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忠,靳永春,郭建春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 新聞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2012 年7 月9 日,《財富》發布2012 年世界500 強排行榜,山西煤銷集團位列447 位,成為山西省首家入選世界500 強的企業。
短短幾年時間,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突飛猛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究其原因,切入地方經濟、發展和反哺地方經濟的理念是核心動力,企業管理的體制和機制是快速轉型發展的引擎。山西煤銷集團在發展中不斷調整產業布局,完善產業鏈條,強化集團管控,生產與安全并重,科學與技術支撐,敢于先行先試、率先發展,一躍成為山西轉型跨越發展的“領頭羊”。
在2010 年的山西煤銷集團工作會上,該集團就描繪了“十二五”的發展思路和戰略構想:
“12345” 的發展思路,即“1”是立足地方經濟這個“切入點”,融入地方經濟發展體系,反哺、發展和服務地方經濟;“2”是堅持集團公司為“資本運作+戰略主導”、子公司為生產經營運行中心的準確定位,走資源整合與資本運作雙輪驅動、協調發展的路子;“3”是發展現代化煤炭生產業、專業化物流經銷業和多元化非煤經營業三大支柱產業;“4”是推進體制機制、主體業務、產業結構、管理體系四方面轉型;“5”是把煤炭產量、物流貿易量、營業收入、利潤、職工人均收入五大指標作為衡量企業發展的“儀表盤”。
“三步走”戰略步驟,即“一年起好步” 、“三年打基礎”、“五年大發展”。到“十二五”末,山西煤銷集團將建成以煤炭生產為基礎,以煤炭貿易物流為支撐,以焦炭化工、電力、裝備制造、房地產、文化酒店旅游、后勤服務、金融投資、貴金屬等多元板塊為延伸,各產業協調發展的國際化現代綜合能源產業集團,實現煤炭產量超億噸、煤炭貿易量超3 億噸、銷售收入超2 000 億元、利稅超200 億元、利潤超100 億元、員工年人均收入超10萬元。
山西煤銷集團融入地方經濟這個“切入點”,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在投資、稅收、就業、社會公益等方面給予地方大力回報,充分說明了山西煤銷集團與地方合作共贏、協作發展的新型政企關系。
2009 年以來,山西煤銷集團抓住煤炭資源整合契機,在全省共整合煤礦448 座,煤炭資源儲量達到110 億噸,規劃產能1.3 億噸,成為全省整合煤礦最多的集團。
對于整合煤礦,山西煤銷集團提出了“辦大礦、辦現代化礦井、辦安全高效礦井”的辦礦理念,并對礦井進行了二次整合,減少礦井數量,重新規劃設計,保留了165 座礦井,確定了60 座至70 座重點建設礦井。
為了把所屬煤礦打造成現代化礦井,山西煤銷集團明確了煤礦建設“六大階段性目標”,即一井一面,裝備技術現代化,專項治理措施落實,礦井質量標準化動態達標,控制入井人員數量,每個礦用人總數控制在300~500 人,小班組礦井要控制在100 人以內,組織正規循環作業,嚴禁超能力生產。同時對每個目標細化,在煤礦的檢查、監管、建設、生產等過程中,實施對標管理,不符合條件的堅決整改。
山西煤銷集團嚴格執行煤礦建設準入制度,對于手續不完善、沒有領取《煤礦安全準入資格證》的煤礦嚴禁生產、建設活動。加強同科研院所、大型煤企的交流合作,引進大量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同時舉辦煤礦管理人員全員輪訓,對煤礦一線工作人員進行班組管理,建立井下現場管理模式。推廣“手指口述法”和“白國周班組管理法”,全面提升員工基本素質和操作技能水平。
在2012 年9 月舉辦的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上,山西煤銷集團展示了“數字化礦井集群化管理”的煤礦現代化管理技術。未來幾年,在礦井建成后,山西煤銷集團將通過物聯網技術,將礦井鏈接起來,一個監控中心可以監控多個礦井,率先在煤礦安全生產監控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2011 年,山西煤銷集團煤炭產量達到4 100 萬噸,正是煤炭生產布局成功的注解。2012 年,山西煤銷集團煤炭產量突破5 000 萬噸。
在涉煤領域,山西煤銷集團著力打造煤-電、煤-化、煤-氣、煤-機板塊,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同時確立了“板塊化經營、專業化管理、新型化引領”的基本思路。
煤-電領域。2012 年,山西煤銷集團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煤電一體化”發展戰略,利用煤矸石、燃氣等新能源發電,將投資建設1 座燃氣電廠和4座2×300 兆瓦低熱煤矸石電廠,其中總投資48 億元的文水縣煤矸石電廠已于2012 年5 月28 日開工建設。
煤-化領域。 2010 年,山西煤銷集團兼并重組山西焦炭集團,進入煤化工行業,目前焦炭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焦炭冶煉、運輸、倉儲、焦炭出口為一體的大型煤化工綜合企業。山西煤銷集團將在介休、稷山建兩個500 萬噸的焦化園區,并整合長治地區焦化產能,形成1 000 萬噸以上的焦炭和化工生產規模。
煤-氣領域。山西煤銷集團按照“氣化山西”的總體規劃,重點建設黃河沿線的輸氣管線,抓好LNG、CNG、焦爐煤氣制液化天然氣和煤層氣綜合利用項目,結合CNG、LNG 加氣站建設,推廣新能源汽車實際運營,力爭形成規模化的清潔能源產業。


煤-機領域。山西煤銷集團成立了裝備產業有限公司,著力打造高端裝備產業基地,在整合國內先進技術和產業資源的基礎上,引進國外高端裝備技術,打造一流的裝備產業基地。在今年的能博會上,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等省領導先后視察了公司產品,并給予高度評價。
山西煤銷集團具有公路營銷站點、發運站臺、營銷隊伍和終端客戶等傳統優勢,在整合大量煤礦之后形成了產、運、銷為一體的產業鏈條,為打造煤炭物流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山西煤銷集團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煤炭物流“巨無霸”的要求,把發展現代煤炭物流業作為發揮企業核心優勢、實現做大做強的重頭戲。抓好煤炭物流重要環節和節點,布局公路和鐵路。同時,逐步形成掌控貨源、掌控技術、掌控通道、掌控資本、掌控客戶和建立推行“點對點”的物流供應鏈模式,完成從簡單的運輸到擁有科技配煤技術含量的現代信息化物流體系構建的轉型。
逐步優化設計,建立合理的運輸體系,提出建設“煤炭超市”的理念。山西煤銷集團將沿黃河沿線建設22 個儲配煤場,把陜西、內蒙古的煤炭進行儲配、加工,然后沿豫、冀一線煤炭外運主要集散地建5 至8 個千萬噸級的大型“煤炭超市”,為用戶提供標準化、多樣化的煤炭產品,力爭把煤炭超市打造成中國煤炭行業的“沃爾瑪”。
“十二五”期間,山西煤銷集團物流營銷業將抓好“一個平臺”、“五個節點”的建設,即以物聯網技術應用為核心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以煤炭儲配加工中心、煤炭超市,公路煤炭物流通道,公路煤炭物流配送能力,鐵路煤炭集運站及專用線,港口及省外煤炭消費區集散地為重點的五個物流節點建設,形成完整的現代化煤炭物流營銷產業鏈。同時,投資220 億元控股忻州至保德、長治至平順兩條高速公路,掌控了省內兩條關鍵的運煤大通道。

多元產業——煤機制造
山西煤銷集團所屬企業覆蓋整個山西,各個地(市)不同的地域文化產生的多元發展,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文基礎。由此,煤銷集團利用自身積極融入地方經濟、與地方經濟水乳交融的優勢,在貴金屬板塊、文化酒店旅游板塊、高效農業板塊、房地產板塊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業績!
在貴金屬板塊,山西煤銷集團著力打造“百年晉銀”品牌,在大同靈丘縣擁有集生產、加工于一體的華北最大的銀制品冶煉、加工工業園區,目前產業鏈已經完全形成,力爭在“十二五”末,產值達百億元,銀冶煉能力達500 噸。
在文化旅游酒店板塊,山西煤銷集團在全省范圍內擁有三星級以上酒店十幾家,旅游項目由南至北遍布全省,通過酒店業與旅游業互補,充分發揮聯動優勢。山西煤銷集團成立專業文化公司,整合各方資源,向文化產業進軍,促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在高效農業板塊,山西煤銷集團積極反哺地方農業經濟,發展高效、綠色農業產業:臨汾堯都區高效農業園區建設進展順利,經濟效益初顯;在忻州天河煤業,借助露天煤礦復墾的政策,推廣高效蔬菜大棚,新鮮的蔬菜已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上;在長治壺關縣投資建成了華北最大的食用菌基地,解決了5 000 人的就業問題;長治沁源礦泉水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總投資12 億元,年產100 萬噸礦泉水,目前已完成商標注冊。
在房地產板塊,山西煤銷集團提出了“美麗中國、美運家園”的理念,著力打造精品住宅小區。萬景苑項目、朔州清河灣項目、晉城蘭煜花園等項目因其高規劃、高品質而得到廣泛稱贊,未來幾年房地產板塊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時至今日,山西煤銷集團轉型跨越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進入世界500 強,對于煤銷集團既是一個高點,更是一個新的起點,山西煤銷集團將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煤炭生產為基礎,以煤炭貿易物流為支撐,適度多元,鏈式發展,真正按照世界500 強的標準,通過融入、聚力、務實、創新來培育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力爭把山西煤銷集團建成國際化現代綜合能源產業集團,為山西轉型跨越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