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雄心勃勃進行異地擴張的華南大型商業集團廣百股份(002187)遭遇重挫,在先后撤離成都和深圳市場后,目前唯一在省外尚在營業的武漢店也因“虧損嚴重”面臨關門。和超市相比,大型百貨的體量決定了其開店和關店都會相當謹慎,3年為百貨的一個培育周期,一個培育周期都沒結束,廣百就急著撤退,表明公司沒有看到在短期內改善的希望。
廣百股份公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凈利潤同比下滑了9.75%。統計數據顯示,廣百全國的門店中,虧損最為嚴重的門店包括成都店、武漢店和深圳店。而這三家店則都是廣百股份在2009年力推“全國擴張戰略”時發展起來的。
2009年,公司提出“大踏步發展”的擴張戰略,廣百連簽揭陽、惠州、成都、茂名、深圳和武漢六大門店,并連開三店。2010年,廣百股份分別在武漢、成都開出華中、西南地區的首家廣百系百貨店,并雄心勃勃地計劃將其打造成日后向華中、西南擴張的大本營。2012年,深圳店和成都店因“經營狀況不如預期”相繼關門,今年,武漢店也面臨關店撤場。據廣百股份近兩年的財務報表,在2011年和2012年兩年間,廣百武漢店分別虧損2200萬元、2300萬元。據廣百股份發布的公開資料,2010年1月25日,公司與湖北恒信德龍實業有限公司簽訂租賃合同,武漢門店項目投資總額約為920萬元。從2010年5月份開業至今,廣百武漢店累計虧損已經超過了4500萬元。
選址和供貨是失敗主因
優越的門店位置是百貨零售企業的成功要素,而成熟的大城市優秀商業地段早已被瓜分,后來者只能在貧瘠的商圈中血拼,這也注定了新進入者失敗的命運。深圳、成都、武漢的百貨業發展成熟,廣百扎堆開店,選擇上述城市開設新店,本指望向外拓展空間,推動公司新一輪的發展;可惜,從選址上就欠缺仔細考量。廣百武漢店所在的商圈地處漢陽,武漢分漢口、漢陽、武昌三個大區,其中漢陽的經濟發展較弱,周邊人群消費力低,廣百百貨歷來定位中高端,不適合該地區的消費特征。深圳龍崗店地處關外,交通不便,周邊居住人口不多,沒有商業氛圍。廣百成都富力天匯店所處位置更被當地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比喻為“商業百慕大”。
除了位置,零售企業的成功經營在很大程度上還于依賴商品供應。成都、武漢分店,廣百帶去的主要是歐美、中國香港以及華南的本土品牌。受區域消費習慣、消費能力、氣候等因素影響,很多粵系品牌在武漢、成都市場受到了冷遇。而在深圳,與擁有眾多連鎖網點的本土百貨商相比,單槍匹馬的廣百在激烈角逐中可爭取的供應商資源相當有限,很難抵擋大規模的圍剿。
今后的增長之路在哪里?
從2009年公司選擇擴張的路線后,營業額逐年增加,但凈利潤增速并沒有跟上營業額的增長,反而快速下滑,2012年更是負增長。
企業發展瓶頸是顯而易見的。從去年年報看,廣州地區和省內其他地方貢獻的營業額分別占88.9%和9.6%。省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全年新增門店增加銷售和原有門店內生性增長也只令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微增1.91%。值得注意的是占據大頭的廣州地區,新開的分店并沒提升多少營業額,2012年公司新開增城店、太陽新天地店和東山店,新增營業面積近10萬平方米。而廣州地區營業額2011年為63.4億,2012年為63.5億,幾乎是原地踏步。新增的物業成本、人員工資卻吞噬了不少的利潤。
省內分店營業額2011年和2012年分別為5.5億、6.8億。目前省內可以開店的地區也已經開得差不多,該開的已經開了,對業績貢獻也難再有大的提升。
事實上,受消費者意愿下降和經營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名義同比增長10.8%,增速相比去年大幅度放緩11.8%,創2005年以來新低,行業增速明顯放緩。同時,由于受人力等成本上漲、電商沖擊的影響,傳統零售業跑馬圈地的時代已悄然離去。不少外資零售巨頭也在收縮戰線,關閉業績不佳的門店。
有鑒于此,廣百也在嘗試創新業務模式。2011 年,公司開出第一家獨立超市和獨立電器精品店;2012 年,公司成立鉑尚珠寶首飾有限公司,代理六福品牌并在門店中開設六福專柜;2013 年,公司計劃將GBF 北京路店轉型為華南地區首家黃金珠寶大廈,同時成立專項小組,嘗試改變單一租賃模式,在“商業+地產”上創新合作模式;轉變業務模式,向代理和買手制轉型。但考慮到現有基數規模,創新業務短期內對公司業績貢獻料將有限。
總體而言,零售業跑馬圈地的時代基本結束,一線城市零售業競爭激烈,持續上漲的房租、人員工資等剛性成本,已經極大地抬高了百貨業的成本。單一營業模式很難得到持續發展。而創新模式尚處摸索階段,廣百未來的出路在哪?恐怕誰也沒有答案。