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秋平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農業委員會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 泰州 225500)
1.1.1 綠殼蛋雞D系 2005年從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引進,主要特征為體型小,肌肉豐滿,性成熟早等。
1.1.2 綠殼蛋雞J系 2003年從江西省引進,體型較大,平均蛋重在56g以上,蛋白質含量高。
1.1.3 綠殼雞蛋F系 2001年從湖北省引進,主要特征是體型小,麻羽,青腳,結實緊湊,行動敏捷,性成熟較早,產蛋量較高。該品系抗病力強,適應性廣。
1.2 試驗方法 分別從綠殼蛋雞D系、J系、F系各系祖代中挑選剛出殼、同日齡的1000只雛雞作為預備試驗雞,穿翅編號后,飼養于育種場同一棟育雛和育成雞舍,由同一個飼養員全程飼養,營養水平和飼養管理條件相同。轉入育種蛋雞舍后,每只雞單籠飼養,同時登記每只雞的翅號及籠號,每天由專人做好有關數據的統計工作。
進入產蛋高峰期后,雜交試驗開始。各系從各自飼養的1000只預備試驗雞中挑選出健康狀態良好的公母雞,每個雜交組合的公母雞數量按照1∶10比例進行人工授精,不同系之間的公雞的采精管需區分,所配種的不同母雞的輸精管也需區分,以防止各系交叉錯配。連續兩輪人工授精后,開始收集種蛋。將每天收集的種蛋在蛋殼上注明公雞系號及母雞系號后送往孵化場存放,待雜交組合的F1代種蛋各收集到2000枚后同時入孵。產生的F1代雛雞在相同的飼養管理條件下飼養,以后再與相應的綠殼蛋雞品系雜交(三元雜交配套模式示意圖詳見圖1、圖2和圖3)。生產出的三元雜交后代在相同的飼養管理條件下飼養,然后進行相關試驗。

圖2 綠殼蛋雞三元雜交配套模式B

圖3 綠殼蛋雞三元雜交配套模式C
1.3 雜交模式 測定對象包括綠殼蛋雞D系、J系、F系、綠殼蛋雞DJF、FDJ、FJD,測定6個群體中 150日齡公雞的屠宰性能,每個群體各測定100只;同時測定公雞150日齡的飼料轉化比。
及早采取合適有效的干預措施是降低NEC發病率的關鍵。其中,微生態制劑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黃柏枝等[10]報道雙歧桿菌用于極低出生體重兒預防NEC取得了明顯效果,其機制可能與補充雙歧桿菌促進腸道菌群定植及優勢化,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有關。雙歧桿菌一種通過改善腸道菌種平衡而對宿主健康產生有益作用的活菌添加劑。雙歧桿菌不僅抑制腸道炎性因子的表達,同時也可以促進抗炎癥細胞因子的產生。
1.4 綠殼蛋雞的日糧營養水平 本次試驗所有飼養管理程序均參照《蛋雞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程(試行)》和國家家禽生產性能測定站有關育雛期、育成期和產蛋期的操作規程執行。試驗期所用飼料為南通某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全價配合顆粒飼料,其日糧營養標準見表1。

表1 綠殼蛋雞的日糧營養水平 %
1.5 飼養管理 綠殼蛋雞性情溫和,喜群居,抗病力強,食性雜,全國各地均可飼養。養殖方法與土雞一樣,主食五谷雜糧,喜食青草、青菜,籠養、圈養、散養均可。飼養管理要點如下:
1.5.1 溫度 雛雞出殼3d內,育雛溫度為33~35℃,以后每周降低2℃,其原則以雛雞均勻分布在熱源周圍為度。
1.5.2 濕度 1周齡內相對濕度為60%~65%,1周齡后降到50%~60%。
1.5.3 飼喂 先飲水后開食,喂全價雛雞料,每日喂料4~6次,育雛期內要注意通風換氣。30日齡后定量飼喂,防止早熟與過肥,散養或放養可喂一些青菜、青草或蚯蚓、黃粉蟲、蠅蛆蟲以及小魚、小蝦等,一般用量不超過總飼料量的20%。20周齡時,將青年雞料換成全價產蛋雞料,在飲水中加入水溶性維生素等,產蛋雞的飼料消耗每日每只在85g左右。
1.5.4 密度 一般,10日齡為40~50只/m2,20日齡為30只/m2,30日齡為20只/m2,20周齡后保持在10只/m2左右。種雞每群可養100~200只。
1.5.5 光照 1周齡內光照24h,從第2周開始每周減半小時直至自然光照。種雞除限制飼料外,還要限制光照,8周開始每日光照8h。
1.5.6 體重 20周齡公雞體重一般控制在2.01 kg左右。
1.6 測定指標 屠體重:放血去羽毛后的重量,采用濕拔羽法的,要瀝干后才稱重。
屠宰率:也稱凈肉率,即畜禽活重(空腹24h)和宰后胴體重量的比率。
半凈膛重:屠體重去掉氣管、食道、嗉囊、腸、脾、胰、膽和生殖器官后,保留心、肝、腎、腺胃、肌胃(去角質膜和內容物)、腹部板油、肌胃周圍的脂肪和肺、腎的重量。
全凈膛重:半凈膛重去心、肝、腺胃、肌胃、脂肪及頭、腳的重量。
腿肌重:將腿向外側拉開使之與體軀垂直,用刀沿著腿內側與體軀連接處中線向后,繞過坐骨端避開尾脂腺部,沿腰薦中線向前直至最后胸椎處,將皮膚切開,用力把腿部向外掰開,切離髖關節和部分肌腱,連皮撕下整個腿部,去腿骨、皮膚、皮下脂肪后的全部重量。
胸肌重:沿胸骨中線切開皮膚,將左側胸?。òㄐ卮蠹 ⑿匦〖『偷谌丶。男毓巧蟿冸x出來后所稱得的重量。
腹脂重:腹部脂肪和肌胃周圍脂肪的總重。
飼料轉化比:每天記載每組每只雞的飼料消耗量,并稱取試驗期前后公雞的體重,以此計算出每組的平均飼料轉化比。
2.1 6個綠殼蛋雞群體公雞的屠宰性能 3個親本品系和3個雜交組合的150日齡公雞的屠宰性能見表2。

表2 6個綠殼蛋雞群體公雞的屠宰性能 g、%
2.1.1 屠體重 由表2可知,雜交組合DJF和FDJ的屠體重在6個群體中最高,兩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但顯著高于其他4個群體的屠體重(P<0.05);雜交組合FJD公雞的屠體重與親本品系D系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但顯著高于親本品系J系和F系(P<0.05);3個親本品系相互之間的屠體重存在顯著差異(P<0.05)。從雜種優勢上分析,DJF、FDJ、FJD的雜種優勢率分別為 1.99%、2.31%、0.52%,表明3個雜交組合存在雜種優勢,其中FDJ優勢高于其他2個組合。
2.1.2 屠宰率 雜交組合FDJ和DJF的屠宰率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兩者均與其他4個群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雜交組合FDJ公雞的屠宰率與親本D系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但與其他2個親本品系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親本品系中,只有親本品系D系與F系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從雜種優勢上分析,DJF、FDJ、FJD的雜種優勢率分別為2.19%、2.86%、0.63%,表明3個雜交組合存在雜種優勢,同樣,FJD優勢率數值偏小,優勢不明顯。
2.1.3 半凈膛重 3個親本品系和3個雜交組合150日齡公雞的半凈膛重由大到小依次為:DJF>FDJ>D系>J系>FJD>F系,雜交組合FDJ和DJF的半凈膛重之間差異不顯著,兩者均與其他4個群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雜交組合FJD的半凈膛重與3個親本品系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親本品系D系與J系半凈膛重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兩者均與親本品系F系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從雜種優勢上分析,DJF、FDJ、FJD的雜種優勢率分別為1.36%、1.11%、0.01%,表明3個雜交組合存在雜種優勢,其中FJD優勢數值接近于零,雜種優勢不明顯。
2.1.4 全凈膛重 3個親本品系和3個雜交組合150日齡公雞的全凈膛重從大到小依次為:FDJ>DJF>J系>D系>FJD>F系,6個群體的全凈膛重變化趨勢與半凈膛重基本一致。雜交組合FDJ的全凈膛重顯著高于雜交組合DJF(P<0.05),兩者均顯著高于另一個雜交組合FJD和3個親本品系(P<0.05);雜交組合FJD的全凈膛重顯著高于親本品系F系(P<0.05),但顯著低于其他2個親本品系(P<0.05);親本品系D系和J系的全凈膛重沒有顯著差異,兩者均顯著高于親本品系F系(P<0.05)。從雜種優勢上分析,DJF、FDJ、FJD的雜種優勢率分別為2.86%、3.61%、0.13%,表明3個雜交組合存在雜種優勢,其中FJD雜種優勢不明顯。
2.1.5 腿肌重 雜交組合FDJ和DJF的腿肌重在6個群體中最高,兩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兩者均顯著高于其他4個群體(P<0.05);在其他4個群體中,只有親本品系D系與F系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從雜種優勢上分析,DJF、FDJ、FJD的雜種優勢率分別為5.73%、7.36%、0.15%,表明3個雜交組合存在雜種優勢,其中FJD優勢不明顯。
2.1.6 胸肌重 就150日齡公雞的胸肌重而言,3個雜交組合的胸肌重均顯著高于3個親本品系(P<0.05)。雜交組合FDJ和DJF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兩者均顯著高于雜交組合FJD(P<0.05);親本品系J系和F系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兩者均顯著低于親本品系D系(P<0.05)。從雜種優勢上分析,DJF、FDJ、FJD的雜種優勢率分別為9.21%、10.12%、2.87%,表明3個雜交組合的雜種優勢在胸肌重上表現得比較明顯。
2.1.7 腹脂重 雜交組合DJF的腹脂重顯著高于其他5個群體(P<0.05);雜交組合FDJ的腹脂重與親本品系J系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兩者均顯著高于親本品系D系、F系和雜交組合FJD(P<0.05);雜交組合FJD的腹脂重與親本品系D系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兩者均顯著高于親本品系 F系(P<0.05)。從雜種優勢上分析,DJF、FDJ、FJD的雜種優勢率分別為12.04%、8.23%、3.78%,表明3個雜交組合存在雜種優勢。
綜上分析,雜交組合DJF和FDJ公雞的150日齡屠宰性能要好于3個親本品系的屠宰性能,表現出一定的雜種優勢。但雜交組合FJD的屠宰性能在各個性狀上的優勢不如另外2個組合明顯,個別性狀甚至不如親本。
2.2 6個綠殼蛋雞群體公雞的飼料轉化比 從圖4可以看出,3個親本品系在150日齡的飼料轉化比均高于3個雜交組合。其中,親本品系J系公雞最高,達到6.56∶1;雜交組合FDJ公雞最低,為5.91∶1。FDJ公雞的飼料報酬比親本品系J系提高了10.00%,明顯降低了飼養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傮w來看,3個雜交組合公雞的飼料報酬要高于3個親本品系。

圖4 6個綠殼蛋雞群體公雞的飼料轉化比
在3個雜交組合中,有2個雜交組合(DJF和FDJ)的150日齡公雞的屠宰性能高于3個親本品系,尤其是FDJ組合;3個雜交組合公雞在150日齡的飼料報酬好于3個親本品系。
[1]王 瑩,王翔宇,楊海明,等.藏雞與新揚州雞的體尺及屠宰性能的比較分析[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0,(1):60.
[2]李房全,謝金防,江亞蕓,等.蛋雞雜交組合試驗研究[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1993,(1):18-24.
[3]周趕普,黃興福.綠殼蛋雞的雜交組合及飼養要點[J].中國禽業導刊,2001,18(6):35.
[4]寧中華,王慶民.蛋雞不同雜交組合主要經濟性狀的雜種優勢研究[J].當代畜牧,1998,(1):5-7.
[5]杜繼紅,周玉秋,李春宏.綠殼蛋雞的養殖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5,(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