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掃描
上海應如何加快“以開放促改革”的步伐,怎樣才能承擔好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大改革創新責任?8月10日,以“上海加快開放促改革的重點任務與路徑”為主題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上海)研討會上,上海市長楊雄透露,李克強總理去上海考察,提出的問題是,你們是要政策,還是要改革。他的回答是要改革。
點評:
這個經典的對話,注定是要載入史冊。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發展,到了必須高喊改革的時候,所有發展的可能性,都只能源自改革產生的紅利。所以,克強經濟學給予上海的改革路徑,正是金融領域的率先改革,要在上海建立以金融改革為主體的自由貿易區,將中國經濟帶入到一個深層次的改革階段。
8月19日,《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出臺。意見提出,要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多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按照“統籌規劃、多元投資、市場運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完善鐵路發展規劃,全面開放鐵路建設市場,對新建鐵路實行分類投資建設。
通過創新融資方式載體,實現鐵路融資的多元化,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向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放開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和支線鐵路的所有權、經營權,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二是研究設立鐵路發展基金,以中央財政性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法人投入。鐵路發展基金主要投資國家規定的項目,社會法人不直接參與鐵路建設、經營,但保證其獲取穩定合理回報。三是“十二五”后3年,繼續發行政府支持的鐵路建設債券,并創新鐵路債券發行品種和方式。
點評:
專家表示,設立的鐵路發展基金,是政府把基礎設施項目以債券或者股權的形式讓老百姓參與,解決了建設所需資金問題。老百姓資金由于“散”“少”“小”的特點,一般不可能參股小貸公司,也不可能去辦銀行。而投資收益穩定、信用度高的政府基礎設施項目的債券,是老百姓投資的最佳選擇,容易調動起民間資本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