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徑運動競賽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基層單位(學校)尤其是偏遠地區的體育教師,必須掌握舉辦小型田徑運動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具有組織召開學校田徑運動會的實踐工作能力。但由于基層學校師資結構的不理想,缺少專業體育師資力量,往往造成運動會組織上的諸多缺陷。如,教師不能制定田徑運動會的競賽規程,不能掌握編排田徑運動競賽日程的規律與方法;不能掌握田徑運動競賽的主要規則和裁判方法,競賽中隨心所欲執裁等等。更為嚴重的是缺乏田徑運動場地的相關知識和內容:不懂運動場地的相關術語、誤把第一分道計算線當作“內突沿”、不能充分考慮“前伸數”“切入差”對各分道的影響等。其中,將“搶道標志線”畫的五花八門或者沒有搶道線的現象比比皆是。
《田徑》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明確指出:在標準半圓式田徑場地舉行正規比賽時,800m跑和4×400m接力跑都是先分道跑,后不分道跑。運動員先分道跑1個彎道(800m)或3個彎道(4×400m接力)后才能由外道向里道切入。這條跑完規定距離可以開始切入里道的線叫搶道標志線。搶道標志線的畫法是:在第3直、曲段分界線上從跑道內突沿向外量30cm,以此點為圓心,以直段長(85.96m)為半徑,在第2直、曲段分界線處畫弧與跑道內、外突沿相交,然后以此線為后沿畫5cm寬的白灰線便是搶道標志線。
由此可見,搶道標志線必須掌握以下幾點:
1.搶道標志線是以直段長為半徑的連接內、外突沿的弧線而非直線;
2.搶道標志線在第2直、曲段分界線附近,其圓心在第3直、曲段分界線與第一分道計算線的交點上。
以我校200m(內沿半徑R=18m,一個直段長42.51m)小型田徑運動場為例,其搶道標志線如圖2所示。
有了這條線,就可以合理地去組織和進行400m跑和4×100m接力跑。可以將這兩個項目設置為先分道跑,后不分道跑。運動員先分道跑1個彎道(400m)或3個彎道(4×100m接力)后才能由外道向里道切入。根據不同項目分道跑彎道數和搶道標志線的切入差,計算出不同項目的起跑前伸數(含切入差),確定起跑線。這樣既能公平合理地對待不同道次的運動員,又能保證運動員的安全。同時還能達到使小型田徑運動場地與標準田徑運動場地的有效銜接,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感觀意識,掌握“部分分道跑”項目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