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事件回放:為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國務院制定并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并設立了明確的目標: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此外,《規劃》對于汽車燃料經濟性也提出了相關要求: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點評:規劃期為2012—2020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作為一項指引產業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一直備受關注。該規劃的正式發布,被業界稱為“按下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啟動鍵”。但與此同時,也有評論認為,能否落實其目標,是關鍵。

日系車銷量下滑,韓歐美車企搶占市場
08ebe9dffe0685c533f075f781e2f3990180797bae1f07038e1675de5428bb8ba006aa73a0b38ed3bf14818012fe0bb74403f71e2183ec409ef1a109c498d0ea事件回放:由于中日兩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外交沖突升級,中國消費者對于日本產品的購買意向受到顯著的影響,2012年9月中旬開始,在華日本企業紛紛安排在華工廠停產或減產,導致日系車9月份在華銷量急速下滑。
其中,豐田9月在華的銷量約為50000輛,同比下跌約40%;日產汽車銷量同比減少35%,為76066輛;本田汽車銷量同比減少41%;馬自達銷量同比減少35%;三菱汽車銷量為2340輛,同比減少了62.9%;富士重工的銷量為1857輛,同比減少了64.5%。
當然,市場經濟不同情弱者,有人哭就有人笑。日系車銷量的下滑,卻給歐美、韓系車企提供了增長的契機。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9月,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了20%,寶馬增長了59%,現代品牌也增長約15%。
點評:如果將日系車企的衰落,簡單歸結為釣魚島事件的影響,顯然是不合適的。仔細梳理近年來日本車企在國內的發展,其衰敗的跡象實際上早已經顯露,而釣魚島風波只是加劇了這一過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曾告誡一直夢想著在中國市場能夠有所作為的日本車企,要有效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日本車企需要做兩件事:一是要運用經濟實力向政府施加影響和壓力,逐步改變日本政界不承認歷史事實的錯誤傾向;二是在合資合作中,比其他國家的企業對中國更開放,讓合資企業和中方伙伴得到更多的實惠。
商用車合資潮持續
事件回放:2012年2月18日,北京戴姆勒股份公司和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了“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大會”。總投資額為63.5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為56億元人民幣的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由福田汽車和戴姆勒共同投資設立,雙方的股比為50:50。據了解,該合資公司將生產“福田歐曼”品牌的中重卡產品和梅賽德斯-奔馳OM457重型發動機。2012年9月,關于東風商用車公司與沃爾沃卡車集團即將成立合資公司的傳聞,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熱點。甚至有消息稱,雙方已按照55:45成立合資公司,并且已經獲得相關部門審批,只等正式公告。
點評:從全球范圍看,高端中、重卡市場已發展成熟,其市場增長較為緩慢,而中低端中、重卡市場發展迅速,并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商業價值。因此近年來,商用車巨頭的視線向中國市場轉移已經成為趨勢。此前江淮汽車與納威司達、四川南駿與韓國現代、中國重汽與曼等合資項目均已陸續落戶國內。而在中國市場2012年此番的商用車合資浪潮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國內商用車企業正試圖利用市場優勢博得更多的股權和話語權,此前簡單的50:50股權合資模式或許將被打破。在國際市場的角逐中,中國商用車企業正在變得越來越主動。

奇瑞合資,自主品牌進入新階段
事件回放:一直謀求向高端市場進軍的奇瑞終于有所斬獲。2012年11月18日,奇瑞與捷豹路虎的合資項目在江蘇省常熟市正式奠基,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定名為奇瑞捷豹路虎有限公司,總投資額為109億元,合資雙方股比為50:50,其中奇瑞汽車占50%,路虎汽車占20%,捷豹汽車占5%,捷豹路虎汽車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占25%。除了建立整車生產基地,該合資公司還將設立聯合研發中心和發動機生產基地,并銷售自產的捷豹、路虎產品以及推出全新的、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合資自主品牌。整個項目預計于2014年建成投產,年產能將達13萬輛。
點評:曾經高擎“自主”大旗的奇瑞終于“也”合資了——這個消息在讓許多人歡喜的同時,也讓許多人更加擔憂自主品牌車企今后的發展——但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尹同躍表示,自主研發是奇瑞多年一直堅持不移的道路,這一點不會改變。合資與自主這兩點并不矛盾。合資也是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的一條重要渠道,可以帶來很多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和人才。
“不僅是整車制造,更重要的是將建設聯合研發中心。” 奇瑞的合資目標很明確,也很直接。以奇瑞與捷豹路虎的合資為標志,自主品牌車企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而在未來的日子里,與“虎”、“豹”同行的“奇瑞們”,如何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目標,對于自主品牌車企掌門人來說,是更大的挑戰,也更加考驗其智慧。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公布
事件回放:2012年10月30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公布,并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與2004版《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相比,新版條例提高了缺陷汽車召回的違法成本,罰款金額提高到100萬元,甚至達到缺陷汽車產品貨值金額1%~10%。此外,《條例》還規定,質監、工商、商務、海關、公安交通,以及汽車主管部門等應當建立汽車產品的生產、銷售、進口、登記、檢驗、維修、消費者投訴等信息的共享機制,以便于發現汽車產品的缺陷線索。
點評:從“規定”到“條例”,我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的完善,整整“走”了8年時間。輿論普遍認為,《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由部門規章上升為行政法規,將能促進召回制度的有效實施,更加有力地震懾汽車企業的違法行為。事實上,有責任感的汽車企業對于完善的召回制度亦是呼喚良久,但問題的實質在于,在汽車行業的政府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解決政府部門職能交叉、重疊、互相搶權、職責不明確甚至缺少法律基礎的情況?汽車行業人士希望,這一次召回條例的實施,能夠把汽車行業管理中的政府改革真正推動起來。

FISITA 2012年會在中國舉辦 李駿當選輪值主席
事件回放:以“更綠色、更高效、可持續——低碳時代的汽車與交通”為主題的“FISITA 2012 世界汽車工程年會”于2012年11月27~3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技術中心主任李駿博士當選為FISITA 2012-2014年輪值主席。為期三天的年會包括:10個技術分會和7場專題分會、以及學生和青年工程師活動、專業展覽、技術參觀等一系列社會文化活動,來自世界40多個國家的2000余名與會者共同參與了這一盛事。
點評:作為全球汽車工業最具影響力的一項國際盛會,每兩年一屆的FISITA世界汽車工程年會已有60多年的歷史,由FISITA成員國學會輪流申辦,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汽車技術交流平臺之一。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第一產銷大國的背景下,“FISITA 世界汽車工程年會”再次在中國舉辦,不但使中國汽車工業得以更好地融入世界,而且為中國汽車工程師打開了一扇通向國際舞臺的窗口。
廣州限購政策出臺
事件回放:2012年6月30日21時,廣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自7月1日零時起,對廣州市全市中小客車試行總量適度調控管理,為做好各項工作銜接,7月1日零時起的一個月內,廣州全市暫停辦理中小客車的注冊及轉移登記。7月10日,《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試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和《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試行辦法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正式 “出爐”:在為期一年的試行期內,廣州全市中小客車增量配額為12萬輛,按各占50%的比例通過無償搖號和有價競拍方式分配指標。同時,廣州還陸續出臺“高峰時分主要干道禁止外地車”的配套政策,對外地車輛采取適度措施限制其入城,以防止外地車牌激增。自此,廣州成為繼上海、北京與貴陽之后,全國第4個進行汽車限購(限牌)的城市。
點評:盡管“限牌”并非廣州所獨創,但是廣州的“限購令”還是引起了市場的軒然大波,并被輿論評價為“突如其來”——為防止“汽車搶購熱潮”,廣州市所采取的做法是,在汽車限購令通報3小時后即生效——更是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如何保障城市交通有效運行,改善和保護大氣環境質量,緩解交通擁堵狀況,一直是各地政府部門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簡單地采取限購政策,一限了之, 恐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相關部門在治理交通擁堵方面,需要考慮得更加周全,在政策制定上要更加科學合理。限購,并非解決擁堵的唯一方法。

校車安全引關注,客車企業做準備
事件回放:校車安全事件頻發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了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車學生的人身安全,國務院制定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并于2012年4月5日公布施行。該條例的發布被認為將極大地推動校車市場的發展。據統計,2012年上半年,校車累計銷量為11065輛,銷售額17.37億元。比2011年全年的銷量高出67%。有市場研究機構認為,從2012年到2016年的5年間,中國校車需求有42萬輛的缺口。客車企業都紛紛做足準備,準備迎接校車市場的需求釋放時代的到來。
點評:雖然客車企業做足了準備,但是經過2012年年初的小小爆發后,校車市場并未出現持續火爆行情。盡管校車安全問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但如何避免校車事故頻頻發生,卻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很多地方養不起校車,白給都不要,管理模式上有待政策出臺。” 政府如何在校車運營資金方面給予有力支持?除了高額的資金來源渠道問題,校車運營的安全責任誰來承擔也是一個難題。——要想讓孩子們都坐上安全的校車,還要解決不少問題。

奇瑞廣汽建立中國式創新聯盟
事件回放:2012年11月6日,我國兩大主流汽車企業集團——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奇瑞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建立戰略聯盟,并正式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整車開發、動力總成、關鍵零部件、研發資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國際業務、生產制造管理等領域展開合作。
點評:當前,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研發能力與第一大汽車市場的規模很不適應,如何提升自主競爭力,實現汽車產業由大到強已經是政府和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廣汽和奇瑞合作的新模式無疑將帶來全新的思維方向。
這是國內兩大汽車集團建立的首個跨地域戰略聯盟。這一聯盟的建立,對于克服當前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各自為戰、單打獨斗的弊端,實現共同研發、資源共享,盡快實現國家提出的自主品牌汽車戰略,都具有重大意義。
不過,由于中國車企結盟在業界尚無經驗可以借鑒,加之合作由政府主導,未來的業務深化合作以及如何執行到位,廣汽與奇瑞的創新聯盟,必然會遭遇考驗。但至少從產業層面看,廣汽與奇瑞的合作,開啟了“中國式自主創新聯盟”的新時代。
車市進入平穩增長時代
事件回放:2012年,國內汽車銷售數據雖然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與前些年相比,銷量的增幅不大。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表明,2012年1~11月,汽車產銷同比保持小幅增長,汽車產銷1748.29萬輛和1749.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1%和4.03%。其中乘用車產銷1408.13萬輛和1403.24萬輛,同比增長7.31%和7.09%;商用車產銷340.16萬輛和346.08萬輛,同比下降5.66%和6.77%。輿論普遍認為,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后,汽車市場已進入“平穩增長時代”。
點評:面對增速明顯減緩的中國汽車市場,毋須悲觀而應該保持清醒和冷靜。事實上,在“平穩增長”的2012年,中國汽車全年產銷量依舊有望雙超1900萬輛,因此中國汽車產銷形勢,實質上是處于“高位盤整”階段。與低位盤整階段,多數企業在為生存而掙扎的情況不同,在高位盤整階段,許多企業的生產可維持在經濟規模之上,生存并無多大問題,主要的問題在于外延發展受阻,必須轉移至內涵發展,提高質量,控制成本,加強研發。因此,對于中國的汽車企業來說,當前最為重要的是如何抓住機遇轉型升級。
此外,還有人把“平穩增長”說成是中國車市的“理性回歸”。而事實上,當前中國的車市并不存在“理性回歸”的需求。隨著中國現代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持續發展,人均汽車保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國汽車市場,在“平穩增長”之后,必將繼續釋放出巨大的剛性需求,中國車市將重新回歸到正常的增長水平。
對于中國的汽車企業來說,“平穩增長時代”既是挑戰,也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