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盤暴漲暴跌比較頻繁,盤中的異動也比較多,其市場的大起大落既有基本面因素的觸發,也有流動性的短期趨緊所致,更伴隨著投資者的預期擺動。而近期創業板走勢明顯好于大盤,創業板指數一路高歌,937.56點創下18個月以來的新高。
其中一些填權、高送轉、高成長性的中小市值個股被頻繁炒作,象易華錄、樂視網、新文化、泰格醫藥等個股近期漲幅驚人,最典型的個股如周三漲停的泰格醫藥,最新價格收于107.25元,一舉成為兩市目前僅有的3只百元股之一。
不可否認這其中有些企業非常優秀,但是筆者認為很多創業板公司的股價有被高估的跡象。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2012年,具有可比數據創業板公司凈利潤同比變化分別為50.18%、41.80%、17.73%和-7.13%,由此可見,創業板公司連續3年整體業績增速處于下滑態勢。
年報和業績快報顯示,去年創業板公司整體業績首次出現負增長。從355家公司去年凈利潤來看,天龍光電、向日葵和東方日升等11家公司虧損,逾四成公司盈利在5000萬元以內,九洲電氣、慈星股份和碧水源等72家公司盈利超億元。從業績同比情況來看,164家公司同比下滑,占比46.20%,其中,82家公司同比降幅超過三成。在191家同比上漲的公司中,增幅超50%的公司僅有31家,當升科技、九洲電氣和康芝藥業等7家公司業績翻倍。統計顯示,大多數創業板公司成長性不夠突出。對于2011年以前上市153家公司進行篩選,僅有九洲電氣、藍色光標、碧水源、龍源技術、長盈精密、數碼視訊和錦富新材等14家公司近3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超越上市前3年復合增長率。
近期創業板遭到瘋狂炒作,一方面是為了解禁,由于創業板公司的股東和高管成本極低,其套現實現暴富的欲望非常強烈。5月有34家創業板公司解禁市值為351.05億元,為年內單月解禁市值的第二高水平,不排除在此期間主力有為該批籌碼拉出更大獲利空間的嫌疑。
證監會副主席姚剛表示,IPO重新啟動,不按老辦法,要進行市場化改革,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審核理念。此消息一出,創業板大幅回調,創業板指數跌2.14%,前期強勢股更是加速下跌。一旦IPO重啟,大量中小板、創業板上市,一定會攤平現有的中小板、創業板股價。也就是說未來追漲中小板、創業板可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另一利空是4月以來,IPO財務核查進復核階段,財務狀況較差的多數集中在創業板。此次,姚剛的發言更顯示了監管層對公司基本面狀況的重視程度,后期準備上市的企業在財務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將更加嚴格。
在弱市下,題材概念股最容易走強。又由于創業板是高送轉的大本營,更有利于游資挖掘炒作題材。但是,投資者也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創業板股票也許還會發力往上漲,但當羊群效應發生時,暴跌的風險也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