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劉 洋 蔡登火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加強多方合作,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是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從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定位來看,加強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學校主體的多維合作體制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將成為今后高職教育發展的主要著力點。
四川工商職院旅游管理專業開辦于2001年,歷經十余年的發展,密切聯系區域經濟發展,深化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旅游企業的合作,加強社會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專業建設以學院為主體,根據政府的導向,行業協會的指導,將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專業辦學的基本依據和方向,密切與企業協作,以服務區域旅游發展為依托,聯動多方,培養了大批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然而,如何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拓寬多維合作范圍和深度,增強專業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搭建高質量高職旅游人才的培養長效機制,也成為專業今后發展思考的新問題。
目前,學院旅游專業與地方政府、旅游協會和企業的合作的多維合作實際上大多數是靠私人的人際關系來銜接和維系,合作的形式也多限于單向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咨詢培訓等,沒有多向互動的交集,并且缺乏相關法律保障、政策支持和激勵機制,影響力也不夠廣,迫切需要形成緊密結合的長效合作機制。
專業原有的課程體系所設課程多注重學生的就業能力而忽視了其發展能力,在課程設置上未達到模塊化,未進一步細化方向課程,而且實際授課中理論多于實踐,課程的設置與旅游崗位的需求脫節。根據不斷研究區域旅游產業對人才的新需求,現在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服務地方經濟培養中小型旅游企業的一線督導和中層管理人員,在此定位下,專業課程設置已不能適應新的需求,課程改革需進一步深入。
專業的多數教師都是一畢業就進入到學校教書或從中文、英語專業轉行而來,雖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但團隊整體缺乏旅游行業的最新實踐經驗,不具備過硬的行業崗位職業技能,與旅游企業也缺少溝通與聯系,教師團隊缺少行業的影響力,無法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融會貫通,也就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雙師素質需進一步提升。
4.專業師資和人才供給服務地方經濟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拓展
從深度看,專業主要是依托傳統的輸送人才、委托培訓、專題講座等手段,缺乏利用科研服務地方經濟,也較少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從廣度看,專業主要服務于都江堰市的旅游行業,對大成都乃至四川其他地方的旅游業的服務主要依賴于輸送人才這一單一途徑,服務范圍和項目還需拓展。
政行校企聯合打造服務教學和地方經濟的“旅游產學研一體化基地”(可由旅游研究中心、旅游專業綜合實訓平臺、旅游資源共享平臺三大部分構成)(見圖1),整合資源,探索政府、行業協會、學校、企業合作新模式,推進產研結合、校企合作,將企業融入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來,通過項目共同建設、教學共同參與、研究協力推進等方式,融產于教、融研于學、產研同力、服務教學,培養旅游技術技能人才,深化多維合作領域,助推地方旅游經濟產業發展。

依托“旅游產學研一體化基地”,制定“旅游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管理制度,利用來自政府、行業、企業、院校等各領域專家的集體智慧為專業人才培養“把關”、“送經”,引導專業人才培養。從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引進各種旅游項目,共同開發這些旅游項目,并將其設計成為能夠運用于教學的教學項目,讓學生分階段、分批次參與,鍛煉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和實戰經驗。同時,學校將聯合旅游局、旅游協會和旅游企業共同開設旅游管理培訓班、共同制定行業標準,共同進行旅游職業技能培訓、共同研究科研課題、共同建設特色課程、共同開發實用型教材、共同進行教學評價,推動多維深度合作,從傳統的人才輸出向在職培訓、技術服務等領域發展,拓展合作領域和深度。
深入調研區域旅游中小企業經營動態和人才需求動向,分析職業崗位標準,深入探索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所需職業能力,形成圍繞職業能力提升的課程模塊系統。整合學院內專兼職教師、院校旅游專家、旅游行業內行家里手、企業高管、政府部門專家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專業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活動。以項目引導人才培養,開展實踐教學項目化,并制定相應課程和項目標準,優化“多平臺遞進式”課程體系,形成學生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職業綜合能力的逐步提升(如圖2所示)。

以打造一支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素養,又有創新性、實踐性品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為目標,建立激勵機制,加大教師內培和外引的投入。通過創造機會安排專業教師到旅游企業學習調研,鼓勵教師到實習基地掛職鍛煉、學歷提升、參與校外行業課題項目培訓,為專職教師做好職業規劃,引進更多優秀企業和行業一線管理、技術人才成為兼職教師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等方式,優化師資結構,提高教學團隊專業水平,提升團隊雙師素質,使教師的綜合能力得到不斷完善與充實。
多維合作過程中,政府要及時將合作項目涉及的相關優惠政策提供給高職院校和合作的行業、企業,以政策推進合作,以健全的機制保障合作的順利推進。通過創新管理機制,建設完善的決策機制、管理機制、培養機制、經費保障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提供機制保障。同時,在實施過程中,要形成行之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工作責任制度、項目進展監控與考評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為多維合作的長效運行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和多維聯動的發展形勢對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抓住機遇,對于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這就要求轉變觀念,探索創新,接收新知,共同努力,注重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多方利益,創建多維協同的合作模式,適應人才需求新形勢,提升學生職業綜合素質和職業競爭力,助力區域旅游經濟發展。
[1]謝冬.加強政行校企合作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中國高校科技.2012.05
[2]黃國慶.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研究.中國市場.2010年第31期
[3]鐘先麗.對創新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職教論壇.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