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是日本企業界的神話,他親手創辦了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在其七十八歲高齡之際,又出馬救活了另外一個世界五百強企業——日本航空。稻盛和夫先生的企業經營理念類似于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獨孤九劍的至高境界是人劍合一,他的企業管理做到了企業與“人”的合一,讓每一個員工都能在做好“人”的前提下做好“事”。在稻盛先生的企業哲學中,企業的每一份子為企業貢獻經濟價值的過程,也是修身的過程。
趴在權威人士的思想上,粗淺地、表象地解讀其思想不算什么本事,真正有本事的是能夠說出實踐權威人士的理念之后的切實體會。留美學者吳影博士用洋洋灑灑地二十萬言闡述了稻盛經營理念的過程和體會,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在稻盛和夫的經營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創造性的看法。
稻盛和夫的經營邏輯是這樣的:做好人——做好企業——做一個成功的企業。它被稱為阿米巴經營模式。吳影博士總結的阿米巴經營模式是這樣的:
先把企業需要面對的復雜的大事情分解為一系列相對獨立的“小事件”,再把龐大的規?;钠髽I組織劃分為許多“小組織”,然后讓這些劃小的“小組織”去處理已經被分解的“小事件”,再給這些“小組織”找到或者培養出才德適合的“小經營者”,并給予經營者“小責任”,賦予“小授權”,讓“小經營者”對其負責的“小事件”進行“小定價”,展開“小經營”,最后再將各個“小組織”通過“小經營”而取得的“小結果”、“小業績”匯總在一起成為這個企業最終的“大業績”。
“分”只不過是阿米巴經營的一種表面組織形式而已,打造“共同體”才是阿米巴經營在“事”的維度的核心,稻盛思想的哲學共享、理念共有才是關鍵。簡單地說“小事件”、“小組織”、“小經營者”、“小授權”、“小結果”、“小業績”都是表象,阿米巴經營的本質是在強調組織形式上的“分”的同時更注重理念和思維方式上共同的“合”。
吳影博士認為,稻盛和夫的經營思想主要關注的是“人”,而不是“事”。服務于人,才是企業存在的終極目的。人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人在稻盛和夫的眼中,是一種精神人、社會人、良知人、組織人。員工不再是企業被動的人力資源,而是被企業信賴和依靠的主人,并且能夠成為企業有效的經營者。
基于此,吳影博士提出了“優體福”三把尺子的理論構建:
第一把尺子,他稱為“利益的尺子”,這個尺子以自我為中心,以滿足個人利益為基點,以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原點原則。
第二把尺子,他稱為“道德的尺子”,以人性為中心,以道德為導向,以“做人何為正確”為原點原則,以良知為刻度。
第三把尺子,他成為“天理的尺子”,以宇宙為中心,以宇宙法則為中心,以天理為刻度。
第一把尺子,吳影博士是從企業的員工是物質人、個體人、自然人的角度提出的,這是“三把尺子”理論的第一層次。
第二把尺子,他是從企業的員工是社會人、精神人、道德人和良知人的角度提出的,是“三把尺子”理論的第二層次。第三把尺子,超越了物質人和精神人的劃分,超越了自然人和社會人的劃分,走向了更大的人類生存意義的層面,他稱之為靈性人、超越人和宇宙人。第三把尺子的理論原型是稻盛和夫的“敬天愛人”的思想。
第一把尺子,對于企業而言,重在經營“利益”——經營物質財富和金錢利益,通過經營能力來實現。第二把尺子,重在經營“事業”——經營人心,凝聚企業全體成員一起來干事業。第三把尺子,重在經營“人生”——經營企業的“人生”,經營成員的“人生”,主要提高心性來實現。
這本書不僅是個老板們看的書,對普通的個體讀者也很有好處,因為對于稻盛思想,無論你能學到多少,領會到多少,都有益而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