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在外圍市場連續下跌的壓力下本周失守2250點,市場再次陷入糾結中。本周結束后因為端午假期要連續休市5天,放假期間又還有經濟數據公布,必然會導致部分資金選擇暫時觀望,市場在近期罕見的六連陰后短期調整趨勢已然確立。
筆者認為導致近期滬深股市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日本等外圍股市近期出現明顯調整。歐美股指再度大跌,歐洲股市早已進入調整,而美股也如筆者之前分析的那樣進入了調整周期。以現在的格局看,美股一時半會難以走出調整。隨著美聯儲撤出超寬松政策的臨近,背后的陷阱也已隱現。美聯儲很可能在今年的某個時候開始縮減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日本央行行長呼吁資本充足的商業銀行加大信貸投放。面對外圍市場的壓力,A股終究難以獨善其身。
其次,創業板等小盤成長股估值過高,調整壓力與日俱增。創業板指數繼5月31日見高點以來基本保持重心下移的態勢,累積跌幅已經達到10%,這不僅是市場對高估值擔憂的情緒的一種集中釋放,也是對主板市場近期支撐無力的一種連帶表現。近期關于創業板的利空開始逐漸襲來:其一,傳聞創業板融券工作可能開啟,券商可做空創業板,該消息對市場信心形成打擊;其二,傳言創業板再融資政策將出。而從創業板現在的跌幅看,頭部基本已形成,創業板投資風險加大。
再次,IPO重啟預期持續提升,IPO的開閘將對市場形成一定的壓力。目前800多家IPO在審企業形成了IPO的堰塞湖,這也是郭主席在任時暫未完成的一個任務,若無法妥善疏導,A股市場的壓力巨大。隨著IPO的重啟,將會造成市場結構的轉換,而目前監管層稽查的做法勢必會對創業板等板塊未來的走勢形成壓力。
最后,國內經濟所面臨的壓力也導致近期金融地產等權重板塊的持續低迷,從而也打擊了市場做多信心。剛剛公布的官方5月PMI給人們的直觀印象是,大中型企業的景氣程度略有提高,小企業的景氣狀況還在下降通道中。從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的情況來看,利潤雖同比增長9.3%,但增速是以去年4月份下降2.2%為基礎的,如果以2011年為基數計算兩年平均速度,今年3月份增長4.9%,4月份則僅增長3.4%。這表明,代表企業景氣最核心的利潤指標,目前仍處于下降通道中。本輪經濟調整不僅是周期性的,而且是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集中暴露后的自我調整。因此,調整的時間會遠遠長于一般性的周期性調整。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會受到影響。大型企業景氣回升是短暫的,也是一種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