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會像感冒一樣傳染,來自同事、朋友、家人身上的壓力和情緒會轉(zhuǎn)嫁到你的身上,“二手壓力”比“一手壓力”更有殺傷力,一旦你吸收了別人的壓力,自己也會開始感到緊張,并且會關(guān)注那些沒有的甚至根本不會發(fā)生的“困擾生活”的問題,這種負面情緒還會在你的周圍迅速蔓延開來,你身邊的人也像是高效的海綿,能夠毫無保留地吸收所有的負面情緒。
壓力場
【案例1】
閨密聚會成了她的控訴大會
小黃屬于那種“資深怨婦”,她聲稱自己“從來沒有體驗過性高潮,哪怕只有一次”,老公不愛她,孩子總是哭哭鬧鬧,就連樓上的鄰居也總是和她作對,深更半夜還穿著一雙高跟鞋在屋里走來走去,搞得她整晚整晚地睡不著覺,想搬家吧又沒有錢買新房子,想跳槽吧又怕找不到新的工作,想離婚吧又怕找不到好男人,閨密聚會簡直成了她的控訴大會,大家陪著她唉聲嘆氣。每個人都像霜打的茄子,回家以后都開始變得草木皆兵,疑神疑鬼。這年頭,外面的誘惑那么多,誰敢保證自己家那只貓不偷腥。
【專家分析】:
二手壓力是源于情緒的傳染,在家庭關(guān)系中表現(xiàn)突出的情緒最常見的就是抱怨了。抱怨情緒在情緒心理學(xué)上它是一個復(fù)合情緒,所謂復(fù)合情緒就是由數(shù)個基本情緒被混合疊加而形成的一種情緒。正如抱怨是由“期待、憤怒、寂寞、悲傷”幾個基本情緒所形成,從其中不難分析出,小黃在朋友中所控訴的問題是源于她對婚姻生活期望的失落,而這種失落的感覺無法在親密關(guān)系中得到排解和應(yīng)有的關(guān)注,老公對她的冷漠更加促使她失望而傷感;這種抱怨就如病毒一樣會擴散,誰的婚姻免疫力弱誰就會中招。因為誰都會在婚姻中有自己的期望值,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抱怨就會激活各自內(nèi)心可能壓抑或忽略的感覺,這種感覺會令中招者開始進入抱怨的角色中。
【案例2】
漂亮主婦總是抱怨再抱怨
在外人看來,惠惠確實很賢惠,人長得漂亮又能干。但只有老公知道,惠惠最大的缺點就是嘴太碎,她總是喜歡在家里面啰啰嗦嗦,不停地抱怨這抱怨那,有時候還會發(fā)脾氣對著女兒大吼大叫。老公的脾氣還算挺不錯,不過有時候也有點煩,“我上了一天班也夠累的,你能不能少說幾句?!苯衲赀^生日,老公和女兒買了一本書送給她,書名就是《不抱怨的人生》。
【專家分析】:
從深層次看,抱怨其實是讓自己有價值感、并引起身邊人關(guān)愛的一種方式。對于一個整天抱怨的妻子來說,其實心底里想說的話語,不是怨言,而是在向另一方表達“其實我多么有用!你為什么沒有看到我的價值?你要多關(guān)注到我的存在!”但可惜的是,人們對于抱怨的態(tài)度,往往是逃避與遠離,這一點令抱怨的人更加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得不到足夠的關(guān)注。于是,抱怨更加重了,并走進到一個惡性的循環(huán)中,不能自拔。種種負面的情緒,也就隨著怨言,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從這個角度來看,送一本《不抱怨的人生》,結(jié)果往往變成《更抱怨的人生》,并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家庭關(guān)系是一個互動的齒輪關(guān)系,當一方只看見另一方的問題,而看不見自己的問題,這種家庭關(guān)系是停滯的,也是家庭關(guān)系學(xué)上稱之為“超理智的關(guān)系”。這個例子中,問題真的只出在老婆一方嗎?顯然并非如此,就因為老公自以為是地以為自己是一個“脾氣還算不錯的男人”,所有的問題都是老婆的抱怨所帶來的,這對老婆更加是一種說不出的壓抑感,因為老公的所謂“好脾氣”就更加顯得她是一個“愛亂發(fā)脾氣的女人”,結(jié)果問題就這么循環(huán)下去。
【案例3】
職場菜鳥掉進怨氣“黑洞”
小張在一家國有企業(yè)工作,國有企業(yè)的特點是大姐大媽特別多,這些人聚在一起的時候,辦公室上空就會飄過一朵烏云,她們的怨氣簡直能把天花板都沖出一個大洞來。
小張作為一個剛畢業(yè)的大學(xué)生,會有意無意地和她們保持距離,但有時候為了混圈子,也忍不住加入進來聊上幾句,她感覺她們的抱怨是有道理的,比如領(lǐng)導(dǎo)對人不對事,總是任人唯親,處理糾紛的時候從來不會一碗水端平,你看公司里那個誰誰誰,還有誰誰誰,其實都是領(lǐng)導(dǎo)的人,小張聯(lián)系到自己的前途,感覺人生其實挺灰暗的。
【專家分析】:
一個初出茅廬的職場新人,如果不能客觀看待自己的價值,就會掉入一個片面追求公平感的風(fēng)險里,這個風(fēng)險是由身邊一些自覺缺失公平對待的同事所散發(fā)出來的,當你接收到這些信息并帶入角色中,你無形就成了別人的工具,最糟糕的是你無法求證他們所抱怨內(nèi)容的真假,更加無法了解那些所謂不公平事件的真相;而當你又不自覺地認同這些“不公平”的時候,你的職業(yè)生涯就會出現(xiàn)黑洞,影響你后續(xù)的5年或更長的時間,帶來無謂的挫折。
【案例4】
集體吐糟反而找來了二手壓力
繼天涯論壇、貓撲網(wǎng)、Q Q群之后,微博和微信又成了中國人集體吐糟的前沿陣地,“我的前任是極品,我的同事是婊子,我的朋友是呆B”,各種各樣的奇葩在網(wǎng)上都可以找得到,而且“只有更奇,沒有最奇”,集體吐糟是一場全民性的語言狂歡,有人在這里釋放了壓力,有人在這里背上了二手壓力。
【專家分析】:
作為一個社會人,自然就會有各自認為屬于自己的壓力,這些壓力有些是有生產(chǎn)力的,也有些是具有破壞力的,更有些是病毒性的壓力;在各種社交網(wǎng)絡(luò)里,如果你無法區(qū)分什么是破壞力或自身不具有抵御病毒的能力,那你就會被這些社交網(wǎng)絡(luò)所傷害,最典型的是那些讓你自測是否有某些病的特征,似是而非的言辭會令你自動對號入座,可能測完后你就會失眠或焦慮起來,這些被稱為二手壓力的東西就會如形隨影地跟著你,讓你很快就會與網(wǎng)上所講的問題特征完全符合,于是,你自己就給自己下了診斷:我有病。
方法論
把抱怨病毒及早刪除掉
1、對于案例1,人是社會性動物,如果長時間將自己封閉在家庭的狹小圈子里,再加上與家人溝通不足的話,就很容易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最佳的解決方法就是外出做點工作,多參加社會活動,與家人改善交流模式,各種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對于案例2,家庭成員之間應(yīng)該停止那些自以為是的對別人的建議和行為;大家要坐下來一起討論:每個人在家庭中的位置和作用,彼此間需要怎樣的支持和關(guān)懷,整個過程讓每個人都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
3、對于案例3,職場的人必須懂得職場生存的法則:①事實不等于真相,你所看見的并不是你所認知的全部,你的片面堅持只會使你更加偏執(zhí),從而喪失了客觀了解事件真相的機會;②正確的事情不等于公平的事情,對事情好壞的評價均來自各自的價值觀和價值理念,別人認為的并不就是你認同的,我們非常需要自己獨立的思辨能力:別人為何這么說呢?他的依據(jù)又是什么呢?
4、對于案例4,缺失免疫力的人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散步是危險的,因為你無法分辨真?zhèn)危苋菀壮蔀闉槟承┭哉撝鷦莸墓ぞ?,為免自己無謂的自尋煩惱,最好把自己歸入某些健康的主題中,把你所關(guān)注的人進行分類,要舍得放棄那些讓你感到焦慮的人。讓自己的生活干凈是一種生活的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