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芬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隨著新事物和復雜概念不斷產生,新的術語也不斷地產生。“在從屈折語向孤立語過渡方面,英語比其他任何一種歐洲語言都更接近漢語”[1]。因此,漢英兩種語言在術語構詞方面必然存在著某些共性。漢英術語不僅相互借詞頻繁,而且其各自構成新詞的方式與手段表現出過去前所未有的一致性。術語的結構類型主要有詞級術語和(短)語級術語,術語構成方式是術語構成材料按詞或語的規律構造新術語的方式方法。比較漢英術語構成方式可知,二者存有共性,其構成方式可分為術語的語義構成方式、形態構成方式、句法構成方式、形態—句法構成方式等[2]。據更通常的劃分法,術語構成方式主要可細化為派生法、合成法、縮略法、轉化法等,依此可展開漢英術語構成的對比。
派生法,或稱詞綴法,指詞綴與詞根結合構成新術語的方法。派生法是常用的術語構成方式,按詞綴的位置,漢語有前綴和后綴,英語有前綴、中綴和后綴。漢語詞綴比英語少,獨立性詞根很多。
位于詞根前的詞綴叫前綴。一般說來,前綴只改變詞義,不改變詞類。由于其強大的附著力,與大量的詞根組合可以產生無數表達新概念的術語。據統計,漢語字綴數量不超過100 個,包括新興字綴(如“非”“準”等)和類字綴(如“半”“好”等)。漢語前綴有本族前綴和外來前綴,這些字綴原先多為自由詞素,因受日語借詞或翻譯影響,逐漸演變為前綴。常見的前綴如:
超:超級、超聲波等,相當于英語前綴over-、supra-、super-、sur-、ultra-、extra-等,如:超負荷(overload)、超空化螺旋槳(super-cavitating propeller)等。
電:電報、電池、電燈、電信等,相當于英語前綴tele-、elec-等,如:電報式言語(telegraphic)、電極(electrode)等。
反:反對數、反函數、反正切、反粒子、反作用、反時針、反散射等,相當于英語前綴anti-、un-、counter-、re-、dis-等,如:反氣旋(anticyclone)等。
泛:泛太平洋、泛現代主義、泛殖民主義等,相當于英語前綴pan-、over-等,如:泛性論(pansexualism)等。
非:非參數檢驗、非正式群體、非條件反射等,相當于英語前綴non-、un-、ir-、in-、de-等,如;非言語學習 (nonverbal learning)、非地帶性(azonality)等。
副:副業、副本、副刊、副產品、副作用等,相當于英語前綴vice-、under-、sub-、by-、para-等,如: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等。
抗:抗毒素、抗堿性等,源于英語前綴anti-等,如:抗滑樁(spud for antislip)、抗諧鳴邊(antisinging edge)等。
外:外族、外交、外皮層、外大氣層、外太空生物學等,當于英語前綴exo-等,如外逸層(exosphere)、外向型城市化(exo-urbanization)等。
微:微米、微法拉、微電機、微量元素、微觀世界、微型計算機等,相當于英語前綴micr(o)-等,如:微電極(microelectrode)、微型底棲植物(microbenthos)等。
偽:偽政府、偽民主、偽科學等,相當于英語前綴pseudo-等,如:偽彩色(pseudocolor)、偽多邊形(pseudo polygon)等。
無:無性別、無中心、無神論、無條件等,相當于英語前綴a-、ex-、dis-、an-、non-、un-等,如:無光帶(aphotic zone)、無毒赤潮(non-toxic red tide)等。
準:準學者、準藝術、準所有權、準軍事部隊等。相當于英語前綴quasi-、para-等,如:準地轉流(quasigeostrophic current,quasi-geostrophic flow)等。
就總的形態特征而言,英語的詞綴比漢語豐富,運用范圍也更廣。派生法是英語構詞能力最強的一種構詞法,是其擴充詞匯的最主要方法,它所構成的術語量最大。如:
anti-:anticoagulate(抑制液體凝固的)、antifreeze(抗凍劑)、antibiotic(抗生素)等。
de-:deacidify(使酸化)、decentralize(分散)、deindividuation(去個體化)、depolarization(去極化)、denationalize(剝奪國籍)、desegregate(取消種族隔離)等。
mini-:minibus(小型巴士)、miniature(縮景)、minicourse(短期培訓)等。
super-:superego(超我)、super-model(超級模特)、supernormal child (超常兒童)、supersoniccontrolled automatic(超聲波控制自動門)等。
un-:unkind (不友善)、unleash (使自由)、unsteady cavities (不定常空泡)、unconscious inference(無意識推理)等。
位于詞根后的詞綴叫后綴。后綴不僅改變詞義,且改變詞類。相對而言,漢語后綴比前綴豐富,多數是名詞性的,表人后綴的比重相當大;新后綴出現的勢頭強過英語。如:
度:強度、硬度、隸屬度等,相當于英語后綴-th、-ty、-ity、-ation、-osity、-ness、-sion 等,如:靈 敏度(sensitivity)、飽和度(saturation)、補償深度(compensation depth)等。
化:量化、異化、標準化、虛擬化、現代化、國際化等,相當于英語后綴-en、-fy、-iz、-tion 等,如:淡化(desalination)等。
派:學派、宗派、黨派、印象派、蘇格拉底學派等,相當于英語后綴-ism 或名詞school、group、faction 等,如:奧地利學派(Austrian school)等。
性:良性、慢性、科學性等,相當于英語后綴-y、-ism、-ance、-hood、-ness 等,如:韌性(toughness)、柔韌性(flexibility)等。
炎:胃炎、腎炎、動脈炎、闌尾炎、關節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相當于英語后綴-itis 等,如:扁桃體炎(tonsillitis)、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等。
主義:利己主義、浪漫主義、保守主義等,相當于英語后綴-cy、-es、-ism 等,如:理想主義(rationalism)、聯想主義(associationism)等。
漢語后綴與英語后綴可以形成一一對應,有時一個對多個,如“性”對-y、-ism、-ance、-hood、-ness等;有時則要譯成不同的詞,如“院”對hospital、parliament 等。這樣就形成了漢英語后綴豐富的交叉對應關系,如漢語后綴“手”與英語后綴-er、-or、-ant、-ary 具有對應關系,而英語后綴-ee、-er、-ant、-ary、-eer、-en、-ist、-iant 與漢語后綴“家”“師”“者”“器”等有交叉對應關系。
而英語后綴既具詞語的表義作用,又具詞語的語法作用。構成名詞、形容詞的后綴有:
-a:復數后綴,表動物類別,如camivora(食肉動物類)、insecta(昆蟲類)等;又作單數后綴,見于各類名詞,如Asia(亞洲)、idea(觀念)、rotunda(圓形建筑物)等。
-aceae:表復數,用于生物學名詞,表植物科別,如linaceae(亞麻科)、liliaceae(百合科)、musaceae(芭蕉科)、rosaceae(薔薇科)等。
-ae:復數后綴,用于科學術語,與單數后綴-a相對應,如camera—camerae(照相機)、formula—formulae(公式)等;表動植物類別,如algae(藻類)、coniferae(松柏類)等。
-age:表集合名詞,如percentage(百分比)等;表場合或地點,如cottage(村舍)、passage(通道)等;表費用,如cartage(車運費)、porterage(搬運費)等。
-ia:表疾病,如insomnia(失眠癥)等;表動植物及其類別,如mammalia(哺乳動物類)、reptilia(爬蟲類)等;表抽象名詞與集體名詞,如militia(民兵)、utopia(烏托邦)等;與單數后綴-ium 相對應的復數后綴,如bacteria(細菌)、media(媒介)等。
-iasis:表疾病,如siriasis(中暑)、tyriasis(毛發脫落)等。
-ics:表學科,如bionics(仿生學)、electronics(電子學)、mnemonics(記憶術)、physics(物理學)、submarine tectonics(海底構造學)等。
-igo:表疾病,如lentigo(雀斑)、vertigo(眩暈)等。
-ism:表主義,如colonialism(殖民主義)等;表宗教,如buddhism(佛教)等;表示……學、……術、……法,如atheism(無神論)、hypnotism(催眠術)等;表疾病,如alcoholism(酒精中毒癥)等;表現象,如polymorphism(多態現象)等。
-itis:表炎癥,如appendicititis(闌尾炎)、arthritis(關節炎)等。
-one:表化學名稱及其他,如ozone(臭氧)、trombone(長號)等。
-osis:表醫學或疾病名稱,如anxiety neurosis(焦慮性神經癥)、diagnosis(診斷)、tuberculoslosis(結核病)等。
-um:表地點或化學元素,如aluminum(鋁)、asylum(避難所)、forum(論壇)、museum(博物館)、petroleum(石油)。
-yer:表人,如bowyer(射手)、lawyer(律師)、sawyer(鋸木匠)等。
合成法,指將兩個及以上的詞按序合成新術語的構成方式,各構成成分之間可以連字符相連,也可直接拼寫。合成法是現代漢語最重要的術語構成手段。漢語詞匯除單純詞和部分派生詞外,多半是合成詞,多于英語,因為漢語的詞根多于英語。英語主要是靠詞綴構詞,漢語主要依靠獨立詞根合成詞。漢英合成術語共同的構成類型為名詞性合成術語、形容詞性合成術語、動詞性合成術語。以第一類為多。英語的合成術語主要從詞性角度劃分,如名詞性合成術語、形容詞性合成術語等。根據各詞素間語義邏輯關系,漢語合成術語有聯合式、偏正式、動賓式、主謂式、補充式等五類[3]。
漢英名詞性合成術語均含偏正、主謂、動賓等類型,如:
偏正型:氣功、field-work(野外調查)、piano keys(鋼琴鍵)等;
主謂型:風暴、脈搏、色弱(color weakness)、信息儲存(information storage)等;
動賓型:司機、管家、push-button (按鈕)、drinking-water(飲用水)等;
但漢語還有聯合型和補充型,如:
聯合型:途徑、價值、國家、言語(speech)、依從(compliance)等;
補充型:槍支、人口、殘疾等;
英語的正偏型、謂主型、賓動型、動補型、介賓型、介動型也為漢語所無,如:
正偏型:court martial(軍事法庭)、secretary general(總書記)等;
謂主型:flashlight(手電筒)、watchdog(把關定時器,俗稱看門狗)等;
賓動型:birth-control(節育)、haircut(理發)、housebreaker(入室搶劫者)等;
動補型:feedback(反饋)、take-off(起飛)、turnover(營業額)等;
介賓型:over constancy(超常性)、overcoat(大衣)、underground(地道)等;
介動型:by-product(副產品)、income(收入)、outbreak(爆發)等;
相對而言,動詞性合成術語較少,漢英動詞性合成術語均含主謂型、動賓型、偏正型。其中英語的主謂型或動賓型中的動詞變為分詞形式,被語法化,即名詞化了,但整個術語內部結構仍是主謂結構或動賓結構;偏正型漢語與英譯術語均一致。如:
主謂型:多對一、邊緣匹配、coral bleaching(珊瑚白化)、air lifting(氣舉)等;
動賓型:排序、存檔、采樣、annealing algorithm(退火算法)、floating pile(打樁)等;偏正型:隱含屬性(hidden attribute)、在線查詢(on-line query)等。
此外,英語還有賓動型(brainwash〈洗腦〉、gatecrash〈未經邀請擅自進入〉等)、補動型(uphold〈舉起〉、whitewash〈粉刷〉等)、介賓型(overlap〈重疊〉、underline〈在下面劃線〉等);漢語還有聯合型(敗壞、節制、聯合、凝滯、抗拒(resistance)等)、補充型(“截止”等)。
縮略法,指將較長的術語按規則簡化壓縮的構成方法。語言最主要的社會功能即傳遞信息。信息傳遞的第一個要求是準確無誤,第二個要求是省時省力,合起來可以稱為效率原則。對于語言來說,最理想的效果是在保證準確的前提下,用最經濟的手段達到交際的目的[4]。因此,術語縮略是現代術語發展的趨勢,漢英術語縮略法主要有提字(母)縮略法和合字(母)縮略法;此外,還有漢語的數字縮略法和英語的逆構法兩種特殊縮略法。
提字(母)縮略法,指從原有術語中提取字(母)的術語構成法。漢語是提取漢字,英語則是提取字母。
漢語提字縮略法,指從語級術語中提取一個以上關鍵字組成新術語的方法。漢字能單獨表意,多數能增減拆拼,因此縮略能力強。據形態結構劃分,主要有七種方法:
(1)從兩個雙音節詞組成的術語中提取每個詞的首字,如:科學技術→科技、義務演出→義演、地下鐵路→地鐵、動畫漫畫→動漫。
(2)從兩個雙音節詞組成的術語中分別提取第一個字和最后一個字,如:空中小姐→空姐、機器翻譯→機譯、高等學校→高校。
(3)從兩個雙音節詞組成的術語中分別提取尾字與首字,如:擺脫貧困→脫貧、確定編制→定編、電影評論→影評。
(4)從兩個雙音節詞組成的術語中提取每個雙音節的最后一個字,如:錄音錄像→音像、教師學生→師生。
(5)從一個雙音節詞與一個多音節詞組成的術語中提取每個詞的首字,如:減少排放量→減排、世界博覽會→世博。
(6)提取一個雙音節詞的首字和一個三音節詞的尾字,如:微型計算機→微機。
(7)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多音節詞組成的術語中提取兩個或三個有代表性的字,如: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入世、計劃生育委員會→計生委。
英語提字母縮略法,指從詞級術語中提取字母構成新術語的構成方法。主要有六種方法。
(1)提取第一或前幾個音節字母,是最常見的提取字母縮略法。如:Identification→ID(身份證)、tuberculosis→TB(肺結核)。該類縮略法常見幾種特殊情況,或改變單詞的拼寫,如bicycle →bike、business→biz 等;或在提取形式后給詞尾加上-y、-ie、-o,如ammunition→ammo(軍火);或在所提取的首個音節或該詞的頭尾之后加上句點,如company→Co.(公司)、Incorporated →Inc.(股份有限公司)等。
(2)提取最后一兩個音節字母,如:omnibus→bus(公汽)、telephone→phone(電話)等。
(3)提取中間的一個音節字母,該類較少,如:influenza→flu(流感)、refrigerator →fridge(電冰箱)等。
(4)提取首字母,該類很少,如:page→p(頁)、resistance→R(電阻)等。
(5)提取首尾字母,并加上句點,如:doctor→Dr.(醫生、博士)、foot →ft.(英尺)、saint →St.(圣)等。
(6)提取首字母及其他字母,如:limited→Ltd.(有限的)、pipeline→PL(管路、管道)。
合字(母)縮略法,通稱拼綴法,指提取原有術語中兩個詞的首部或尾部的字(母)構成新術語的縮略法,分漢語合字縮略法和英語合字母縮略法。
漢語合字縮略法是對原有術語中兩個并列的雙音節詞進行合并,并掉相同的字,組成一個三音節詞。可分為兩種:
(1)合并相同的首字,如:海內和海外→海內外、師兄師弟→師兄弟。
(2)合并相同的尾字,如:中檔和高檔→中高檔、企業和事業→企事業。
英語合字母縮略語種類較多,大致可分為七種:
(1)提取首詞首字母,如:permanent wave →perm(燙發),popularmusic→pop(流行音樂)。
(2)提取各詞首字母,即提取語級術語中各詞的首字母,又分為首字母縮略詞法和首字母拼音法。
首字母縮略法,指由各詞的首字母構成術語,一般大寫,按各字母分別發音,如: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能)、digital video disc→DVD、atmosphere brown cloud→ABC(棕色云層)、consumer price index→CPI(消費價格指數)、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縮略語有時也呈現為小寫,給人已成普通詞匯的感覺,如: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radar(雷 達)、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sonar(聲吶)等。
首字母拼音法,與首字母縮略法基本相同,只是縮成的詞按英語拼讀規則拼讀,若廣為使用,也可采用小寫形式,只有用作專名時才保留首字母大寫,如: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網上論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該類還可在首字母與首字母之間加斜杠,如Bank Draft→B/D(銀行匯票)、letter of credit→L/C(信用證)等。
(3)提取第一個詞的首部和第二個詞的尾部,合為術語。這是較常用的一種方式。如:boat hotel→Botel(汽艇游客旅館)、transfer resistor→transistor(晶體管)等。
(4)提取第一個詞原形及第二個詞的尾部,合為術語,如:lunar astronaut→Lunarnaut(登月宇航員)、slim gymnastics→slimnastics(減肥操)。
(5)提取第一個詞的首部及第二詞原形,合為術語,如:Medical care →Medicare(醫療保險)、Hbomb(氫彈)、Victory over Japan Day→V-J Day(戰勝日本紀念日)等。
(6)提取第一個和第二個詞的首部,合為術語,如:communication satellite→Comsat(通信衛星)、Science fiction→sci-fi(科幻小說)等。該類還可在提取第一個和第二個詞的首部后加上句點,如:minimum premi-um→min.prem.(最低保險費)。
(7)提取第一個詞的尾部及第二個詞的原形,合為術語,如web log→blog(博客)等。
漢英語除共同的縮略法外,漢語還有數字縮略法,英語還有逆構法。
漢語數字縮略法,指先用數字概括語級術語中并列成分的項數,再附上其各并列成分中的某一兩個共用字或能概括并列成分性質的詞的縮略方法。這是漢語獨具特色的構詞法,英語偶用,不及漢語。具體有五種:
(1)數字+首字:包修、包換、包退→三包;廢水、廢渣、廢氣→三廢。
(2)數字+尾字: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四化。
(3)數字+中間字:吃糧靠返銷、生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三靠。
(4)數字+能抽象地概括并列項目共同屬性的字:旱災、澇災、堿地→三害。
(5)數字+英文原詞首字母:K.K.K(英語Ku、Klux、Klan 的縮略詞)→三K 黨。
英語逆構法,指刪除原術語中假設的詞綴而構成新詞的縮略法。它逆向而行,多數由假想的以-tion、-sion、-er、-or 等為結尾的名詞逆構而來,常由名詞逆構出動詞,由形容詞逆構出名詞或動詞。如:
attrit(消耗,削弱)←attrition(磨損);
advect(用平流輸送)←advection(水平對流);
bulldoze(推平)←bulldozer(推土機)。
轉化法,指術語由某一詞類或意義轉用為另一詞類或意義,分轉形法和轉義法。
轉形法,即詞類轉化法,指將術語的詞類轉化為另一詞類的方法,是漢英語特別能產的構詞法,因詞類分工不嚴漢語比英語更能產。英語的轉形術語真正發生詞類轉化,而漢語則多為兼類。漢英語詞類轉化法有:動名轉化、名動轉化、形動轉化、形名轉化等,其中名動轉化或動名轉化最能產。
名動轉化,指名詞轉化為動詞,英漢語均可名動轉化。如:
幫:本是名詞,指物體兩邊或四周的構成部分,引申為動詞“幫助”,用作心理學術語;
label:本為名詞,意為“標簽(牌、志、記、號)”,引申為動詞,意為“標注;標明”,用作地理學術語;
output:名詞,意為“產量”,轉為動詞,意為“輸出,生產”。
動名轉化,指動詞轉化為名詞,是最常見的詞類轉化,英漢語均可名動轉化。如:
主管、領航、coach、guide:表行動或行為的動詞轉化為表行為的主體;
壟斷:本為動詞,指把持和獨占,轉為名詞,可作定語,如“壟斷寡頭”等。
轉義法,指將生活詞匯轉用為術語的方法。生活詞匯是語言的共核,簡短易記,通過轉義法可常用作某領域的術語,英漢語均可名動轉化。如:
擊中:生活行為轉為心理學術語;
疲勞:生活用詞轉為心理學和材料科學術語;
break:普通詞“破裂”轉為舞蹈術語“霹靂舞”。
漢英術語構成方式既有共性,也有特性,術語構成材料均按詞或語的規律構造新的術語。漢英(以英語為例)術語派生法是常用的術語構成方式,其中漢語詞綴比英語少,獨立性詞根很多。而兩個及以上的詞按序合成新術語的構成術語的合成法方面,英語的合成術語主要從詞性角度劃分,如名詞性合成術語、形容詞性合成術語等;根據各詞素間語義邏輯關系,漢語合成術語有聯合式、偏正式、動賓式、主謂式、補充式等五類,且漢語合成術語的比例要大于英語。漢英術語縮略法主要有提字(母)縮略法和合字(母)縮略法,漢語還有數字縮略法,英語則有逆構法。至于轉化法,漢英語均有轉形法和轉義法。
[1]Leech G.英語語法的過去、現在與將來[J].藍純,譯.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2):1.
[2]吳麗坤.俄羅斯術語學探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3]杜厚文.科學術語的構成方法[C]//劉青.中國術語學研究與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211-225.
[4]羅常培,呂叔湘.現代漢語規范問題[C]//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文件匯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