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批評的5個原則
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世人都喜歡被贊揚。”然而,誰都難免受到各種批評,不論正確與否,批評總帶著否定和貶斥,聽起來不如贊揚那么舒服。如果不能正確對待批評,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形成不良情緒。面對批評,可以試試下面5個辦法。
1.認真傾聽批評 我們不能因為藥苦或暫時沒有效果就拒絕吃藥,面對批評也一樣。要在完全理解別人的意思后再做回應,而不是一味否定所有批評。問自己幾個問題:我能從這條批評中學到什么?盡管不愛聽,但我能否從中得到進步?
2.不要立即回復 被批評時,有的人很容易憤怒。若不想使情況變得更糟,那你千萬別立即反駁。深呼吸幾次,當感到平靜時再說話。還要相信,批評針對的是你做的事,而不是你個人。
3.把批評當成學習機會 無論批評是否客觀,都是別人給的反饋,因此要把批評當成學習的好機會,力爭在每次被批評后都有所進步。不妨抱著積極的態度問對方幾個開放式問題,比如你對我做的哪件事不滿,我該如何改進等,能有所收獲。
4.對發泄式批評一笑而過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曾說,“任何傻瓜都會批評、譴責和抱怨。”有人在遭遇不順時會通過批評別人來釋放自己的消極情緒。此時要換位思考,試著理解他們,然后讓他們提點建議。如果他們沒有建議、只有意見,那說明很可能是在發泄。此時不妨一笑而過,讓不快順其自然地過去。
5.保持心理平衡 始終保持心理平衡能幫你應對隨時而來的批評。首先讓心情放松,因為過度的壓力會使你對消極信息很敏感,還可能出現過激反應。其次要保持好的生活習慣,這會使你的心智更加成熟。最后要保持自信,能防止因為受批評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中。
(摘自《楚天都市報》 文/馬健文)
VFzgDc4PrDF2yoSzd3QdPg==“右眼跳災”有一定道理
俗話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當你右眼跳的時候,心里發虛嗎?
實際上眼皮跳在醫學上叫做瞼痙攣,是眼皮內的眼輪匝肌不自主地收縮引起的,眼輪匝肌負責閉眼,受面神經支配,面神經從腦內發出后,需要繞過內耳,經過面神經管,然后在皮膚下走行一段距離后才支配到眼輪匝肌,由于面神經行程長,位置表淺,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引起損傷或肌肉痙攣。
眼皮跳有輕有重,輕度的眼皮跳只有自己能夠感覺到,其他人看不出,可以推測此時受刺激的部位應該在跳動的肌肉附近。這種情況往往與勞累、缺乏睡眠、大量喝酒、過度吸煙以及離子紊亂等情況相關,這種眼皮跳一般是臨時性的,往往隨著影響因素的消除而停止。
稍重的情況是眼皮跳動累及整個眼輪匝肌,由于眼輪匝肌負責閉眼,因此眼皮跳動時患者會不由自主地用力閉眼,如果累及雙眼,跳動時會導致暫時無法看清東西。這種情況如果持續較長時間不緩解,就需要進行治療,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局部注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可以使神經不發送指令,從而緩解肌肉痙攣(編者注:注射肉毒素,雖然有效,但最多只能維持3個月)。
最嚴重的情況是眼皮跳動的同時伴有半邊臉的肌肉痙攣,表現為眼皮抽動時,同側的面部和嘴角抽動,這就是半側面肌痙攣。這種情況累及的肌肉范圍很廣,說明受刺激的是面神經主干,因此這類患者需進行頭部核磁共振掃描或CT掃描,以排除腫瘤。這類患者首先可嘗試藥物治療或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如果無效,則可以考慮手術,解除血管等因素對于面神經主干的刺激。
從某種意義上講,眼皮跳可能是身體健康狀況不良的一種預警,因此“右眼跳災”可能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但“左眼跳財”是不是真的就只有天知道了。
(摘自《大河健康報》 文/吳安華)
合唱對心臟健康有益
瑞典哥德堡大學研究人員選取了一組年齡為18歲的合唱團成員,在他們進行3種不同的發聲練習(分別為單調的哼唱、唱贊歌和詠唱節奏緩慢的頌歌)時對其心率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能直接影響到歌唱人的心跳,齊聲唱歌會讓他們的心臟跳動節奏同起同落。在這3種形式的發聲練習中,頌歌對心臟健康最有益。
(摘自《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