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李鵬總理訪問土庫曼斯坦的時候,土庫曼斯坦總統尼亞佐夫親自拿著一張照片對我們說,這個地方有很多天然氣,我們如果共同在這個地方建設一條管道通到中國,兩國的天然氣合作一定很有前景。”姚培生至今對這一細節印象深刻。
那個時候伴隨著蘇聯解體,中亞各國相繼獨立,五國百廢待興,中國與中亞的交往也開始了新的探索。20年間,斗轉星移,“新絲綢之路”從概念到實施,慢慢走上了軌道。
吉爾吉斯斯坦:繁榮的邊貿
姚培生與中亞有著深厚的緣分,中亞五國,他任過兩國的大使。
1995年4月,姚培生赴任吉爾吉斯斯坦。雖說他是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二任大使,但這是他第一次任大使之職,“對我個人來說還是有一定壓力的,因為它們是新獨立國家,我們與這幾個國家打交道不多?!币ε嗌f。
友好的氛圍很快化解了壓力?!凹獱柤顾固箯纳系较?,從領導人、官員到百姓,對我們都非常友好?!币ε嗌忉?,這是因為中吉兩國建交的時候,中國重申了政策是和平共處,不干涉吉爾吉斯的內政?!斑@一點讓中國贏得了他們的尊重。”姚培生說。
“在經濟上比較落后,但自然環境很好”,這是吉爾吉斯斯坦給姚培生的第一印象。在蘇聯時期,吉爾吉斯斯坦主要發展冶金、機器制造、棉花種植業,經濟結構單一,蘇聯解體后對它的經濟打擊很大,“很多吉爾吉斯人在俄羅斯等國家打工,它每年國民收入的十分之一是靠打工掙回來的。即使到現在,它的經濟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姚培生說。
吉爾吉斯斯坦國內的礦藏資源豐富,尤其是黃金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吉國的庫姆托爾金礦公司是世界十大金礦之一。但姚培生說,“有金礦,但也得靠開發,有國際市場是不是?”相對不完善的配套設施讓吉爾吉斯斯坦的金礦沒有得到充分的開采與利用。
所以姚培生認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對與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來說,都是益處巨大的。
中吉兩國“新絲綢之路”的復蘇是從90年代開始,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山水相連、陸路相通,擁有1096公里的共同邊界,姚培生說,在90年代初,雖然中吉兩國沒有大的合作項目,但邊貿往來卻十分興旺。
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有兩個口岸,伊爾克什坦和吐爾尕特,其中以邊境小額貿易為主的吐爾尕特口岸在1993年曾經創造過征收稅款1億多元的紀錄?!拔以浀竭吘车馁Q易市場去看過,很多中國在擺攤賣諸如衣服、鞋帽、電器這些小件商品。”姚培生說。
在兩國頻繁的經貿往來中,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也是吉爾吉斯斯坦最大的商品進口國。多年來,中國向吉投資和經濟合作的項目中主要包括公路建設、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通訊設備供應與餐飲的,據數據顯示,自1995年到2010年初,中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直接投資已累計近1.5億美元。
哈薩克斯坦:互信之道
從吉爾吉斯斯坦卸任后,姚培生隨即被派往位于東北歐的拉脫維亞,2000年,他回到中亞,開始了三年的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生涯。
哈薩克斯坦在中亞居于“首富”的地位,它的富裕是與生俱來的,其石油探明儲量列世界第13位,鈾儲量世界第二,鐵礦石儲量占世界的8%。“哈薩克斯坦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了其他四個國家?!币ε嗌f。
姚培生認為,哈薩克斯坦取得這樣的成就與總統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努力有巨大的關系?!凹{扎爾巴耶夫在治國方面很有一套,哈薩克斯坦經歷了幾次經濟危機,都給他采取的反危機措施安全度過了。他在2005年提出國家30年戰略,現在基本實現了,他現在又提出2050年戰略,目標是跨入全世界發達國家30強,照這樣的發展勢頭看來是能實現的?!?/p>
姚培生給記者講了一個他與納扎爾巴耶夫的故事。“納扎爾巴耶夫在外交上很有進取心,他在1992年提出建立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成為他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2000年的時候,納扎爾巴耶夫想舉行亞信會議成員國領導人,他催促姚培生,“大使先生,我的提議很重要,你需要盡快報告給中國的領導人,希望貴國領導人重視并且促進這個活動?!?/p>
姚培生明白他的急切,對他說,“我已經記住您的話了,我會盡快報告。”納扎爾巴耶夫又說,“你不僅要報告,你還要干實事?!?/p>
“他當時說話的口吻不像往常那樣的外交語言,而是上級對下級的態度,”姚培生在說到這一往事的時候,哈哈一笑?!拔夷苊靼姿钠惹?,所以很快就把他的建議匯報給了國內,我個人也為這個會議作了很多準備工作?!?002年6月4日,第一次“亞信會議”領導人會議在哈薩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圖舉行。江澤民主席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 。
納扎爾巴耶夫與中國的感情非常深厚,姚培生說,中國的海南是納扎爾巴耶夫非常喜歡的一座城城市。1997年,納扎爾巴耶夫首次應邀前往海南休假,從那時起,他就同海南結下了不解之緣。從那個時候到現在,納扎爾巴耶夫先后5次來海南訪問或出席博鰲論壇年會。
“納扎爾巴耶夫是到中國次數最多的領導人,至今已來了18次了。領導人之間的交往是必須的,交往得越多,互信程度自然就會提高,如果兩國缺乏互信,那么其他往來就談不上了?!币ε嗌f。
正是在這樣的互信基礎下,中國已成為哈薩克斯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12年,中哈雙邊貿易額為256億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哈雙邊貿易額135.7億美元,同比增長23.1%,全年貿易額有望突破300億美元大關。在能源合作上,中國投資50億美元入股哈薩克斯坦卡沙甘油田,這是近50年來發現的最大油田,此外這里還蘊藏著1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在采訪中,姚培生還特別跟記者提到哈薩克斯坦將在2017年舉辦的世博會。姚培生在上海世博會時任中國館副總代表,對如何辦好世博會很有經驗?!肮_克斯坦能申請成功辦世博會時很不容易的,因為擊敗了比利時等國家,這說明它在經濟上有一定實力。我去哈薩克斯坦出差,見到了管理世博會的領導,我對他們說,中國在這方面很有經驗,希望哈薩克斯坦能派人來中國學習經驗。另外,利用這個世博會,一定要多吸引中國人與世界各地的人去哈薩克斯坦參觀旅游。
建新絲綢之路政策相通最重要
中亞五國雖是近鄰,但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卻是陌生、遙遠的國家。姚培生說,“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內的媒體宣傳的少?!?/p>
對此,姚培生感到非常可惜。“實際上中亞的旅游資源非常多,比如說吉爾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湖,湖里的水非常干凈,水里魚類多種多樣。我建議中國的旅游部門多到中亞去看看,把旅游作為中國與中亞交往的一個重要任務,這個潛力是非常巨大的?!?/p>
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對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出五點,加強政策溝通、加強政策溝通、加強貿易暢通、加強貨幣流通、加強民心相通。姚培生認為,加強政策溝通是最重要的,“因為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經濟政策,如果基本政策不溝通的話,其它幾個方面很難實現。我舉個例子,中亞國家的軌道比我們寬13厘米,為了運輸暢通,到底建什么樣的軌道更合適一些,就需要大家坐下來談。政策相通是原則問題?!?/p>
但確實,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提出倡議是表達了我們的一種美好愿望,表明了中國希望在與中亞的共同繁榮上有所作為,期盼大家共同來做這個事情?!?/p>
姚培生向本刊記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要從看得見的東西著手去做,比如說交通。在航空方面,中國基本上與中亞國家是相通的,航空交通還要繼續發展,希望將來所有中亞國家的首都與北京都能實現直航。在鐵路方面,這次習主席訪問中亞也提到了,如果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鐵路如果能夠連接起來,那么對中亞跟中國的交通來說就是很大的突破,等于陸路都暢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