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發展和興衰,關鍵在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企業發展戰略和管理制度的制定;企業的自主創新、生產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核心在人,所以北汽集團把人才提到戰略高度。
他介紹,北汽集團自上而下地高度重視人才的發展,給予人才充分的發展空間。
在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的辦公室墻上,貼著一紙座右銘,僅書二字:“聚賢”。可以看出,徐總對人才的高度重視,北汽集團對于人才戰略的高度重視。
人才高度決定企業高度,人才深度決定企業生命之長久。對于北汽集團來說,要想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走高端化路線,而人才是實現高端化的重中之重。北汽集團提出,人力資源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北汽集團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要想贏未來的發展,關鍵在于匯聚賢才。陳江介紹,北汽集團加強了對人才工作的認識,全面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為把北汽打造成國內一流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汽車集團,進入世界500強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人才發展 規劃先行
為支撐北汽集團“十二五”和“二次創業”的戰略目標對人才的需要,2011年,北汽集團特制訂了“十二五”人才發展工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到2015年末,在崗職工年平均人數預計將達到12萬人左右,較“十一五”末翻一番。陳江說:“我們在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的培養、人才激勵等方面制定了相應的措施,以確保達到和實現目標。”
他介紹,北汽“十二五”人才工作的重點是實施“五五六”人才戰略、推進“百千萬”人才工程。即:創新五項人才機制、凝練五支人才隊伍、構建六個保障體系。通過這些戰略舉措,培養和造就百名戰略企業家、千名集團級科技人才和萬名高技能人才。
圍繞北汽“十二五”集團化、國際化戰略目標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需要。
陳江介紹 ,依據規劃,廣納賢才。他說:“2011年起,我們每年都要進行年度人才發展規劃分解,確定年度的計劃和規定的措施方法。通過這些方式,推進北汽的人才隊伍建設,表彰各類優秀人才,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促進其他人才帶動發展。兩年來,我們落實的很好。2013年,我們仍將按照規劃進行分解,積極推進“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努力打造一支適應北汽發展需要、門類齊全的人才隊伍,引領北汽集團各項事業的發展。”
匯聚人才 造就人才

北汽集團提出,走集團化道路,實現跨越式發展這一戰略方針。針對北汽集團近幾年快速發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撐的現實需求。陳江表示,我們認真分析當前北汽的人才發展工作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比如,當前我們要解決好機制創新問題,打破人才工作的陳規,用機制創新為人才工作帶來新的動力;要解決好隊伍建設問題,對照北汽“二次創業”大發展對各支人才隊伍提出的要求,統籌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要解決好組織保障問題,建立完善利于推進人才工作的新型工作體系,提高人才發展工作的組織化、科學化程度。
為支撐集團化戰略的發展,近年來北汽集團在匯聚人才、造就人才方面,采取一些嘗試性的創新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陳江介紹,幾年來我們把重視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作為我們人才隊伍建設的出發點,以人人能成才,人人做貢獻為指導思想,明確與公司發展相適應的戰略標準,類型和數量。引領員工首先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進取,把人才培養,人才發現和人才使用,人才狀況作為衡量我們各級企業的重要標準,同時也按我們黨管人才的要求,確定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增強憂患意識,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把聚積和用好人才作為一項戰略任務確實抓緊抓好。
我們堅持廣納賢才,采取多種人才引進的機制,適應人才多樣化。集團建立了招聘部門和用人部門的機制,堅持五洲四海,五湖四海的原則廣納賢才。目前集團已形成特殊崗位人才,獵頭招聘,集團校園招聘,海外人才招聘的相關制度和流程。集團每年進行兩次大規模的海外招聘,前往美國、德國、日本及我國香港地區等汽車工業發達及人才集中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公開全球招聘,主要引進技術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每年都有100多名中高層的技術人員加入北汽集團。同時為了使用人才,為了更好的留住人才,我們認真貫徹國家和北京市的相關政策,也為他們積極創造各種條件,切實改善人才的工作條件,我們為此建立了戶籍安排,配偶子女安置,住房供給等多項配套措施,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我們還堅持用事業吸引人才,堅持制度創新引導人才的工作氛圍。北汽集團建立了有利于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有利于集團內部人才合理配置流動的和諧的人才機制。在人才引進方面,圍繞人才大發展的需要,積極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積極爭取中關村的人才引進政策,進一步疏通高層次的人才障礙,使北汽吸引人才的環境達到最優;在人才的使用方面, 我們也不拘一格打破常規,大膽使用年青人,確保每個管理人員的身后都有一名后備人員,作為今后的人才儲備,并把這些人納入到我們的人才庫中;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搭建了崗位成才的舞臺。基于建立學習型組織、發展重要性的充分認識,北汽集團確立了人才培養的各種方式。對于我們的后備干部,集團黨委和有關部門,制定了嚴格的培養標準和培養計劃,按照送出去和走下去的程序開展掛職鍛煉,崗位交流,海外培訓,為他們腳踏實地,開闊視野,形成全球化戰略眼光和創新思維創造必要的條件;對于中青年的職工,集團制定了短期脫產培訓和學歷提升教育的有關政策,積極探索職工職業生涯的管理模式,領導職工按照企業發展的需要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實現了人才成長和企業發展的雙贏局面;在人才的激勵方面,我們也建立人才的評級表彰的長效機制,堅持每年對我們的優秀人才進行評審和表彰,同時在整個集團推行專業技術的首席專家制,和專業機能人才的首席技師制,使廣大職工確定感受到在各個崗位都有提高素質的環境,施展才華的機會,發展成才的途徑,因此,也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最后,陳江坦言,面對建設“實力北汽、規模北汽、世界北汽、和諧北汽”的新要求,面對集團“十二五”發展和“二次創業”的任務要求,北汽“十二五”期間的人才發展工作任重道遠。
汽車縱橫:2012年北汽集團的發展情況怎樣?
陳江:雖然我國汽車行業進入了微增長階段,但從北汽集團看,2012年的基本目標都實現了。北汽集團累計銷售170.1萬輛,同比增長10.3%;生產167.3萬輛,同比增長10.5%;營業收入2100億元,利潤170億元,綜合經營指標排名行業第四,僅次于上汽集團、一汽集團、東風集團。
在內涵與外延雙輪驅動下,目前北京現代、北京奔馳等合資品牌增長很快。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產銷突破6.6萬輛,市場認知度大幅提升。商用車板塊,北汽福田也止跌進入增長態勢,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優勢。
總體看,2012年北汽集團的增長率高于行業。2013年,北汽集團還提出了200萬輛以上的銷售目標。
汽車縱橫:近幾年為什么北汽集團發展這么快?
陳江:十多年來,北汽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這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集團的發展戰略。從2006年起,北汽集團提出“集團化發展”的戰略目標,隨著集團化建設的深化,徐和誼董事長還提出了“二次創業”,打造國內領先大集團的概念。
二是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北汽的自主品牌,相對其他集團起步較晚,但經過這幾年,我們不斷地積累,其發展勢頭很好。
三是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隊伍,這是北汽集團成功發展的核心所在。事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人。人才,為我們事業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在以徐和誼董事長為首的精英團隊帶領下,北汽集團在產品研發選擇方面與市場密切配合,并取得很大發展。

另外,與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分不開。北京市把汽車行業確定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以及現代制造業也給予我們很大支持。所以,綜合因素促進了我們北汽的發展。
汽車縱橫:目前,北汽集團的人才隊伍是怎樣的?
陳江:截至2012年底,北汽在職員工83000人,相較去年,增長20%以上。其中,技術方面的中堅力量約為26000多人。我們堅持以內部培養為主,兼顧國內國際引進支撐集團發展的各類專業人才。
汽車縱橫:如何看待汽車行業的“高管跳槽”現象?
陳江: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說,中高端,尤其是高端人才仍然比較緊缺。近些年我國汽車的快速增長,人才需求量很大,出于各方面的原因,現階段人才流動相對比較多,這對于目前我國汽車行業發展階段,屬于比較正常現象。因此,如何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發揮好他們的能力,是目前各大車企的關鍵。
汽車縱橫:北汽集團是如何吸引人才的?
陳江:用事業吸引人才,造就人才。近年來,在“十二五”戰略和“二次創業”目標的指導下,北汽的發展勢頭強勁,特別是自主品牌領域,對優秀人才也是一種吸引。自主品牌,對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相較外資品牌、合資品牌,還是比較弱的。自主品牌要發展,必須放在更高的高度上去發展,必須要有好的人才,但目前自主品牌發展各類人才都比較缺乏,在這方面,我們還在加緊努力,吸引各方人才,推動北汽自主品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