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
盤點貪官情婦案件,“為了情婦受賄”“通過情婦受賄”等情節比較普遍,可見“色腐”已經成為一個官場痼疾。此類案件一是隱蔽性強,難以調查取證;二是牽連性廣,往往與貪污、受賄、瀆職等犯罪相關;三是危害性大,既嚴重損害黨委政府和干部隊伍的形象,又導致社會風氣敗壞。
事實上,我國有關法律和黨紀政紀對官員道德的要求是嚴格的。如干部選拔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公務員法》規定應“模范遵守社會公德”;黨的紀律處分條例規定,“重婚或者包養情婦(夫)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但在實際生活中,對官員包養情婦的監督難以到位。包養情婦這種丑惡現象為何在貪官群體中十分普遍?一些人為何對此見怪不怪?
云南大學教授金子強認為,內在原因是貪官群體道德品質滑坡,違背對婚姻和家庭的忠誠,受縱欲享樂等腐朽思想的影響。古代有權有錢的人可以納妾,如今包養情人、小三,本質上與納妾沒有多少區別。
外在原因是權力缺少有效的監督和制約,而社會誘惑太多。有些重要部門和關鍵崗位的領導干部,權力集中而監督失靈,給權力尋租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必然會面臨金錢和美色的誘惑。一些干部在誘惑面前定力不夠,修行不足,淪為金錢和美色的俘虜。有的人是主動追求,有的人則是被動接受。
社會風氣的變遷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隨著道德觀念和社會風氣改變,一些人對婚外情的容忍度變大,對“包養情婦、小三”的行為見怪不怪。金子強說:“法律管不著,旁人習以為常,沒有道德壓力的官員自然樂此不疲。”
從法律和黨紀講,對包養情婦的懲處失之于寬。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春光指出,有的已婚官員長期包養情婦,可能已構成重婚罪,但調查取證比較困難,當事人可以狡辯,因此很難追究刑事責任。有關黨紀規定“重婚或者包養情婦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但實際上,官員生活作風問題往往成了貪腐案件中的連帶問題,單獨因生活作風問題被查處的官員較為少見。(袁雪蓮、伍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