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東濱州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場--魯北蔬菜交易批發市場中,大蒜批發價格跌破歷史新低。
“蒜你狠”一詞出于2010年,“蒜你賤”則出自2011年蒜市崩盤期間。大蒜價格的暴漲暴跌早已成為小宗農產品價格起伏的典型代表。
大蒜市場的現狀部分原因在于目前國內大蒜加工產業鏈過于簡單,多以鮮蒜銷售為主,深加工產品非常少,因此易受市場波動影響,經濟效益也相對較低。
專家稱,目前中國大蒜的主要消費渠道是國內直接鮮食以及保鮮出口,相比之下經濟效益很低。發達國家農產品產后值與自然產值的比例通常在3比1左右,美國甚至能達到3.7比1,而我國還不到0.5比1。而且這樣的消費模式受產銷失衡影響很大,而且在市場需求降低時會非常乏力。
專家表示,大蒜產業想要健康持續發展,就必須依靠深加工,依靠品牌價值。這樣一來,一方面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緩解我國大蒜產銷失衡的矛盾,避免“蒜你狠”、“蒜你賤”的頻繁出現。
今年,隨著低價新蒜入市、庫存蒜來不及出清,大蒜價格一路下行,曾經的“蒜你狠”變成了“蒜你賤”。
近年來,隨著國內大蒜市場越來越資本化,市場上圍繞著大蒜庫存出現了各種版本的消息,真假難辨,讓蒜農、蒜商和消費者無所適從,也使得近年來大蒜價格出現過暴漲暴跌走勢。如果建立全國性信息平臺,蒜農和蒜商掌握各地種植情況,明明白白種植。這將有利于大蒜價格保持穩定。
大蒜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和調料。中國也是重要的大蒜生產國和貿易國,產量和貿易量均占世界70%以上。
近年來中國大蒜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今年5月中下旬,又到了一年一度大蒜集中收獲上市的時間。但隨著低價新蒜入市、庫存蒜來不及出清,大蒜價格一路下行,曾經的“蒜你狠”如今成了“蒜你賤”。
山東金鄉縣年產大蒜約80萬噸,大蒜及大蒜制品出口占全國同類產品出口總量的70%以上。有“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的說法。
據金鄉縣農業局統計,2013年新蒜開始收獲后,收購商不多,價格低迷。鮮蒜價格從1.30元/斤下降到0.70元至0.90元每斤,個別鎮(街)降到了0.50元/斤,而去年價格最少也在2.7元至2.8元。對大多數蒜商和蒜農來說,價格已經“崩盤”。
按目前的價格計算,賣出一車大蒜農民才能掙兩三百塊,這樣的收入還不如搬一天蒜賺得多。
北京市場上的大蒜80%以上來自山東金鄉。蒜價的崩盤不僅體現在金鄉本地收購價上,也體現在北京等零售市場上。今年北京市場上大蒜一塊五一斤,比去年明顯便宜。
近年來,蒜價大起大落,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2010年蒜價高企,大蒜價格最高漲到每斤10元以上,都快趕上肉價了。
“蒜你狠”引發種植熱潮,直接導致2011年金鄉大蒜的庫存量從2010年的不到90萬噸飆升至130萬噸以上,這也造成2011年的大蒜收購價格最低時只有1元/公斤,大批蒜農連本錢都掙不回來。

2011年9月3日,“大蒜之鄉”山東省東平縣斑鳩店鎮大蒜市場上,蒜農面對滯銷的大蒜,十分無奈。
2011年大蒜價格大幅“跳水”之后,2012年大蒜又有卷土重來,大蒜收購價格達每公斤8元,而且蒜農蒜商均出現觀望惜售的局面。
蒜貴傷民、蒜賤傷農,似乎已經形成一個輪回的怪圈。大蒜價格波動不是讓市民叫苦,就是讓農民一年的辛苦付諸東流,甚至連本錢都掙不回來。
大蒜等農產品價格,主要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在減產情況下,農民惜售再加上游資進入市場囤貨,造成大蒜市場進一步供需不平衡,推動價格進一步上漲。
大蒜價格高企引發當年種植熱潮,第二年大蒜產量劇增。而國內需求量相對穩定,供過于求加上多數蒜商處于“按兵不動”的觀望狀態,造成蒜農賣蒜無門,只得低價拋售,因此蒜價出現暴跌。大蒜暴漲暴跌的原因是當前的生產難以適應市場需求變化。

“蒜你狠”再次來襲 5月下旬以來全國大蒜價格漲勢明顯

在中國,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較低,資金較少,農民很難及時獲得準確、全面的需求信息和科學的分析指導,只是憑借經驗和不完整的信息碎片,決定生產的品種和數量。
目前中國農業生產仍以分散經營為主,尚未實現現代化、規模化種植,農戶與大市場對接面臨諸多困境。價格上漲時農戶會盲目擴大規模,價格走低時又會一哄而散,從而造成大蒜價格劇烈波動。
如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探索和做強農產品市場交易網絡,使得各地的農產品種植情況、銷售情況能夠在第一時間被農民和蒜商掌握,將可以最大限度地穩定大蒜市場,促進大蒜產業可持續發展,這對保護消費者利益,促進農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義。
大蒜價格過于劇烈的波動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政府應該及時發布全國各大市場供需情況,讓蒜農和蒜商掌握各地種植情況,實現明明白白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