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斷提醒自己的一點,就是最終決定性的力量是市場,是因為巨大的市場發展給了我們機會,我們只是抓住了機會。”在對寶馬在中國的成功進行評價時,史登科給出這樣謙遜的回答。這是1月10日下午,在北京香港馬會會所的一間會議室內,史登科以這樣平和的心態向眾人告別。
一個月前,寶馬集團大中華區宣布,現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登科將提前退休,繼任者寶馬德國高級副總裁安格將在今年一季度上任。從2004年寶馬銷售1.5萬輛到2012年的32.6萬輛,8年時間寶馬在華銷量提高20倍。史登科強調的全方位本土化融合對寶馬在華的成功起到重要作用,全方位本土化融合涉及管理、營銷、人才、產品、文化等多個方面。
對于寶馬在華而言,史登科的離任僅為前奏。隨后的一個月內,寶馬(中國)副總裁陸逸和華晨寶馬營銷高級副總裁戴雷相繼遞交辭呈,在此之前,兩人分別主管寶馬在華進口車和國產車的市場銷售工作。
據悉,接替史登科的新總裁安格正式亮相的時間很可能將推至2月份以后。以2012年的數據,奧迪在中國銷售約40.5萬輛,寶馬已經成功縮小與奧迪的差距。如何在高層更迭的環境下,延續寶馬在華成功的本土化、人員管理和架構,進一步追趕及縮小與奧迪之間的差距是一道難題。

如今,史登科離開寶馬的日子已進入倒計時,對于繼任者,寶馬提供的資料顯示,現年54歲的安格已在寶馬集團任職近25年,之前擔任寶馬德國高級副總裁,管理著德國這一重要區域市場的銷售和市場營銷工作。當前寶馬 (中國)雖然銷量快速提升,但渠道利潤遭遇嚴重挑戰。作為新的繼任者,安格是做區域市場出身,對于渠道的建設和發展具有獨到的優勢,從其最擅長的渠道著手,這對于迎接目前寶馬(中國)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也會起到積極作用。
寶馬公司這些年在中國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與其尊重本土文化、尊重人才、尊重消費者、尊重合作伙伴密切相關。同時在愛心基金、加快寶馬汽車本地化進程、加大華晨寶馬及研發中心的投資力度等一系列行動中體現出了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對中國汽車業發展所做的努力,重塑了寶馬汽車在消費者、在政府及汽車行業中的良好形象,這也許是寶馬汽車在中國所獲得的更大財富。如何承繼這一財富并將其發揚光大,也是安格上任后所面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