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地方統計調查局三產處
浙江正進入高速城市化的階段,城市化發展歷程與服務業的發展緊密相關,唯有協調、同步發展才能為兩者提供強大的發展后勁,這也是兩者能夠協調發展的最優途徑之一
城市化和服務業的迅速興起是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自20世紀60 年代以來,城市化和服務業在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態,近年來浙江城市化和服務業的發展尤為引人矚目。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城市化進程和服務業發展經歷了一個由逐步積累到飛速發展的過程。與其他省市相比,浙江的城市化和服務業發展位居前列。
改革開放以來的浙江城市化發展可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小城鎮快速發展為主導的城市化發展階段,城市化水平由1978 年的14.5%增加到1990 年的36.6%,年均提高1.8個百分點。第二個階段是以產業空間集聚所驅動的城市化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從上世紀90 年代初期到新世紀頭幾年,以產業集聚與城市化互動發展為主要特征。至2005 年,浙江城市化水平達56%,與1990 年相比年均提高1.3個百分點。第三個階段是大中城市引領下的新型城市化發展階段,這一階段以2006年率先提出并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為起始標志。至2011 年,浙江城市化水平達62.3%,與2005 年相比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這一階段的城市化速度有所放緩,城市化不再是數量上的簡單增加,城市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升。
2011年,浙江省總人口5463萬人,市鎮人口3403.4 萬人。其中杭州市總人口為873.8萬人,占全省人口數量的16%,市鎮人口645.7 萬人,占全省市鎮人口的19%,杭州城市化率為73.9%,位居各市首位;緊隨其后的是寧波和溫州,分別為69%和66.3%。杭州、寧波和溫州三市總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6.7%,市鎮人口占全省的52.4%,是浙江城市化的主力軍。2011年,浙江省城市化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 個百分點,城市化率排在浙江之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天津、廣東和遼寧,總體看,浙江城市化水平在全國處于較高水平。

圖1 1978-2011年浙江省各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

圖2 2000-2011年浙江省城市化率及服務業占GDP比重
1978年浙江服務業增加值僅為23.11億元,2010 年浙江省服務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大關,為1.21 萬億元,2011 年達到1.42 萬 億 元。1979-2011 年33 年 間 平 均每年增加429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13.6%。期間浙江服務業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978-1990 年,服務業發展處于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中,服務業增加值很小,到1990 年也僅有271.5 億元,年均增長12.6%;上世紀90 年代為服務業發展的第二階段,服務業總量快速擴大,服務業增加值從1991年的350億元擴大到2000 年的2236.1 億元,年均增長15.3%;新世紀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服務業也迎來了一個發展的高潮,其總量已經逐漸接近第二產業增加值,從2001 年的2665.7 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42 萬億元,年均增長13.4%。服務業在浙江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1978年,浙江服務業增加值所占比重僅為18.7%、1990 年為30%、2011 年已提高到43.9%。同時,服務業增加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的差距也不斷減小,1978年兩者占當年生產總值比重的差距為24.6 個百分點,到2011 年兩者的差距已縮小到7.3 個百分點。
2011年,浙江省服務業增加值位居全國第四,僅次于廣東、江蘇和山東省,但同時也要看到浙江省服務業發展較廣東、江蘇、山東三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浙江服務業增加值比廣東省少9917.47 億元、比江蘇少6661.98 億元、比山東少3190.66 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只有廣東、江蘇、山東三省的58.8%、68%、81.6%。2011 年,浙江服務業占GDP 比重為43.9%,位居全國第八,居前七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西藏、貴州、天津、海南和廣東。其中廣東、江蘇、山東三個省份經濟總量大,同居全國前列,與浙江情況較為接近,有較強可比性,浙江服務業比重較江蘇和山東兩省分別高出1.5 個百分點和5.6 個百分點,僅比廣東省低1.4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對城市化推動的比較分析。灰色關聯分析法的基木思想是根據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判斷其聯系是否緊密,曲線越接近,相應序列之間關聯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本文考察城市化與產業結構之間的灰色關聯,以城市化率序列作為參考序列,以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及服務業占GDP 比例序列作為比較序列,使用灰色關聯分析法來判斷前者和后三者的關聯程度,計算得出關聯系數矩陣(計算過程略),最終計算出灰色關聯度為(0.531198、0.628194、0.706317),服務業與城市化的關聯最大、第二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最小。其說明工業化對城市化的推動作用逐漸減弱,服務業對城市化的影響逐漸超過第二產業,而農業對城市化的影響最小。
城市化率與服務業的雙回歸分析。將浙江城市化率與服務業增加值占當年GDP比重放在一起考察,發現兩者的演變過程極其相似(見圖2),基本上是同步的,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908,相關度極高。為量化浙江城市化率與服務業增加值占當年GDP 比重之間的數量關系,運用SPSS 軟 件 對2000 年 到2011 年 共12 年 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發現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城市化率就可以提高1.76個百分點;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就可以提高0.47 個百分點。城市化和服務業之間有著相互地、正面的促進作用,發展服務業是提高浙江城市化水平一個最優路徑選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會進一步地推動服務業的發展。
城市化率與服務業在空間分布上的實證分析。城市化進程與服務業在空間上的實證分析主要是考慮在某一時間截面上,城市化發展水平存在差異的不同地域間服務業比重的差異。理論上來說,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區,其服務業比重也應越高。數據顯示,近年浙江城市化進程和服務業發展水平表現出以杭州、寧波、溫州為中心向內陸地區逐漸遞減的格局,兩者在空間分布上有著一致性,即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方服務業發展的也較好;反之,服務業發展較快的地方,城市化水平也較高。
實證分析表明,城市化與服務業的發展緊密相關。城市化與服務業的發展是浙江省率先實現現代化、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關鍵突破點。如何在兩者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兩者的協調并行,以實現高質量、高水平、可持續的發展,是事關浙江轉型發展的大事。要優先發展大城市,重視大城市在區域經濟中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要協調市場和政府在服務業發展中的關系,做到宏觀計劃與微觀市場互補推動;要注重城市化與服務業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