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于對中國足球的喜愛,也緣于中國足球發展的跌宕起伏,包括近期管理層的頻繁換將,其實更有感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的道路,那種遠慮近憂之感難免將這兩件事業連在了一起。震撼日本足球經過戰后勵精圖治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儼然真正沖出亞洲走向世界之后;艷羨本并非傳統足球強國的俄羅斯、土耳其在歐洲賽場乃至世界賽場上的神奇表現時,不禁喊出:中國足球要向日俄土學習!中國的崛起也應該向他們學習。
如果說前一句是因為被這幾個國家足球發展而反思的話,后一句則是在中國近代史中早已有之的聲音。蔣廷黻可能現在的年輕人不太熟悉,他的那篇通古今之變而成一家之言的《中國近代史》也離我們有些遙遠。這位早期留美學者,曾先后任南開大學、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后又任國民黨政府時期的駐蘇聯大使、聯合國常駐代表,新中國成立之前于學界、政界聲名顯赫的歷史學家,在其有限賦閑家中半年之際,寫出了那部后來確定其史學地位的短短5萬余字《中國近代史》。其開篇就提出,中國要復興,走強國之路,就一定要向走近代化發展的日本、俄羅斯、土耳其三國學習。
蔣廷黻的這個觀點在后來并沒有得到學界或者政界的過多關注和重視,直到后來在足球場上這三個國家接二連三為我們帶來意外神奇時,上世紀三十年代蔣氏著作的開場白很自然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蔣廷黻向日土俄學習的依據不外乎就是這三國與中國有著歷史的淵源或者相似的歷史背景。橫向比較,近代發展史前期,我國與日土俄都有著轉型的機遇,無論是日本的明治維新,還是俄羅斯彼得大帝時期,以及將土耳其從一個落后封閉的傳統穆斯林國家革新成為一個近代史上具有新興資本主義強國基礎的凱末兒·阿塔圖爾克民族領袖,他們的這些機遇使之從此走向了一個復興與強國之路,在今天的國際舞臺上,他們的表現可見端倪。
縱向來看,日本的文化源于我國唐朝,但他們知道學習,不斷進步;俄羅斯彼得時期又正是我們歷史上的康乾盛世,但他們蓄意改革從此走向強盛,而我們卻從此經歷了一個落后挨打的屈辱近代史;土耳其也曾因為落后并任人宰割,但屢頹屢革之后,打下了走向強盛的基礎。我國的近代史,也曾有過革新的先驅,也有過機械化、科學化救國的萌芽,但終究沒能徹底,于是我們多走了許多年的彎路。話又說到足球,曾幾何時,中國足球也曾傲視日本,很早就喊出沖出亞洲的偉大口號,而如今日本腳踏實地之間卻率先走向世界;蘇聯時期的體育體制曾是我們學習的老大哥,他們卻在突然之間完成了轉型,二十年后俄羅斯足球又獻輝煌的根基依然是俄超的聯賽;土耳其血性足球的背后,先于國家隊走向人們視野的聯賽俱樂部成就早已形成。這些,猶如中國近代史向這三個國家學習的東西如出一轍,那就是順應潮流、蓄意改革,腳踏實地打好基礎,中國足球的未來是有希望的。其實中國的學校體育發展歷程又何嘗不是如此,尤其是如果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目前發展的浮夸和頭疼醫頭的短視,那么,中國學校體育有可能如曾經的中國足球一樣跌入谷底。
如果說一部中國足球近代史是一部中國近代史的縮影的話,不如說百余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給中國足球上了很好的一課。不論中國曾經的曲折足球,還是遠慮近憂的學校體育,在向別人學習的過程中,韜光養晦,實干肯干,我們的足球、我們的學校體育也會有令人尊敬的時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