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發現,很多患有重癥肌無力的患者自認為不能吃蘿卜,甚至有的患者連胡蘿卜也不敢吃。我認為這種一概而論的觀點有失偏頗。
關于重癥肌無力,中醫認為其根本的病機是氣虛下陷,補中益氣是治本之法,飲食上宜溫補。而老百姓認為蘿卜為下氣耗氣之品,尤其是服用人參類補氣藥時更為禁忌。其實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首先,我國地域廣闊,蘿卜的品種很多。一般講,紅蘿卜和胡蘿卜性微溫,白蘿卜性平,青蘿卜性微寒。重癥肌無力的患者比較適宜食用紅蘿卜、胡蘿卜和白蘿卜。青蘿卜煮熟后寒性已去,偏于益脾和胃,適量食用也沒有問題。
其次,中醫講五臟六腑之氣要升降協調。脾氣宜升,胃氣宜降。重癥肌無力屬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補養的中藥,如服用黃芪、人參、黨參類補中益氣,升舉陽氣,但有些患者服用補氣藥就上火或難受。而蘿卜入脾胃二經健胃消食,也可補中?!侗静菪戮帯分兄v人參和蘿卜子同用而相得益彰,“蓋人參補氣,驟服氣必難受,非止喘脹之癥也,然得蘿卜子,以行其補中之利氣,則氣平而易受。是蘿卜子平氣之有余,非損氣之不足。實制人參以平其氣,非制人參以傷其氣也。”近代名中醫張錫純稱贊蘿卜子“此乃化氣之品,非破氣之品”,謂其“借以消食順氣,轉不傷氣,因其能多進食,氣分自得其養也”。可見,蘿卜較蘿卜子氣味更為平和,配合中藥適當食用,不會傷及正氣。
再次,從現代醫學和營養學角度看,蘿卜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蘿卜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蘿卜不含草酸,不僅不會與食物中的鈣結合,更有利于鈣的吸收。蘿卜含有能誘導人體自身產生干擾素的多種微量元素,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所含葉酸有抗癌作用,木質素也能提高機體對癌瘤的免疫力,對防癌、抗癌有重要意義。蘿卜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排出體內廢物。常吃蘿卜可調節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癥等疾病。東北紅蘿卜對痛風患者十分有利。胡蘿卜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原,進入人體后可轉化為維生素A,有益于保持視力正常,治療夜盲癥和眼干燥癥。
千百年來,老百姓雖然不懂得這么多的科學道理,但卻知道食用蘿卜防病治病的諸多益處。我國民間流傳著像“蘿卜上市、醫生沒事”,“冬吃蘿卜夏吃姜,不要醫生開藥方”,“吃著蘿卜喝著茶,氣得大夫滿街爬”等俗語。胡蘿卜還被人們稱為“小人參”。
總的來說,重癥肌無力的發病和人體免疫力減低有關,患者往往因為呼吸道的感染誘發或復發,而蘿卜有這么好的防病功效,我們還是不要輕易地拒絕?;加兄匕Y肌無力又同時患有其他一些疾病的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挑選一些適合自己的蘿卜品種,如眼肌型重癥肌無力患者可適當多食胡蘿卜,同時患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患者可選東北的紅蘿卜。
另外,西醫建議重癥肌無力的患者選擇高蛋白,富含鉀、鈣的飲食,以補充營養,對飲食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限制。而重癥肌無力患者,多脾氣虛弱,高蛋白飲食不易消化吸收,加食適量的蘿卜健胃消食,既可幫助營養的消化吸收,又可避免厚膩飲食損傷脾胃之氣。這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就是補中益氣的作用。
重癥肌無力患者食用蘿卜,燉、煮、炒都可以,炎熱的季節適量涼拌食用也可以。但生蘿卜產氣較多,重癥肌無力患者脾氣虛弱下陷,容易腹脹,最好少食或禁食。蘿卜煲羊腩,就比較適宜重癥肌無力患者。當然,大家不必拘泥于這一道菜品,根據以上原則變換出不同的自己喜歡的飲食配合,中西醫治療,一定會取得更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