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持/孫宏濤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長期以來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結果。熬夜損害健康這已是許多人的共識,而專業人士更是表示,熬夜其實最“傷心”!
孫博士心血管診室
孫宏濤,醫學博士,留德博士后,國家心臟病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媒體人為何屢屢中招
●本刊記者: 我的一個本地同行,前陣子在連續值了兩個夜班后倒在了辦公室再也沒有起來。而他所在的這家媒體像他這樣熬夜后猝死的案例幾乎年年都有,想起來都令人心驚!
○孫宏濤:說到這個,我想起了幾年前看的一篇文章:《疲憊的中國》,文章中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過勞死”的陰影在侵蝕著我們和周邊的人群,其與長期超時工作息息相關,警務人員、新聞工作者、IT人、文化演藝人士、企業家、政府官員、醫生、律師等職業不幸“中槍”,成為“過勞死”的高發人群。曾有調查顯示:這些危險人群“過勞死”時的平均年齡為44歲,而英年早逝的原因多為心腦血管疾病。
●本刊記者: 那這些外表風光實則“疲憊”的人們為何最容易被心臟病擊倒呢?
○孫宏濤:對媒體的編輯、記者們來說,在“版面不等人”的巨大壓力下,熬夜幾乎已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慢性疲勞與緊張的情緒,如溫水煮青蛙,一點點的在吞噬著健康與生命。醫學上早已證實:過度疲勞和緊張的情緒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獨立危險因素。正如高血壓的英文叫做hypertension,將其拆開就是hyper與tension兩個單詞,意思分別為“過分”與“緊張”。古人早知過分緊張會引起高血壓,繼而引發心臟病。另外,每天生活節奏緊張,這些“疲憊人”往往不太在意吃的食物是否健康,“湊合、對付”之下,高脂肪、高熱量的“垃圾食品”大量攝入,吃的過咸、過油,導致體內不知不覺的出現高血脂、高血壓,再加上應酬多,過量吸煙、喝酒,更是雪上加霜。
熬夜后心慌,心臟在報警
●本刊記者: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就是熬夜后會感覺到心慌,是心臟出了問題嗎?
○孫宏濤:健康人熬夜后也會出現心悸等情況。可以說,熬夜后心慌只是勞累的心臟發出痛苦的呻吟:主人主人,我累了,我困了!并不能說就是得了心臟病。
●本刊記者: 很多專家都提出過,熬夜最傷心臟,那么熬夜是如何“傷心”的呢?
○孫宏濤:人體的內分泌和晝夜節律有關,如果長時間熬夜會縮短壽命,增加心腦血管病發生的概率,嚴重的會猝死。熬夜讓本該休息的心臟“加班”,長時間連續工作不休息,身體處于極端疲勞、持續高度興奮的狀態,導致體內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兒茶酚胺分泌過多,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心律失常,在原有隱形疾病的基礎上,導致腦血管意外或者心臟意外;而且,長時間固定坐姿,飲水少,血液粘稠,除容易誘發心肌梗死外,還有發生肺栓塞的可能。長時間的廢寢忘食,還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嚴重時會發生低血糖昏迷,導致死亡。
辦公室人際關系復雜所導致的不良情緒也反復折磨著熬夜的人們,長期熬夜導致人體生物鐘紊亂,會造成免疫力降低,精神欠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睡眠質量差,脾氣暴躁等亞健康情形,嚴重者可導致持續緊張、抑郁,易激惹、敵意等不良情緒,而這些情緒對心臟健康來說,都是“負能量”。
另外還有一點,由于熬夜處于夜晚,陪伴左右的唯有香煙,咖啡,這些對心臟健康都有不好的影響。
熬夜后如何“亡羊補牢”
●本刊記者: 剛剛提到的記者、警察等職業,由于職業性質可能不得不長期熬夜,應該如何減少熬夜對心臟的傷害呢?
○孫宏濤:首先,缺啥補啥:“把失去的睡眠補回來”。適當補覺,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但要注意,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不一定相同,適可而止,那些大睡一場而補覺的人,其實并不能很好的讓心臟得到休息。如果沒有充分的時間補覺,午間的10分鐘小睡也是十分有用的;其次,調整不良的飲食習慣。經常熬夜的人其飲食習慣也往往不佳——早餐不吃,中餐湊合,晚餐則暴飲暴食。這種不良習慣容易導致血脂高、血黏度高、血壓高,進而可能使心血管發生病變。因此,“夜貓族”更需改掉吃肉多,吃蔬菜少的壞習慣,避免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食品,以防止肥胖、高血脂和高血壓。堅決不抽煙,避免酗酒。另外,熬夜者應該保證營養。應多吃豆類制品、魚類、牛奶、各種動物的腦以及新鮮蔬菜、核桃、大棗等;再次,加強鍛煉身體。可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興趣進行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打打羽毛球,多去戶外走動,有助于你的身體健康和精神愉快,也是擺脫熬夜后萎靡狀態的好辦法。而熬夜中如感到精力不足或者欲睡,就應做一會兒體操、太極拳或到戶外活動一下;最后,消除思想負擔。常熬夜者切忌憂慮和恐懼,注意在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緩解熬夜帶來的心理壓力。
心臟病人熬夜時要備急救藥
○孫宏濤:如果心臟本身不太好的病人,熬夜時一定要按時吃藥,急救藥也要放在身邊。對于長期熬夜的人群來說,定期體檢也很重要,另外,如果經常感到胸悶、氣短、疲勞、精神欠佳,或心絞痛,尤其是感冒后出現這些癥狀,一定要去醫院做個檢查。如果有人“犯病”不要慌,除了要立即撥打120外,應將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平整地面上,把領帶、衣服松開,扣子解開,將中指對著病人頸部下方的凹陷處,手掌貼在胸廓正中,另一只手壓在此手上,兩手掌根重疊,手指相扣,手心翹起,離開胸壁,兩臂伸直垂直向下壓,使胸廓下陷3~5厘米,然后放松,反復進行,每分鐘100次為宜。在急救人員到來之前,應該不停地按壓。
【鏈接】
熬夜喝咖啡不一定提神
熬夜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喝咖啡或喝茶提神,營養師表示,咖啡因的確會讓人精神振奮。不過,美國圣路加醫院睡眠醫藥研究中心的實驗發現,咖啡因對提升工作效率不見得有效,即使有用,也僅能維持短時間。
研究人員表示,咖啡因雖然提神,但相對地會消耗體內與神經、肌肉協調有關的維生素B群,缺乏維生素B群的人本來就比較容易累,更可能形成惡性循環,養成酗茶、酗咖啡的習慣,需要量愈來愈多,效果卻愈來愈差。因此,必須熬夜時,多補充些維生素B群,反而比較有效。
另外,熬夜時,有人認為吃甜食可以補充熱量,其實甜食也是熬夜大忌。晚餐后或熬夜時,不要吃太多甜食,高糖雖然能提供更多熱量,在一定程度上讓人興奮,卻會消耗維生素B群,也容易引來肥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