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貴于公正
法度,是用來控制天下而禁止奸邪的。私意,是可以產生禍亂、滋長奸邪而危害公正原則的。法度得行則國治,私意得行則國亂。
尺寸尋丈者,所以得短長之情也。故以尺寸量短長,則萬舉而萬不失矣。是故尺寸之度,雖富貴眾強,不為益長;雖卑辱貧賤,弗為損短。公平而無所偏,故奸詐之人弗能誤也。故曰:“有尋丈之數者,不可差以長短。”(摘自《群書治要》)
譯文:
尺、寸、尋、丈這些長度單位,是用來量出長短的實際情況的。所以,用尺寸去量長短,就是量一萬次也不會有一次相差。所以,尺寸的計量,即使對富貴者、對人多勢強者,也不會為他而加長;即使對貧賤卑辱者,也不會為他而減輕。如果官吏像尺寸一樣公平而無所偏私,那么奸詐之人就不能夠誤國害人。所以說:“有了尋、丈之類的尺度,就不會在長短上出差錯。”
編輯點評
人類從起源起就有對于社會公正的渴求,通過文字有了比較明確的思想表達,中華民族則在先秦時代。
社會公正也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之一,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和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而維護社會公正最有利的工具就是法律。
法律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度量衡,不僅度量生活中的是非對錯、善惡美丑,甚至能夠度量一個國家繁榮和文明的程度。這一點從商鞅變法上可以得到印證。商鞅使秦國最先有了法典,傾其一生維護執行法典的公正環境,所以秦國擁有了一統六國的實力。
在法律這把尺子面前,人們必須拿出公正、嚴肅的態度維護這把尺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公正的高最境界,也是人民群眾的最高追求。
當前,我國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重疊交織,面臨的矛盾和問題較之以往更加復雜、更加突出,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難度不斷加大,這也使社會公正問題更加現實地擺在了人們面前。所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必要回溯和總結這份優秀的思想文化遺產,作為借鑒。 (李瑞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