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關將近,2012年中國車市的整體輪廓也漸漸明朗。
11月的中國車市在10月的觸底反彈之后一路向上,實現了8.2%的增長,從而推動1~11月的累計增長率上升了0.4個百分點,達到4%。11月當月實現銷量179.10萬輛,為全年月度銷量的次高水平;而前11個月累計銷售1749.32萬輛,全年銷量有望超過1900萬輛!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產銷數據,11月乘用車銷售146.13萬輛,同比增長8.8%;商用車銷售32.97萬輛,同比增長5.6%。從2011年4月開始,除了2012年2月因春節假期導致的特殊情況,商用車的月度銷量一直在以各種比例下降,直到2012年10月才觸底,然后轉負為正,而11月5.6%的增長率對于近兩年的中國車市來說是個相當亮眼的成績。

日系車反彈
11月日系車開始止跌o/mJ1D5+LZAL10qRrfYomRbddR6zr+BBRjVPHpiNFnw=企穩,日系品牌乘用車整體比上月增長72.2%,但距離過去的正常銷量水平還相差很遠,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有36.1%的降幅,降幅比上月明顯收縮。對于大部分日系車企來說,由于近三四個月銷量的大幅下滑,全年完成年初銷售目標已無可能,不僅如此,東風日產、一汽豐田、廣汽本田、廣汽豐田、長安鈴木等企業的全年銷量皆會出現負增長。
日系車的反彈一方面源于抵制活動的暫時平息,另一方面與車企和經銷商的各種努力分不開。車企和經銷商為了應對危機,展開多種促銷手段;大部分的日系車型都出現了大幅度的價格優惠;對“受損車輛”進行免費維修,并提供2萬元的換車補貼;開展各種關愛活動以維護老客戶和品牌形象。
盡管如此,日系車的全面恢復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一方面,日系車銷量的逐漸恢復,在網絡上激起很多不利言論;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政局動蕩,新政府上臺,中日關系前途難測。另外,近日發生的豐田高速剎車失靈事件也給日系車的回升增添了不少陰影。

自主品牌的冬天沒有過去?
11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63.86萬輛,比上月增長9%,比上年同期增長11.9%;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7%,比上月下降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579.64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9%,低于乘用車總體增長速度2.2個百分點。銷量占乘用車總量的41.3%,比上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降幅繼續收窄。
盡管目前自主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高于去年同期,但是從近兩個月的趨勢來看,占有率已經開始回調。眾所周知,從去年以來自主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一直在低位徘徊,甚至一度接近三年的谷底。把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從谷底拉出來的是三駕馬車:汽車出口快速增長、日系車市場份額下降和第八批節能汽車目錄的公布。但是隨著日系車的逐漸恢復,自主品牌在短時間內也難以徹底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隨著中國消費者購買力的提高,自主品牌市場需求的走弱可能還會繼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認為:“自主品牌的冬天還沒有過去”。
如果說自主品牌還“大約在冬季”,那么長城汽車定是在很火熱的盛夏。單是從乘用車的角度看, 1~11月長城汽車銷售新車43.29萬輛,同比增長高達34.19%,把其他大車企甩在后面。長城汽車用自己有力的數據證明了一條成功之路,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驗證了一種成功模式。

企業效益增長緩慢
據中汽協會統計1~10月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主要經濟指標快報顯示,17家重點企業(集團)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2%和4.6%,增速比1~9月分別回落1個百分點和0.8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6.3%,比1~9月回落3.2個百分點。
出口百萬無懸念

根據中汽協的統計口徑,11月汽車企業出口為9.17萬輛,比上月增長5.8%,比上年同期增長22.9%。1~11月出口96.4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7.2%。1~11月出口企業前五名分別為奇瑞、上汽、吉利、長城和力帆,其中力帆首次進入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