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人為什么愛整容
消費主義的文化讓韓國女性在取得職業和經濟成功的同事也收獲了容貌上的改良。
隨著2013韓國小姐選拔大賽拉開帷幕,各位韓國佳麗的靚照曝光,隨即便引來韓國網民們一頓唏噓,驚呼“撞臉”,這些佳麗都有著鼻尖接近90度的高挺鼻子,瓜子臉,厚薄適中帶點豐盈的嘴唇以及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尖尖的下巴。這樣的五官與傳統韓國人的長相相去甚遠,1960年的韓國小姐Mihija Sohn的臉是圓的,鼻子是扁的,眼睛很小,體現了韓國人的自然容貌特征。整容已經成了韓國小姐公開的秘密,2012年的韓國小姐金宥美小臉龐,大眼睛,高鼻梁和寬額頭。而中學畢業相冊上的她,眼睛小、鼻子也沒現在高,看起來簡直判若兩人。
不只是演藝明星,整容在韓國社會成了主流。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協會統計,每五個韓國女人就有一個人女人整過容,美國女性整容的比例是二十分之一。過去二三十年來,消費主義的文化讓韓國女性在取得職業和經濟成功的同事也收獲了容貌上的改良。在韓國社會,認為整容是女性身體物化的女權主義聲音從來沒有出現過。隨著韓國流行音樂文化K-pop 的崛起,韓國出現了完全新的美學觀,僅僅是想要變得更白的美學觀點已經褪色了,現在流行的整容美學既向白人特征致敬但也不完全復制白人的面部特點。
美貌壓倒智慧
首爾著名的整形醫院都聚集在江南區一帶。很多整容機構都推出了各自的優惠信息,如母女整形優惠活動、“1+1”整形優惠活動等。不過整容并不是大都市的專利,也是鄉下女孩的夢想,在韓國整容已經成了全國性的癡迷。龜尾市是距離首爾115英里的小城,龜尾高中的女生紛紛向父母要割雙眼皮的錢,并且保證割了雙眼皮之后會好好學習。
對龜尾市的女孩子來說,整容的動力來自她們熱愛的韓國當紅女子偶像團體Wonder Girls、少女時代組合(Girls Generation)等樂隊組合,這些少女樂隊都是17到20歲的女歌手,都長著小臉,大眼,鼓鼓的鼻子,尖下巴,就像從動漫里面走出來的人物。
K-pop文化不僅僅是音樂它還包括方方面面。如果崇拜這些明星,喜歡她們的長相,粉絲們就會試圖讓自己像她們。很多女孩就是奔著明星臉去整形機構接受手術。有些明星甚至為整容公司做代言,打開位于漢城一個時尚地區的灰姑娘整容診所的網頁,韓國新生代偶像歌手G.NA|(又名崔智娜)就會跟你介紹該診所的鐘大夫如何高明。不過韓國明星大多不會承認自己做過整容手術,G.NA自己否認做過豐胸手術,自曝整容部位其實是左眼。不過明星整容太普遍了,有很多網頁專門分析當紅的明星都整了那些部位。
除了K-pop文化的影響,韓國落后與先進的奇怪組合促成了韓國人愛動手術刀的文化氛圍。韓國家庭大多保持著一大家人吃住在一起的古老傳統,但同時也鼓勵孩子們每天努力工作18個小時。韓國有著世界上比例最高的智能手機使用率67%,95%的家庭可以上網。從不用鑰匙需要輸入密碼的門鎖到火車上的卡拉OK包廂,科技已經滲透進韓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對女性的要求卻非常高,既需要她們養育孩子也要求她們做合格的公民,當然更需要她們外表美麗,體現出女性特質。
韓國在工作場所對女性外貌的要求非常嚴格,其標準比西方國家要高得多。比如工作申請除了簡歷之外還要求提交免冠照片。美麗在世界各地都是優勢,但是在韓國它是必須的、首要的,公開的,雇主們除了查看職業能力之外還要審查外貌的吸引力。不管是對是錯,韓國女人自己也在促進這種文化的傳播。1997年韓國經濟危機之后,女人們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工作,紛紛加入整容的行列,促進了整容手術的流行。
融入西方的自卑心
在美國整形美容醫生拉爾夫·米拉德1954年來到韓國的時候,事情完全不是這樣。20世紀的前50年,韓國是日本的殖民地,備受凌辱,之后的朝鮮戰爭(1950-1953年)讓韓國一片狼藉。米拉德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首席整形醫生來到韓國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他的部分工作是處理韓國因意外和燒傷而毀容的患者。不過米拉德決定以不同的方式幫助韓國——他做了韓國歷史上第一例雙眼皮手術。
米拉德的理由是讓容貌更加西方化有助于幫助韓國人更好的融入國際社會,他說,亞洲的丹鳳眼恰恰體現著東方人的忍耐和不動感情的消極特征。割雙眼皮的手術很快流行起來,第一批顧客是韓國妓女,她們希望能夠吸引美國大兵的注意力。割雙眼皮這項美容手術很快成了韓國的主流文化。
韓國第一家美容診所于1961年落成,漸漸的,做整容的女性數量不斷增長,直到今天,割雙眼皮還是最受歡迎的美容項目,其次是隆鼻,這項美容是延長和增高鼻梁。這兩項美容項目今天已經非常流行了,而且相對來說要成熟安全。
這兩項美容讓人們思考,韓國女人是否想整容像西方人?這讓人聯想起美國學者尤金妮亞·高博士所提出的“自我種族偏見”的現象。她的研究論文“種族特征的醫學化”集中考察了美籍亞洲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受到文化視角的影響。她認為,在西方文化的觀察下,亞洲民族的種族特征常常變成了消極的特點,女人們很可能會通過手術做出改變。
尤金妮亞·高本來學的是人類學,但是她的論文已經成了考察美籍亞洲人整容的奠基之作。即使到了二十年后的今天,她的研究依舊有著時代意義,她說美籍亞洲女人改變種族特征的整容努力并非是改變的過程,而是歸化的過程,這讓她們能夠融入西方人之中。
但是韓國人整容的美學觀念并非這么簡單,如今韓國人都追求小巧,細長的臉,雖然很多白種人就是這樣的臉型,但很多白種人明星有著突下巴,高顴骨,但是亞洲明星則都是小下顎,顴骨也不明顯。所以,有些美容,比如隆鼻和割雙眼皮確實可以看做是自我種族偏見的影響,但是V型臉卻是亞洲的獨特要求,幾乎不符合美國人的審美觀。這種整容手術完全是為了改變韓國人的種族特征。
韓國人追求“小V臉”,是因為大多數亞洲人頭骨寬,臉盤大,所以即使是下頜稍稍寬點就會讓她們看起來沉重,晦暗,卑鄙,削尖下巴則能讓她們的臉變得小巧、細長、漂亮。所以雙顎手術近年來風靡韓國整容界。有關雙顎手術的廣告在韓國鋪天蓋地。張貼在地鐵站的廣告上寫道:“雙顎手術是最漂亮女士的選擇?!?/p>
這種手術典型的做法是,醫生從口腔內做一個3厘米長的切口,然后插入3至6毫米鋸或銼刀。削掉部分頜骨,剩余的頜骨向前或者向后推移,這要根據事前的模型測定,這項手術要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進行。手術之后,頜骨需要用鈦板和鈦釘固定住。其副作用從出血、感染、浮腫到面癱不等。去年一名接受過雙顎手術的大學生自殺,時年23歲。她在遺書中寫道,術后無法咀嚼食物,同時由于淚腺神經受損,她不能停止流淚。
這么重大的一項手術在韓國竟然被視為是最平常的手術,不得不讓人感嘆韓國人改變種族特征的決心之大。不過韓國的文化正在改變,對待外貌的審美要求也在改變,隨著韓國經濟日益成熟,對經濟增長和財富增加的瘋狂需求也會減弱,也許女性的外貌壓力也會消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