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rPulse網站每天都會列出美國市場新上市的啤酒品牌。近期,網站貼出了Cigar City公司的比利時風味黑啤、Odell公司的桃味啤酒,還有一款黑麥啤酒、一款櫻花淡啤酒以及一款大麥酒,新酒名單還在不斷擴大中。1978年,美國只有89個釀酒廠;到了2013年初,這一數字已上升到2336,幾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釀酒廠開張。這些酒廠大多數屬于小規模,不過為數眾多,也有極具潛力的“黑馬”,像SamAdams和Sierra Nevada這樣的品牌,如今也逐漸成為了全國范圍的大牌子。與此同時,行業巨頭百威啤酒的銷售額卻遭遇了連續25年的下降。
因此,在聽說美國司法部擔心百威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英博集團(Anheuser-BuschInBev)有強迫性壟斷的趨勢時,我有些意外。今年1月,司法部對安海斯集團提出訴訟,阻止其完全收購墨西哥的莫德羅集團(Grupo Modelo),安海斯此前已擁有該集團50%的股份。此次訴訟并不是基于任何泄密文件,也沒有跡象表明安海斯有壟斷市場或提價的傾向,而是基于司法部經濟學家的一項研究。該經濟學家利用博弈論和復雜預測模型,預估出了安海斯擴張后的潛在舉動:無論由誰來經營,公司都不可避免的要違反法律。
經濟學家論證,安海斯在過去幾十年中使用了博弈論中所謂的“觸發策略”(trigger strategy),也就是啤酒領域的“相互確保摧毀”(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Doctrine,冷戰時期的核威懾理論,編者注)。其向競爭對手發出信號,如果對方降價,自己將會發起一場惡性的零售戰爭。1988年,米勒康勝啤酒(MillerCoors)降低了其龍頭產品的價格,致使安海斯公司在全球主要市場對百威等品牌進行大幅降價。彼時,安海斯對《財富》雜志放話:“我們并不想挑起一場‘大屠殺’,但無論競爭對手采取什么行動,我們也會跟著做。”最終,米勒康勝迅速放棄了減價行動。
公開形式的“觸發策略”是完全合法的。事實上,那是航空公司、手機以及眾多其他行業都在實踐的方法,以此來保證價格的增長。從上世紀80年代末安海斯和米勒發生爭執開始,美國各大啤酒制造商爭相行動了起來,將各自的價格保持在高于經濟學預測的水平上。根據古典經濟學理論的供求關系邏輯,相互競爭的制造商為保持各自在市場中的份額,應該將價格降低到略高于生產成本的水平。
此次百威啤酒采取的“觸發策略”,被博弈論中所謂的“流氓玩主”所挫敗。當百威和米勒相繼提高價格時,莫德羅集團的科羅娜啤酒卻不為所動。司法部就此判斷,安海斯試圖收購莫德羅并非因為這家公司的產品,而是認準了科羅娜啤酒在美國市場所占的7%份額,擁有科羅娜可使安海斯對其全線品牌進行提價。而如果提價幅度是3%,那么公司每年將大約多收入10億美元。
然而,安海斯集團的代表們表示,計劃收購科羅娜主要不是為了主導正在縮減的美國市場,而是從屬于一個更大的全球戰略。安海斯在這方面的進展十分順利。1999年成立的巴西公司安貝夫(Arnbev),善于利用創新科技和經營效率來瓦解市場競爭,通過收購來擴大自身利潤,曾吞并了多家拉美公司;2004年,其與比利時巨頭英特布魯公司(Interbrew)合并;2008年,合并后的英博公司接手了安海斯一布希。在此過程中+HFq0Y3CVWUzeJKRjqodDA==,其還入手了中國第三大釀造商以及加拿大啤酒品牌拉巴特(Labatt)。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我們在美國看到的以規模為基礎、全球范圍內的啤酒商合并,尚處于初始階段。在“禁酒令”(Prohibition,美國1919-1933年實行的法規,編者注)以前,啤酒大多為地區生意,無數小型釀酒廠是以地區街道命名的。直到近些年,零售、食品生產、銀行以及眾多其他行業還大部分被區域公司所占據。近幾十年,大公司爭相占領跨國市場,競爭集中在對美國、歐洲以及日本市場的統治上。
然而如安海斯公司所言,兼并莫德羅集團是在為21世紀新一輪啤酒業大戰做準備。傳統的美國、歐洲及日本市場已經沒落,今后最賺錢的市場會是中國、印度、拉美、東歐以及非洲的富裕國家,在這些地區,每天會有數以百萬青年人購買他們合法的第一瓶酒。在這一戰場上,安海斯已經面臨著諸如丹麥的嘉士伯、英國的南非米勒以及日本的朝日等勁敵。
上述公司認準的都是幾倍于現存規模的國際市場,這也解釋了為何在過去幾個月中有如此多的并購。司法部最近批準了企鵝出版社與蘭登書屋的合并,對于美國航空公司與全美航空的合并計劃預計也將通過。然而,這些大型并購不一定導致破壞性壟斷。司法部前任首席經濟學家卡爾·夏皮羅說,大型并購可以提升競爭環境。企鵝出版社與蘭登書屋組合在一起,可以抑制亞馬遜公司;美國航空與全美航空一道,才能與達美航空抗衡。他認為恐懼感是主要因素,當所有人都留意自己處境的時候,市場運行的最好。
夏皮羅承認,司法部的觀點比許多經濟學家的研究要滯后,加重了我們對于大型并購的恐懼感。不過,他認為情況已有所改觀,司法部的經濟預測正向著更靈活的方向發展。當安海斯的高管們重新修改過莫德羅收購計劃,使之不影響莫德羅在其國內的利益之后,司法部已經開始重新測算該計劃的各項數據,并將在近期公布結論。
在今后的幾十年中,美國政府官員可能不再會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然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反壟斷法層出不窮,使得經濟學家擔心,政府將驅趕外國競爭者而扶植本土巨頭。21世紀的壟斷戰爭,很可能不是在大型企業間進行,而是在注重自身利益的政府間展開,希望他們不要實施各自的“觸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