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導/邸東華(沈陽藥科大學)
“家有兒女,常備優卡丹。”優卡丹兒童感冒藥,電視廣告做得很火,可謂家喻戶曉。然而,近日有微博爆料優卡丹和好娃娃小兒氨酚烷胺顆粒,被證明對兒童有肝腎毒性,“一歲內禁服,六歲內慎服”。一石激起千層浪,給孩子用過的家長慌了神,不知道會有什么后遺癥;沒用過的人則擔心還有多少這樣的藥物。
早在2012年5月,因缺乏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數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含鹽酸金剛烷胺的非處方藥(OTC)的說明書進行修訂,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禁用本品。那么鹽酸金剛烷胺究竟是什么東西呢?還有什么其他的藥可能對兒童不利呢?
對兒童神經系統也有不利影響
沈陽藥科大學邸東華說:鹽酸金剛烷胺,為抗震顫麻痹藥、抗病毒藥,作為化學原料藥制成的制劑或者復方制劑有: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糖漿劑等共計102種。其不良反應常見有足部及下肢水腫、幻覺、精神混亂等,少數病人出現嗜睡、眩暈、抑郁、食欲減退等。由于小孩兒的身體發育不完全,“鹽酸金剛烷胺”對孩子的危害相對較大,除了之前報道過的傷肝腎之外,主要危害有:1對兒童神經系統有不利影響,可導致兒童出現多動、抑郁、失眠、幻覺等癥狀。2對兒童消化系統有不利影響,可產生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
一歲以下孩子禁用,那么大一點的孩子或者成人用就不會造成傷害了吧?邸東華表示,其實危害依然存在,但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安全性相對較高。
不要給孩子盲目服感冒藥
小孩子很容易就感冒發燒,邸東華建議:對付小兒發熱,首選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浴、貼退熱貼,必要時可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鼻塞可用生理鹽水滴鼻劑緩解,必要時可用點抗過敏藥。在此過程中要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發熱三天仍無好轉,或者精神萎靡,或發熱超過40℃且持續五六小時不退,建議盡快就診。希望家長不要盲目買感冒藥。1歲以下的小孩服藥尤其要慎重,可以適當選擇服用一些中藥來調理。
四大類藥品要慎用
對于這次事件更多家長還是關心到底還有什么樣的藥,寶寶禁用或是慎用的呢?邸東華說:須慎用的主要有四大類藥品——
1. 氨基糖苷類:我國衛生部已明確規定,6歲以下兒童應禁止使用這類藥品,比如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鏈霉素等,這些藥物容易導致兒童耳聾,還可能引起腎衰竭;
2. 大環內酯類: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等,這些治療衣原體、軍團菌、支原體的特效藥,往往會對兒童肝臟造成較大的損傷,如果用藥的劑量大,或用藥的時間長,則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藥物性肝炎,甚至可能引起死亡;
3. 氯霉素類:這類藥物目前臨床上使用得比較少,但兒童使用這類藥物后,可能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灰嬰綜合征,甚至引起兒童肝功能嚴重衰竭;
4. 奎諾酮類:氟諾沙星、環丙沙星等,是目前成人使用率比較高的藥物,但兒童必須慎用,最好不用。因為已有實驗數據表明,這類藥物可導致軟骨發育障礙,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用藥安全第一,有效第二
邸東華最后提醒,所有小兒用藥,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有效,且用法用量要精準,盡量不混合用藥。明確診斷尤其重要,而普通人無法做到明確診斷,有必要求助醫生,根據藥理學特點選藥,了解并掌握各種影響藥效的因素,用藥必須個體化、辯證施治。藥物選擇上首選口服藥,且給兒童用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根據兒童公斤體重或年齡給藥。嬰幼兒臟器嬌嫩,發育不完全,適合使用藥性溫和、刺激少、副作用小的藥物。大多中藥都具備這個特性。且隨著中藥技術的發展,在服用方法、口感、劑型上都比較適合小兒使用。如小兒經常感冒發燒,可使用感冒靈沖劑、小柴胡等;拉肚子,可使用保濟口服液;上火了,可考慮使用小兒七星茶等。
【鏈接】:
部分常見兒童禁用慎用藥
◆ 氨基糖苷類:慶大霉素、阿米卡星、鏈霉素、卡那霉素、小諾米星、大觀霉素、新霉素等。6歲以下兒童禁用,6歲以上慎用,使用過量會導致聽力下降,嚴重者可使聽神經發生變性和萎縮,從而導致不可逆性的耳聾、耳鳴。禁止與速尿合用,可加強耳毒性;禁止與頭孢菌素合用,可致腎功能衰竭。
◆ 大環內酯類:紅霉素、無味紅霉素。2個月以內盡可避免使用,2個月以上慎用或醫生密切監護使用。嚴重者導致兒童肝臟損傷、肝功能衰竭、藥物性肝炎,甚至死亡。
◆ 林可霉素:1月齡以下的新生兒禁用。
◆ 氯霉素:新生兒和早產兒禁用,兒童慎用,可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肝功能衰竭。
◆ 喹諾酮類藥: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禁用于幼兒,未成年兒童慎用,可導致軟骨發育障礙,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 四環素類:四環素、土霉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8歲以下小兒禁用,引起嘔吐、腹瀉、牙釉質發育不全及黃染,并有終身不退的可能,骨骼生長遲緩,小嬰兒還會產生腦水腫。
◆ 磺胺類:復方新諾明(SMZ-TMP)。新生兒忌用,可產生高鐵血紅蛋白血癥,臨床表現為缺氧性全身發紫;新生兒黃疸,2歲以上醫生指導下使用。
◆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痢特靈):嬰兒忌用,可引起多發性神經炎,表現為手、足、皮膚麻、脹、痛感或蟻行感,并逐漸向軀干伸延,嚴重時手拿不住東西,足背抬不起來,感覺全部消失,皮膚粗糙、冰涼、不出汗;新生兒溶血性貧血。
◆ 阿苯達唑(腸蟲清):2歲以下小兒禁用。
◆ 維生素A:兒童慎用,過量可引發毛發枯干、皮疹、瘙癢、厭食、骨痛、頭痛、嘔吐等中毒癥狀,影響骨的發育,長不高。
◆ 維生素C:兒童慎用,服用過量可引起腹痛、腹瀉等癥;服用時忌吃豬肝。
◆ 維生素D:兒童慎用,過量可引起低熱、嘔吐、腹瀉、厭食、甚至軟組織異位骨化、蛋白尿、腎臟損害等癥,嬰兒服過多,則引起嬰兒高血壓。
◆ 氯雷他定(息斯敏):兒童慎用,2歲以下兒童不推薦使用。
◆ 阿司匹林:新生兒禁用,12歲以下兒童患流感或水痘后忌用,易患雷耶氏綜合征,開始時發熱、驚厥、頻繁嘔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損,很容易誤診為中毒性腦病或病毒性腦炎。
◆ 小兒退熱片、APC:新生兒禁用,需醫生指導使用。
◆ 撲熱息痛:需醫生指導使用,兒童若每日用量超過3 g時,便可能發生急性中毒,甚至可以引起致死性肝損傷。
◆ 哌替啶(度冷丁):1歲內小兒一般不應靜脈注射本品或行人工冬眠,兒童慎用。
◆ 奮乃靜:新生兒忌用,可致麻痹性腸梗阻;新生兒黃疸。
◆ 維生素K1:兒童慎用,可致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及黃疸。
◆ 維生素K3:兒童慎用,較大劑量可產生新生兒、早產兒溶血性貧血,高膽紅素血癥及黃疸。
◆ 微量元素鋅:濃度大于15mg/L時損害巨噬細胞,減弱殺滅真菌的能力,增加膿瘡病的發病率。
◆ 中藥滋補劑:人參、人參蜂皇漿、冬蟲夏草等。兒童及青少年慎用,可致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