,甜蜜素淡淡的甜味,阿斯巴甜的甜味很濃,三氯蔗糖是最接近糖的甜味兒,甜甜的甜味有點膩。
Q:我們經常能吃到的是哪一種甜味劑?
A:中國目前使用量多的是糖精。由于糖精在水中溶解度低,所以目前多使用其鈉鹽。糖精的甜度約相當于蔗糖的300到500倍,用量過大就會有很重的苦味。出于食品安全考慮,我國規定糖精鈉在食品中的用量不得超過0.15克/公斤。
Q:你們有營養價值嗎?
A:說到營養價值,我們的族群還可以分為營養性甜味劑和非營養性甜味劑兩類。營養性甜味劑是指本身含有熱量的甜味劑,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等,非營養性甜味劑反之,主要包括糖精、甜蜜素和阿斯巴甜等。
Q:你們會不會對人體有害?
A:在正常使用范圍內,我們是無害的,但是如果超過規定的范圍,就很難說了。
Q:那是怎樣的一種范圍?
A:這個范圍就像我們的家規一樣,每一種甜味劑在每種食物中的含量標準也不一樣。就拿甜蜜素來說,在水果罐頭中,最大使用量是0.65(g/kg);而在果醬中,是1(g/kg);在脫殼熟制的堅果與籽類則是1.2(g/kg)。
Q:如果超過這個范圍,會有怎樣的危害?
A:血脂升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也可能導致多種不良反應和疾病的產生。如,腹部不適和腹瀉。
Q:哪些甜味劑糖尿病人可以吃?
A:比如木糖醇、甜菊、甜草酸、阿斯巴甜等。這些甜味吸收后被轉換和利用不需要胰島素,相對安全。如果病人嫌阿斯巴甜甜味較重,就可選含甜菊和甜草酸的食品。但大家熟悉的蔗糖、乳糖和麥芽糖等,糖尿病人是不宜進食的。
Q:請用一句話總結多年來的生存感言。
A:關注食品安全是好事,但不必風聲鶴唳,疑神疑鬼,對于我們這些在安全范圍內的食品添加劑,大家盡管放心使用。我是甜味劑,我為自己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